大脑能储存多少信息,大脑当中负责记忆的细胞是什么细胞?
大脑中负责记忆的细胞是神经元,它们是大脑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或记忆新事物时,神经元会形成新的连接和突触,并通过这些连接存储和检索信息。这些连接和突触的变化称为突触可塑性,它是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人脑究竟能够存储多少东西?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我们可能会把大脑类比计算机的存储设备,比如硬盘,闪存等。对电脑而言,以字节作为存储的基本单元,因此我们可以准确的计算出一块硬盘能保存多少信息,可能是200G或者更多。能够这样计算存储能力,是因为可以将图片文字视频等信息通通数字化,经过这样量化的信息是可以计算出存储量的。
然而大脑的信息存储方式并不是这样。首先,什么是的基本单元呢?数字,字母,还是其他?这在脑科学研究中本身就是个长期热门的课题。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大脑对信息的储存通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方式。短时记忆一般用来处理临时需要记住的信息,比如我们有时需要暂时记住一组电话号码或者地址。长时记忆比如,很久以前看过的电影我们依然有印象。
关于存储容量,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有区别的。早期我们一般认为短时记忆只能记住7个左右的数字信息,而长时记忆则体量大的多。与计算机的简单存储不同,大脑会很聪明的将相关信息打包归类来帮助更好的存储。比如,我们会把白马黑马等都归类为马,进而又会将马羊牛等归为哺乳动物,以此类推。基于此,研究发现我们大脑的记忆单元可能是“chunk”,中文翻译为“块“。通过归纳和关联来“打包”信息形成“chunk”,使得我们可以方便的记住海量的知识。因此如果善于归类打包,那么大脑的存储容量其实是无穷的。
此外,与计算机存储最大的不同在于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记忆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像《最强大脑》中的选手那样,成为普通人眼中的记忆超人。反之,随着年龄增长,或者烟酒的损伤,我们的大脑记忆力也会严重下降。因此,善待自己的大脑,才是拥有好记性的关键。
人脑存储的是位图还是矢量图?
人脑基于特征记忆,经验记忆,当看到一张图像后会对其某些特征点进行记忆、关联演化。这时记忆的是矢量图,重新回忆是又是即时演算重现大致特征。对于细节放大,一般也只是根据经验及记忆进行实时填充,但其并不一定是实际状态。
因此,人脑存储的是基于推理,高级经验仿真的,简洁,通用,易修改的矢量图。😎
人的记忆量到底有多大?
1920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乔治·米勒是将信息加工理论用到心理学上的先驱者之一。他曾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任职,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心理学教授。
他很早开始就对信息加工理论抱有浓厚兴趣,并且曾于1956年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神奇的数字7±2》的研究报告。
在该报告中,他提出人类大脑里储存短期记忆的容量仅为5-9个。很多人以为,这一神秘数字就是人类记忆力的极限。但实际上,米勒的神奇数字7±2并不是阐述记忆容量的理论。
在确认人类的短期记忆容量后,米勒发现了更加难以解释的现象。那就是,人类的短期记忆总是表现出未达到极限的状态。例如,观看某场体育赛事的人几乎可以把赛事中发生的所有细节进行全面的概述。又比如某个小组的人为了完成某个项目而努力好几个月以后,仍然可以记起过去几个月当中的大部分开发过程。
人的大脑有多少G内存?
人类大脑能够存储多少信息,把记忆用GB、TB之类的单位衡量,这个衡量目前科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储存容易大致推算过程是这样的:小白鼠13个神经元系统就用来1TB的数据,那么人类大脑存储容量相当于7.6亿TB的数据。即使用当前最高达8TB硬盘来存储这些数据,也需要9500万块硬盘。如果将这些硬盘(41mm)摞起来,大约相当3895000米,相当于4703座世界最高的迪拜塔(828.14米)的高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