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税收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而我们最为关注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又有哪些变化呢?特别是对于我们每个普通打工族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个税起征点以及个税的具体计算方式。
一、2024年个税起征点
根据最新公布的政策,2024年个税起征点依然保持在5000元,这意味着每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无需缴纳个税。
二、个税计算方法
2019年1月起,我国实施了新的个税法,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并实施“按年计税,分月预缴”的征收方式,即每月预扣预缴税款,次年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1. 计税基础: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个税的基数,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 - 五险一金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扣除
收入: 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奖等各种收入。
五险一金: 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专项附加扣除: 指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扣除项目。
其他扣除: 指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例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财产租赁所得扣除等。
2. 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2024年个税适用税率表如下:
| 税率 (%) | 应纳税所得额(元) | 速算扣除数(元) |
|---|---|---|
| 3 | 0-36000 | 0 |
| 10 | 36001-144000 | 2520 |
| 20 | 144001-300000 | 16920 |
| 25 | 300001-600000 | 31920 |
| 30 | 600001-1000000 | 71920 |
| 35 | 1000001-2000000 | 151920 |
| 45 | 2000001及以上 | 451920 |
3. 个税计算公式
每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指从当年1月1日起至本月止的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表确定的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表确定的速算扣除数。
累计减免税额: 指从当年1月1日起至本月止的减免税额。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指从当年1月1日起至本月止的已预扣预缴税额。
4. 汇算清缴
每年的1月至3月是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汇算清缴需要进行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核算,计算全年应缴纳的个税,并与已缴纳的个税进行核算。如果全年实际应缴纳的个税比已缴纳的个税少,则可以申请退税;如果全年实际应缴纳的个税比已缴纳的个税多,则需要补缴税款。
三、个税计算实例
假设:
小李2024年1月工资收入为10000元,五险一金为1000元,没有其他扣除项目。
计算过程:
1. 应纳税所得额: 10000 - 1000 = 9000元
2. 适用税率: 3%
3. 速算扣除数: 0元
4. 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9000 × 3% - 0) = 270元
四、如何进行个税申报?
目前,个人所得税申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手机APP: 使用“个人所得税”APP,即可进行申报、查询等操作。
电脑网页: 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在个人所得税栏目进行申报。
税务大厅: 到当地税务大厅进行申报。
五、个税申报注意事项
认真核对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保留相关凭证,以备查验。
按时申报,避免逾期罚款。
六、个税变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个税政策不断调整,未来个税政策的调整趋势可能包括:
提高个税起征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个税起征点可能会有所提高,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优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可能会增加一些新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例如育儿成本扣除、养老支出扣除等。
加强税收征管: 未来可能会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堵塞税收漏洞,促进税收公平。
个税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建议大家及时关注相关政策信息,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以便更好地进行个税申报,维护自身权益。
您是否遇到过与个税申报相关的困扰?您对未来个税政策有哪些期待?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您的经验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