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它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原材料,通过加工技术将原材料转化成完成的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本文所述“来料加工”均为内销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下会计处理一般有两种,分为单独核算原材料法和不单独核算原材料法。
一、单独核算原材料法
这种方法将来料加工的原材料单独核算,即在原材料账户中单独设立“受托加工来料”明细账进行核算。其具体流程如下:
1. 收到来料时
收到来料时,不编制会计分录,只需要对“受托加工来料”备查科目中的材料明细账进行数额登记。
2. 领用加工原材料时
领用“来料”时,处理方式和第1条一样,只是将“受托加工来料”明细账的相应数量转至“领用材料”明细账。
3. 加工完成产品时
产品加工完成后,根据加工成本计算公式,计算出加工成本,并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1. 借:库存商品
2. 贷:生产成本
4. 销售产品时
销售产品时,根据销售价格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2.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结转利润时
月末结转利润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贷:库存商品
二、不单独核算原材料法
这种方法将来料加工的原材料与企业自身的原材料进行合并核算,即在原材料账户中不单独设立“受托加工来料”明细账进行核算。其具体流程如下:
1. 收到来料时
收到来料时,直接将其计入“原材料”账户,并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1. 借:原材料
2.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2. 领用加工原材料时
领用“来料”时,直接将其计入“生产成本”账户,并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1. 借:生产成本
2. 贷:原材料
3. 加工完成产品时
产品加工完成后,根据加工成本计算公式,计算出加工成本,并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1. 借:库存商品
2. 贷:生产成本
4. 销售产品时
销售产品时,根据销售价格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2.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结转利润时
月末结转利润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贷:库存商品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
| 单独核算原材料法 | 能够清晰地反映来料加工的成本构成,便于成本控制和分析。 | 需要单独设置明细账,操作较为复杂。 |
| 不单独核算原材料法 | 操作简单,便于管理。 | 难以准确反映来料加工的成本构成,不利于成本控制和分析。 |
四、税务处理
来料加工企业在税务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增值税税率。
2. 应根据加工费用的构成进行税务申报。
3. 应妥善保管相关票据,以备税务检查。
五、外管局处理
来料加工企业在进行外管局申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外汇申报方式。
2. 应根据加工费用的构成进行外汇申报。
3. 应妥善保管相关票据,以备外汇局检查。
六、总结
来料加工企业的账务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税务和外管局申报。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1. 来料加工企业在收到原材料时,应仔细核对数量、质量和规格,确保符合加工要求。
2. 来料加工企业应妥善保管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单据,包括领料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等,以备日后查验。
3. 来料加工企业应及时结清加工费用,并做好相关账务处理。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您还有其他关于来料加工账务处理方面的问题吗?欢迎留言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