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举例,63年属兔山西退休工资?
回答如下,我们举例计算看看1963年出生,2023年退休可以拿到多少养老金?假设老李为一企业职工,个人账户存储额5.4万元,1963年出生,2023年年满60岁退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8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缴费年限36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8年,所在地区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1.4%。代入公式计算,老李的各项养老金分别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54000÷139=388元。
基础养老金=6800(1+0.6)÷2×36×1%=1958元。
过渡性养老金=6800×0.6×8×1.4%=457元。
老李总的领到的养老金=388+1958+457=2803元,算是中等水平,基本能够维持退休生活。如果你是企事业单位职工或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考以上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代入自己的各项数据。女同志计算公式同上,机关事业单位大约能领6500元。
正规退休年终奖发放标准?
10000元
没有统一的补发规定,都是各个企业自己的规定,一般就大多数的单位实际操作来说,都是以本年工作的月数来计算的。举例某单位员工年终奖为12000元,该员工11月份退休。年终奖就该补发10000元。
每月缴社保1400元?
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年退休,也不知道你在哪个省市,因此很难说清几十年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养老金由三个变量决定:
①、退休上年当地全省社平工资。这是计算养老金的基数。各省社平工资不一样,目前少的一年2万多,多的3万多。这些年社平工资每年都在增长(当然自己缴费额也随之再加),几十年后达到七八上十万也说不定。
②、你的缴费年限。这决定领取养老金占社平工资的比例。每交一年领1%,交30年就领30%。
③、平均缴费指数。这可以理解为养老金的权重系数。即你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当年社平工资的比例(个人缴费工资÷当地社平工资),每年的指数求和计算平均值,就是平均指数。举例:若每年都按社平工资缴费,指数就是1;若按社平工资的60%缴费,指数就是0.6;按社平工资的300%缴费,指数就是3。每年交的多,权重系数就大,养老金计算的就多一些。因为计算养老金是缴费指数还要和社平工资平均一次,实际上若指数是0.6,平均后权重系数为0.8;指数是3,平均后为2。你每年交1500元,由此计算缴费月工资为1562.5元,不一定超过社平工资哦。因此缴费指数可能小于1。
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1+平均缴费指数)÷2×当地上年社平工资×缴费年限×1%(按月工资计算)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你每年交1500,假设三十年后退休,假设每年缴费额不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45000元(再加历年的利息,会稍多一些),总额除以发放月数,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退休年龄不同,发放月数不一样,退休越早发放月数越多,50岁退休按195个月发放,60岁退休按139个月发放。45000÷139=323.74元。
养老金为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几十年后每月能领多少,自己可以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推算一下。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一、过渡性养老金享受比例
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 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 (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1%。
二、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R×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
其中:R为计发系数,其值在1%到1.4%之间,由各地测算后确定;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某中人退休时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对统一制度之前实行办法一和办法三的地区而言,本人缴费年限为该地区实施统帐结合、建立个人帐户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对原实行办法二的地区而言,本人缴费年限为实施统一制度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2020年辽宁省退休养老金计算举例?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