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会计人,我们都知道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不可或缺的指标。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适合不同的场景和个人习惯。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一、直接法:明明白白,直观易懂
直接法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为基础,直接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特点是简洁明了,便于理解,适合那些习惯于从现金收支的角度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人员。
步骤:
1. 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 (1+增值税税率) + 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减少额 + 预收款项的增加额 - 坏账损失的减少额 - 预收款项的减少额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增加额;
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 + 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成本 +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增加额 + 预付款项的减少额 -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减少额 - 预付款项的增加额;
3.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利润表中职工薪酬 + 利润表中福利费 + 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额 - 应付职工薪酬的减少额;
4. 支付的各项税费 = 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 + 利润表中其他税费 + 应交税金的增加额 - 应交税金的减少额;
5. 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 - 利润表中营业外支出 + 其他应收款的减少额 - 其他应收款的增加额 + 其他应付款的增加额 - 其他应付款的减少额。
2. 计算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利润表中固定资产折旧 + 利润表中无形资产摊销 + 利润表中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减少额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增加额;
2. 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支付的现金 = 投资收益的增加额 - 投资收益的减少额 - 投资损失的增加额 + 投资损失的减少额;
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净收益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净损失;
4. 处置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回的现金 = 投资收益的减少额 - 投资收益的增加额 - 投资损失的减少额 + 投资损失的增加额。
3. 计算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资本公积的增加额 - 资本公积的减少额;
2.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应付债券的增加额 - 应付债券的减少额 + 应付短期借款的增加额 - 应付短期借款的减少额;
3.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应付债券的减少额 - 应付债券的增加额 + 应付短期借款的减少额 - 应付短期借款的增加额;
4. 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的现金 = 提取盈余公积的增加额 - 提取盈余公积的减少额 + 利润分配的增加额 - 利润分配的减少额。
优点:
直观清晰: 直接法从现金流入和流出出发,使报表内容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易于理解: 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法更易于掌握。
更接近实际: 直接法更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缺点:
工作量大: 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
需要更多信息: 直接法需要比间接法更多信息,例如实际收到的现金和支付的现金等。
二、间接法:从利润出发,循序渐进
间接法以利润表中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其特点是简化了编制过程,适合习惯于从利润角度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人员。
步骤:
1. 从净利润开始: 以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作为起点。
2. 调整与现金无关的项目:
1. 加回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
2. 减去当期增加的非现金资产,如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等;
3. 加回当期减少的非现金资产;
4. 减去当期减少的非现金负债,如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等;
5. 加回当期增加的非现金负债。
3. 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优点:
简化编制: 间接法所需信息量相对较少,编制过程较为简便。
数据来源方便: 很多调整项目直接可以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获取。
更易比较: 间接法与利润表的联系更为紧密,便于将现金流量与利润进行对比分析。
缺点:
信息不直观: 间接法不能直接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可能会掩盖一些重要的现金流信息。
需要理解调整项目: 需要对调整项目进行仔细分析,才能准确地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两种方法的对比:
|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适用范围 |
|---|---|---|---|
| 直接法 | 直观清晰、易于理解、更接近实际 | 工作量大、需要更多信息 | 规模较小的企业,需要详细了解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企业 |
| 间接法 | 简化编制、数据来源方便、更易比较 | 信息不直观、需要理解调整项目 | 规模较大的企业,习惯从利润角度分析的企业 |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那么,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你呢?这取决于你的个人习惯和工作环境。
如果你更注重现金流的直观反映,并且有时间和精力收集大量数据,那么直接法更适合你。
如果你更注重效率和简便性,并且习惯于从利润角度分析企业经营状况,那么间接法更适合你。
最终,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你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你希望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得的信息。
五、
无论你选择哪种方法,都应该确保你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现金流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提示: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例如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