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案例分析论文,一大堆上市公司财务作假?
证监会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1. 证监会是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责任是监管和管理证券市场,确保市场的公正透明和合规运作。
如果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会对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严重的影响,证监会在监管中应当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2. 对于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造假的情况,证监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对公司采取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等。
如果证监会未能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证监会应当加强技术监管,提升监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财务数据造假事件。
证监会不仅要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监管审查,还应该完善公司财务数据公示制度,提供充足的信息透明度,方便投资者查阅和分析。
同时也需要提高投资者教育水平,避免他们盲目跟风,只注重短期利益,从而导致投资亏损。
什么是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的含义是指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骗,从而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主要包括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财务舞弊的种类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舞弊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毒瘤。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侵占资产;侵占资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或员工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使被审计单位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如:管理层或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贪污收入款项,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等。二是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可能源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业绩或盈利能力的判断。美国安然、世通,我国的红光实业、银广厦,琼民河等舞弊案件均属于这一种类,如以下情况: 1.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原始凭证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变造。 2.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3.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做出虚假不真实的表达。 4.故意或蓄意使用不当的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5.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欢瑞世纪财务造假市值跌到40亿?
谢邀
7月30日,欢瑞世纪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7月2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称欢瑞影视未能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 2013 年度、2014 年度、2015 年度及2016 年半年度的财务数据,导致欢瑞世纪公开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
为顺利完成借壳上市,从2013年开始连续四年,欢瑞世纪通过虚增营收、虚构收回应收款项等手段给利润数据大肆注水,同时公司也存在连续多年违规资金占用情况:
(1)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电视剧《古剑奇谭》《微时代之恋》《少年四大名捕》的版权转让收入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情况,欢瑞影视2013年因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6939.62万元;2014年因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2789.43万元。
(2)虚构收回应收款项存在少计提坏账准备。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欢瑞影视虚构收回应收款项2550万元,造成2015年年报少计提坏账准备425万元。2016年半年报少计提坏账准备467.5万元。
(3)推迟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欢瑞影视推迟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造成2013年少计提坏账准备5.2万元,2014年少计提坏账准备20.8万元,2015年少计提坏账准备234万元。
(4)欢瑞影视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欢瑞影视资金的情况未进行披露,涉及数千万元。
最终重庆证监局决定:拟责令欢瑞世纪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公司实际控制人钟君艳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欢瑞世纪相关董事及时任高管赵枳程、张欣怡、陈宋生、庄炜、张俊平、江新光、陈亚兰、李文武、徐虹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
明星扎推注资 欢瑞世纪身世几何?欢瑞世纪前身为浙江三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6年09月29日。2011年9月,三禾影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两个月后,欢瑞世纪进行第一次增资,包括何晟铭、曾嘉、钟开阳、杜淳、杨幂等25人认缴。同年,欢瑞世纪出品的《宫锁心玉》一炮而红,捧红了杨幂、冯绍峰、何晟铭、佟丽娅等一众明星。
2013年3月,欢瑞世纪在北京启动“大制片计划”,宣布与杨幂、明道、唐嫣、刘恺威等,以艺人工作室的形式签约。同时欢瑞世纪还出品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包括《宫锁珠帘》、《古剑奇谭》、《青云志》、《大唐荣耀》等。
直至2015年4月末,欢瑞确立了买壳上市的方案,欢瑞创始人陈援、钟君艳夫妇曲线持有上市公司星美联合14%的股份,并随之着手推动借壳,并在同年9月公布了重组预案。而根据此前委估的全部权益评估值,此次借壳作价30.25亿元。
被监管“盯梢”欢瑞世纪操作太“6”业内戏称星美联合是“万年老壳”,在欢瑞之前,星美联合已经3次易主,5次重组失利,1次破产重组。公司员工只有7人,没主业所以不经营,每年只是维持运转,亏损也不过百八十万,最重要的是没有负债。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把自己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等大佬注入资产重获生机的纯粹的壳。
欢瑞虽然如愿上市,但A股的日子并不好过。从2016年年底开始,欢瑞影视股价一直在下跌。
2017年6月,深交所发出了一封年报问询函。问询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季度收入净利率波动较大、营业成本构成情况、往来款情况等,一共8个问题。
问询函只是前奏。一个月后,欢瑞世纪发布公告,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若最终被认定为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甚至暂停上市。
屋漏偏逢连夜雨,收到立案调查通知的同时,欢瑞世纪实控人质押股票又触及了平仓线。到了2018年,欢瑞因应收账款问题,被世纪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近日,欢瑞却再度陷入沼泽,据报道,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已对欢瑞下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其中,内容指出欢瑞未能提供2013至2016这四年的准确财务数据,导致欢瑞世纪公开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
据其财务数据,2016年1~6月、2015年度、2014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4.74亿元、2.94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735.87万元、1.71亿元、5110.67万元。
借壳成功后,2016年-2018年欢瑞世纪应收账款分别为7.58亿元、17.20亿元、23.22亿元,坏账损失同期分别为1278.70万元、4120.65万元、1.36亿元,两年增长9.46倍。
随着细节公开,此次事因出自欢瑞世纪为了顺利借壳上市,从2013年开始连续四年通过虚增营收、虚构收回应收款项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这其中就包括了2013年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6939.62万元以及2014年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2789.43万元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公司再因《天下长安》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19年一季末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44.82%。
2016-2018年欢瑞世纪的应收账款两年增长2.06倍,去年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47.27%,占营业收入的174.85%,这一指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连年增长的应收账款,成为欢瑞世纪必须给出的一个交待。
应收账款高一直都是影视类企业的通病。据统计,2018年末,A股有33家上市公司的存货及应收账款余额均同比增长100%以上,其中7家为医药类上市公司,而以欢瑞世纪为代表的不少传媒影视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018年,5家上市影视公司的应收账款比年度总营收还高。如华录百纳2018年应收账款为17.57亿,营收为6.28亿。唐德影视2018应收账款为12.31亿,营收为3.71亿。欢瑞世纪2018应收账款更高达25.1亿,营收为13.28亿。
华谊兄弟和欢瑞世纪等公司,直接在财报中明确提及了积压剧对于公司营收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影视剧款项不能及时收回,则意味着将有大笔金额转为坏账
喜欢本文朋友可以收藏起来,点赞、关注支持三侠,我会不定期更新更多金融投资知识和经验分享。世通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故意混淆了哪些费用界限?
一、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
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
二、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
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
通过将经营费用调整为资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费用项目——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虚构了巨额的利润,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对世通盈利能力的判断。
三、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
世通可谓劣迹斑斑。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processR&D)进行报表粉饰,是美国上市公司惯用的伎俩。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目的。世通和思科(Cisco)等上市公司在过去几年曾多次采用这种手法粉饰其会计报表而受到SEC的谴责。sEC前主席阿瑟。利维特(ArthurLevitt)在其著名的“数字游戏”一文中指出:“最近几年,各行各业纷纷通过合并、收购和剥离(Spin-offs)进行再造。一些收购方,尤其是那些以股票作为收购货币的公司,已经将这样的大环境作为从事另一种‘创造性’会计的机遇。我将之称为‘合并魔术’”。在利维特列举的五大粉饰手法(创造性并购会计、巨额冲销、饼干盒式准备、重要性、收入确认)中,世通利用了其中的前两种手法。
世通利用创造性并购会计,武断地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究开发支出。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亿美元的代价(其中股票约330亿美元,其余为现金)收购了微波通信公司(MCI)。尽管世通未披露收购日MCI公司的净资产,但相关年报资料显示:MCI公司1998年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净资产分别为138.8亿美元、109.3亿美元和29.5亿美元,1998年末世通的商誉余额为440.76亿美元,比1997年末的133.36亿美元增加了307.4亿美元。可见商誉的大幅增加与收购MCI有关。收购MCI时,世通原计划将370亿美元收购价格中的60~70亿美元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确认为当期损失,以降低商誉的确认额。此计划受到SEC的干预。SEC认为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发支出的手法进行盈余操纵。迫于SEC的压力,世通最终只好将这部分的分摊额确定为31亿美元,并在1998年度一次性确认为损失。然而,世通并不能提供这31亿美元未完工研发支出的相关证据,也无法说明拟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的金额为何从60~70亿美元锐减至31亿美元。这一武断分摊收购成本的做法,导致商誉被严重低估。
会计舞弊的定义及途径?
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