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税前还是税后,怎么计算工资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罂粟姐姐工资低,基本上每个月也就能够上3500的最低纳税额标准。
每个月看着可怜的工资,一方面觉得人生无望,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更新excel文章了,那极有可能是穷死了。
另一方面又觉得挺好,毕竟比那些一言不合就月薪上万的人每个月省了好多纳税的钱。
话说回来,月薪上万,每个月到底需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月薪1万,只是梦今天罂粟姐姐由难入简,告诉大家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降龙十八掌
为什么叫降龙十八掌?因为需要十八重函数嵌套啊。(有点夸张,总之就是玩函数嵌套。)
这里使用的函数为if函数。它可以对值和期待值进行逻辑比较,返回比较结果
if函数语法根据if函数语法,写出函数,计算得出月薪一万需缴纳个人所得税745元。
if函数使用虽然看着函数很长,但是满满的都是套路,罂粟姐姐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if函数解析怎么样?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清晰多啦。
也许有亲们觉得这样太复杂啦,虽然逻辑上简单易懂,但是写起来不容易啊。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答案是:当然有啦。
第二种方法:六脉神剑
为什么叫六脉神剑?因为需要打通两个函数的经脉啊。
一个是if函数,前面咱们已经讲过啦,还有一个就是vlookup函数,更重要的是,这里需要用到的是vlookup函数的模糊匹配功能(大部分亲们可能都会精确匹配,但是模糊匹配就呵呵了)。
vlookup函数语法根据if函数和vlookup函数语法,写出函数,同样计算得出月薪一万需缴纳个人所得税745元。
if函数与vlookup函数使用这个公式看起来比第一个公式短一些,但是依然很长,下面罂粟姐姐就给大家剖析一下这个函数。
if函数与vlookup函数解析如果收入低于3500,那么实际缴税为0。超出部分利用vlookup函数的近似匹配值功能找出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得出税后收入。注意:vlookup模糊匹配时数据一定要是升序排列。
当两个函数结合时,大大节省了只使用一个函数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使用数组公式。
第三种方法:葵花宝典
为什么叫葵花宝典?据说东方不败只练了其中一部分,就已经天下无敌了。据说下面这个公式很多人都百度直接套用,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用,所以如果你懂了,你就可以凭借此功法称霸江湖了。
什么是数组公式?Excel帮助文件中对数组公式的说明是:对一组或多组值执行多项计算,并返回一个或多个结果。数组公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使用{}大括号。
数组公式乍眼一看,貌似很简单,就是把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列举吗?对啊,就是很简单。但是仔细研究了一下,又看得不是很懂,ROUND和MAX函数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这样想,就对了,学习就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且听罂粟姐姐为大家分析。
数组公式解析可能还有亲们会问,为什么是取最大值呢?
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如果税前工资为5500元,按照不同税率及速算扣除数计算的话,max(计税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95。
如果税前工资为10000元,按照不同税率及速算扣除数计算的话,max(计税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745。
即我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刚好为max(计税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
也就是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税率对应的级别<纳税额时,税率越大税额越大,符合所缴税款和所得收入相匹配的原理。
如果税率对应的级别>纳税额时,税率越大税额反而越小,因为扣减了超额的扣除数。
所以,我们就能够根据MAX(X,0)算得我们所需要的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对了,还要注意:MAX(X,0)中的0是设置下限为0,即当X为负数时,返回0,正数或0时返回X本身。
好啦,三招都在这里了,如果你觉得有收获的话就积极点赞转发,喜欢的话就打赏一下吧,虽然月入过万是梦,但是姐姐我在奔梦的路上也需要各位的支持。
当然,如果还没有明白的话,请自行百度吧。万能的百度会告诉你谁是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哈哈……
2022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个税起征点
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假设小王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1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1000-5000)×3%—0=60(元)。
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所得税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缴费税率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
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410
4、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2660
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30%;速算扣除数(元):4410
6、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35%;速算扣除数(元):7160
7、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税率:45%;速算扣除数(元):15160
个税计算器
计算器说明:
1、填写收入总额
2、扣除部分需要填写包括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部分
3、点击计算即可计算个税!
点击:进入个税计算器
举例计算
应发工资:应发工资是应发工资的你的汇总薪资,没扣除你月应缴杂项的薪资。
实发工资:扣除了你缴纳项后的实际领到手的薪资。
举例说明:假如小吴在2019年1月份应发工资为8000元,假设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000元,在没有专项附加扣除的前提下,他的实发工资是多少呢?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通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元,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可以计算得出,应缴税款60元。
3、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各类保险-缴税=8000-1000-60=6940元。
税后工资是951776?
要计算税前工资,需要知道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及起征点。以下是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适用的税率和起征点:
起征点:5000元
0 ~ 36000元:3%
36000 ~ 144000元:10%
144000 ~ 300000元:20%
300000 ~ 420000元:25%
420000 ~ 660000元:30%
660000 ~ 960000元:35%
960000元以上:45%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税后工资,可以反推出税前工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起征点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税后工资 - 起征点 = 应纳税所得额 9517.76 - 5000 = 4517.76元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不超过36000元部分:3% × 4517.76 = 135.53元
因此,应纳税额为135.53元。
根据应纳税额和税率计算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 = 税后工资 + 应纳税额 ÷ (1 - 税率)
税率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135.53 ÷ 4517.76 ≈ 0.03
税前工资 = 9517.76 + 135.53 ÷ (1 - 0.03) ≈ 9858.16元
因此,税前工资约为9858.16元。
税后所得工资占税前平均气温百分比?
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数值,因为您没有提供相关的信息。但是,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税前工资收入的。税后所得工资是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收入。
关于税后所得工资占税前平均气温的百分比,这个比例是会根据每年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调整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以应对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这些调整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调整税率、增加专项扣除等。因此,这个比例可能会因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打工人要注意了:弄清楚个税的征收规则之后,在每年的3月份有个意外惊喜,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领取到一笔可观的费用。
今年的个税起征点和以往没有变化,具体的征收还是和往年一样:
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和他的月收入是一样的,而我纳税的金额要比他多,他为什么比我少纳税那么多,这究竟是怎么操作的?难道他偷税漏税了吗?
带着这些疑问请接着往下看。
每月收入相同,为什么缴纳的税额不一样?有些人有疑问,在同一个公司拿着同样的薪水,为什么他缴纳的税和我缴纳的不一样?难道他知道怎样避税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纳税中有一个专项附加扣除。
国家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有一些不同,因此有6个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房贷,租房,赡养老人,孩子读书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这几个。
也就是说如果你满足条件符合这6个专项附加扣除,那你的个税起征点和别人将不一样。
按照普通的个税起征点5000元来看,如果符合上面一条的专项扣除,那么个税的起征点就要上涨一定的额度。
专项扣除费用是有利于个税更好的反映不同家庭的负担情况,能更好的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而这6种专项附加扣除,其实在个税APP上有详细的申请资料。只要每年定时填报申请就可以适当的提高纳税的额度。
因此也就有了这个现象,很可能每月收入同样是1万元,可是有的人却需要缴纳上千元的税款,而有的人一分钱都不需要缴纳。
除了普通工资收入之外,扣税一律按20%的标准。就像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者一个月收入几千甚至几万,而这些人的收入在扣除800元的免税金后,剩余的部分都要按照20%的标准进行扣税。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彩票中奖,如果中奖1,000万,而实际到手的金额只有800万,因为需要纳税20%也就是200万元的税金。
还有一些比如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等,除了免除额800元之外,所得的报酬都是需要按照20%来进行交税。
如果我只是一个作家或者是自媒体的创作者,只有这一个经济收入来源,那么20%的纳税是不是太高了?有什么办法合理退税吗?其实国家是有考虑这些情况的,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税务的综合所得年终汇算,就是把所有的工资收入以及非工资收入向稿费,版权费酬金等等一起进行汇总。
对于一个经济收入来源,只是依靠稿费或者是非工资收入的人来说,如果全部按照这样20%的扣税标准,对于一些收入少的人来讲,每年的纳税额过高,生活压力也会很大。
因此在每年的3月份,税务机关会将你一整年的纳税进行结算汇总。
其实年度汇算简单的可以理解就是查缺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在每年的3月1日我们可以进入个税APP,通过添加相关信息能达到最大比例扣除退税。
哪些人可以申请退税?年度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足6万元的,但是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比如那些全职在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者,或者是一些作家,他们完全依靠稿费来生活的,如果年综合收入不超过6万元,那么他们平时按照20%缴纳的个税将会享受退税的政策。
如果一整年所得的稿费报酬为5万元,而平时按照20%进行纳税,那么一整年就需要缴纳1万元的个税。
而按照个人所得税退税的一些条件,向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那么就可以享受全额退税。
也就是说只要在3月1日按照相关要求填写申报,那么就能得到1万元左右的退税。
除此之外再申请填写一些专项扣除,如子女教育,赡养父母大病医疗等,又可以享受一定的退税额度。
所以说对于那一些综合年度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人,一定要在3月1号的时候去个税APP查看自己是否符合退税的条件,到时候就能够领取一笔可观的退税金。
结束语2022年个税的起征点还和之前一样,依然是5000元,但是如果满足适当的条件,那么你的个税起征点将会适当的提高。
尤其是在每年的3月份,一定要去个税APP上查看自己一年综合所得,只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填报申请就可以退出多缴纳的一些税额。
作为公民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我们所缴纳的税款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这些年我们经历的疫情等自然灾害,国家的帮扶,很多资金都来源于我们所缴纳的税款。
而这些年国家也在打击逃税漏税的行为,对一些违纪的明星,艺人,网红也都进行了查处。
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和平稳定的国家环境,他们才能赚到这么多的钱。你走过的路,跨过的桥,喝过的水,用过的电,这些民生工程里大多数都是依靠公民纳税。
税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当然了,如果还没达到纳税的水平,那就努力工作吧,为国家的建设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