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之后直接抓瞎了
去年脑子一热报了成考,领到教材那刻就傻眼。六百多页的《大学语文》跟砖头似的,翻两页眼皮就开始打架。老婆嘲讽我:"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跟课本较劲?"我硬着头皮说小看人。
结果第一周就被打脸。下班回家强撑两小时看书,知识点跟泥鳅似的抓不住,临睡前回想今天学了满脑子只剩语文书油墨味儿。刷手机看见别人说裸考能过,我也试水做了套真题,45分!及格线都没摸到。
撞墙撞出的四个笨办法
眼看考试只剩三个月,我开始折腾学习套路。下面这四条是摸着石头过河试出来的:
1. 预习不是翻书是挖坑- 以前总想着先把整本书过一遍,现在反着来。拿着模拟卷找答案,看见问题"鲁迅哪年写的《狂人日记》"就翻教材
- 找到答案后用红笔在教材目录画星标,半个月后整本书重要考点都在目录上标亮了
- 花98块买了冲刺课,但坚决不做整齐笔记。老师讲到重点就撕张便签,龙飞凤舞写"唐宋八大家=三苏+王安石+曾巩+柳宗元+韩愈"
- 贴满整个书桌挡板,上厕所时盯着背,攒够五十张就装订成册
- 发现做完整套卷子会崩溃,改成每天只刷20题。手机APP设置错题本,连续错三次的题截图设成手机壁纸
- 最夸张时锁屏是文言文翻译,桌面是数学公式,接电话先看见历史年代表
- 通勤地铁上戴耳机听名词解释,厨房等水烧开时背两个单词
- 哄娃睡觉后眯着眼用手机刷题,有次困到把"戊戌变法"答成"狗熊变法"被老婆笑话半年
死磕三个月换来的惊喜
考前一周请假突击,每天五杯浓茶配风油精。在考场拆开语文卷子那刻手都在抖,直到看见古诗默写题:"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不就是我贴在油烟机上那张便签吗!
成绩出来那晚灌了三罐啤酒:语文87,数学91,英语擦线过。总分比录取线高出四十多分。现在每月发工资都雷打不动存五百块,准备等娃上幼儿园就去续本科。
昨天邻居老张来讨教经验,我把那本贴满便签的教材拍给他看。这哥们儿看见书页边角全被翻成波浪形,书缝里还夹着两根我的白头发,突然抓起书包就跑:"我这就回家开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