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销售成本金额是怎么算出来的,月末怎样结转销售成本?
月末结转销售成本,常见的是通过加权平均法来结转的。
销售数量*库存商品单价=销售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是将已计算出的商品销售成本从“库存商品”帐户转入“营业成本”帐户的过程。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时间,根据企业经营特点、经营范围、经营管理需要而定。
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形式:
(1) 逐日结转,是每天计算出当天的商品销售成本并进行转帐。其优点是会计工作量均衡,并随时提供商品销售成本额与库存商品额,但每日工作量较大。该种形式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的企业。
(2)定期结转,是在规定的时间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如旬末、月末、季末结转成本等。其优点是减轻平时的工作量,缺点是结转工作集中在期末易出差错。该形式适用于经营品种繁多,进销价格多变,商品交易频繁的企业。
怎么结转成本?
1. 首先选择账套进入「期末结转」模块,点击结转模板小齿轮进行设置,核对结转对应科目,一一确认好后点击「确定」。
注意:默认情况下系统已经预置好「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取数及入账科目。
2. 然后点击「生成凭证」按钮,进入结转清单界面,我们可以看到提供以下结转功能。
(1)首先结转方式有「按销量结转」「全额结转」「按比例结转」「手工导入」四项。
(2)其中按销量结转是指,按存货的销售数量、库存单价,自动生成结转金额。该结转方式要求将「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设置为存货辅助核算。
(3)全额结转是指,将库存商品的下级科目或存货全额结转。
(4)按比例结转是指,按销售收入百分比,来结转库存金额。用户可以在参数设置中更改默认结转百分比。
插播一条小技巧:在比例结转时可进行结转数据的小数精度设置,可以点击「取整设置」按钮,对某些计量单位数量取整。
(5)在以上结转方式都不满足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选择「手工导入」结转方式,下载导入模板录入数据,进行导入。
系统支持清单界面的导出格式,修改数据后,直接进行手工导入就行啦。
(6)值得一提的是,有四个小功能非常好用。
如果觉得结转数量、结转金额数据不对,不想一个个修改,可以利用「结转清零」按钮一键清除。
另一个按钮「尾差处理」可以在期末结存数量为零,但金额不为零时,将期末金额自动累加至结转金额。
第三,「暂估」按钮可以对清单结转负库存,自动填写暂估数量、金额。对已经入库,但没有收到发票的可以一键暂估,生成暂估凭证。
第四,清单明细行末尾的【操作】按钮,点击可以打开【结转成本指定】界面,对销售的存货指定其他存货进行成本结转,适用于商业进销无法匹配的场景。
结转生产成本栏的金额怎么来的?
在使用多栏式账簿登记生产成本的情况下,结转生产成本是指将企业本月完工的产品应负担的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并且是用红字登记的。确定结转成本的方法:本月产品全部完工的,将本月各项成本费用合计数全部结转。
本月尚有在产品的,将月初成本费用加上本月发生的成本费用为合计生产费用。
将合计生产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结转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
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怎么算?
结转销售成本金额可以从下面四种方法来考虑结算。
1、第一可以通过产品销售的成本和数量来计算的。其公式是:结转成本金额=产品销售数量与生产成本之积。
2、第二可以使用收入百分比法。本月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比等于本月收入除以全年总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 在一般商业企业中,计算转销售成本金额时,当商品成本与价格之间的毛利率比较平衡时,是比较适合运用收入百分比法结转销售成本的。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的产品的毛利率不太稳定。
3、第三种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数量为权数计算每种材料的实际平均单价,作为发材料的计价依据。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等于平均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平均单价等于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加上本期入库存货实际成本之和再除以期初结存存货。该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微小并且月尾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其是需要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商品数量与库存商品的单价相乘。
4、第四种是通过使用进销台账法。全月平均法等于(期初金额+入库金额)除以(期初数量+入库数量) 。该种方法比较适合用于进销商品库存数量比较大的商业贸易公司。运用进销账法,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各种商品的出入库数量和进价、留结余情况、结存情况,到月末就自动计算出每种商品的出库成本。
怎么结转销售成本?
所谓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确定是把销售出去商品的成本,与确认售出商品的收入相对应。因此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你所说的主营业务成本在贷方的结转时期末把成本结转到利润中去的时候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这个时候就把你所说的“损”的,计入到利润中了,利润在借方说明利润减少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