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信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有哪几种职业规划?
我是会计专业的学生,目前大二。五月份就要去考初级会计师。
上大学之前,我就认真的请教过家中的长辈:当一名会计能干什么?
长辈的回答是:“做得好了挣大钱,做不好了勉强温饱。”
可能好多人都认为会计不过是个“记账先生”,能赚到什么大钱?
那么我来给你们说个例子。
我姐夫的爷爷,是位老会计,在会计这个行业工作了四十年有余,他是注册会计师,同时拿下了高级会计证,周边地区的需要审计的企业几乎都会来找他审计报表,爷爷自己开了个会计事务所,雇了五六个人进行代理记账,但是事务所的资金大头还是在审计收入。年审前后,爷爷自己一个人的收入足够一大家老小花上一年。
这就叫做挣大钱。
但是这种方式有条件限制。我的家乡毕竟是个小地方,考下注册会计师的从业人员基本上不屑于呆在小地方,而且地方的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多少需要事务所审计的,而且,爷爷是从业四十年后才达到了今天这样的收入,和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有所不同。
除了这种职业规划,还有另外几种规划。
一。去事务所工作。
这里说的事务所是本土的八大和外企四大。从事的是会计中的审计工作。
优先考虑四大事务所: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安永。
四大开出的薪资还是十分可观的,以普华永道为例,据说新入职的毕业生开到税前8000+,虽然比起劵商和投行这个薪资不算高,但是要知道上海市前两年的会计平均薪资不过4500上下,好多会计挣扎在温饱线上,跟他们比起来,8000+的薪资已经很高了。
当然,这只不过是新人入职的薪资,事务所的工作很累,如果碰巧进入业务量多的部门就会更累,但是这个时期也是提升个人技能最快的时期,事务所的业务多而全,呆在事务所一到两年,你所学到的知识会是那些企业会计五年也学不到的东西。
入职四大两到三年,职位就会有所提升,薪资每年都会有涨幅,如果你耐得住高强度的工作量的话,可以选择在事务所多呆两年,升到项目经理之后,日子就好多的多了,这个时候你已经可以拥有自己的组员,并且独当一面完成一个项目了,这个过程很累,但也很锻炼人。
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入职四大,还可以考虑进入本土八大。本土八大分别是瑞华、立信、天健,信永中和、大华、大信、致同、天职国际。这八家本土事务所中,天健和立新的评价比较高一点。
当然,本土八大的业务侧重于中小板,所以和四大那种一接就是多大多大的案子是不一样的,但是职工薪资上没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国内所会替职工合理避税,所以虽然听上去税前有点差距,但是税后差距并不太大。
本土八大的天健,听说所有差补都算在里面,第一年入职可以拿到七到八万年薪,拿到注会证会有奖励,总之待遇也可以,不过这是总所的薪资情况,各分所的情况应该不会这么好。
二。去企业工作
做的是财务会计。
去企业工作就是当会计,如果你想要走这一步的话,建议你最好选择那些大型的企业。大型企业各方面的制度都比较健全,做起账来比较容易,不过好多大企业都会将会计工作分离,几个会计各司其职,如果你想要系统的积累会计经验的话,可能不是太适合。
三。做财务总监
也就是管理会计。
这一步基本上是会计职业生涯的巅峰了。要达到这个高度,你可能需要前期许多年的经验沉淀,而且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加强自己在管理决策方面的能力。
财务总监的工作就不单单是出具财务报告那么简单了,他需要根据财务信息来决定一个企业下个年度的资金流向以及战略方案,所以这个位置开出的薪资绝对不会低。当然,薪资水平和个人能力是成正比的,全国有那么多会计,财务总监却寥寥无几,要达到这个境界,还需要个人的不断努力。
以上这三点差不多囊括了会计的基本的职业走向。目前来看,全国范围内的会计已经趋近饱和状态了。我们的老师在上课时就和我们说过目前的就业压力:初级会计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但是要拿到中级会计证又需要工作经验,所以刚毕业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处境很尴尬,基本上都是廉价劳动力。
而且,现在会计市场从业人员虽然多,但是大部分从事的都是财务会计的工作,而且普遍薪资不高,真正的高薪资集中在事务所和外企中,这也是为什么长辈告诉我:混不好了只顾温饱的原因。
所以,如果真的想在会计领域有所成就的话,建议大家还是努力提升自己,拿下中级证和注会证,去进行管理会计或者审计方面的工作,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用友和金蝶这样的会计软件已经淘汰了相当多的手工记账会计,在今后会计记账的简便化也会淘汰掉相当多的基层财务会计。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提前转行,要么,就努力爬到这个行业的金字塔尖,这一点不光适用于会计,对任何行业的工作者都同样适用。
与题主共勉!
国内有哪些堪比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
要知道,“四大”每年秋招是僧多粥少,而且招聘动态也是难以琢磨。面对平均5%最少甚至2.3%的通过率,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成功拿到 Dream Offer。
既然“四大”虐我千百遍,那何不将目光放在本土“八大”身上呢?
“八大”指的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八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分别是瑞华、立信、天健、信永中和、大华、大信、致同、天职国际。
近年来,随着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内资所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在业务量还是在完成度上,内资所都在逐渐缩小和国际四大“四大”之间的差距。
内资“八大”的发展态势
今年5月份,中注协公布了《2017年度业务收入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本次排名是中注协在连续发布十多年百家信息综合排行后,第一次按照收入来发布排行。
在本次排名中,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立信、安永华明位列前四。内资“八大”所之一的立信,超越了安永和毕马威,跻身排行前三甲,前12名基本被国际“四大”与本土“八大”承包。
图片源于网络
内资“八大”的晋升路线
选择不同的事务所,未来面临的晋升机制可能不太一样。“四大”的晋升机制同它的薪资一样,是相对透明的,从A1到A2,再到S1、S2、S3,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一般都能顺利晋升。
内资“八大”的晋升路线基本上和“四大”差不多,按照年度考核情况,每1-2年晋升一级。晋升至合伙人的执业资历是:本科生工作满12年,硕士研究生工作满10年。多是先从审计助理开始做起,然后到审计员、高级审计员、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等。
内资“八大”的薪酬情况
薪资水平按照不同分所、不同部门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和地区经济水平,以及和老板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应届毕业生刚进去的话,平均助理起薪在3.5K左右,差补大概50块一天,一年大约能有5万左右。之后若是有项目提成的话情况会好很多。
这么讲吧,作为第一年的助理来讲,起薪大概在4.6—5K,当然会随地区的经济水平的不同有些出入。虽然和国际“四大”相比差的比较远,但是之后的项目提成等等会很多。
而在天职国际,薪资水平是属于内资所中相对比较高的,第一年助理起薪的话在4K出头,加上奖金,年薪也能达到6—7万左右。内资所大都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在之后的项目中薪资会提升很多。
内资所的基本工资虽说相对“四大”还是较低,但加上一些补贴、差补、项目提成,过节费、年终奖等等,具体收入还是可观的。
内资“八大”的入职条件
从“八大”中某些会计师事务所部分岗位的招聘条件来看,进会计师事务所,这些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任职条件:
会计、审计、财务、金融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CPA执业资格;
三年以上中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历;
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适应长期出差。
大致了解内资“八大”的基本情况,那么我们想去求职内资“八大”,自身需要什么条件?
一是证书。
通过注册会计师 1门及以上者,尤其是审计科目,优先考虑。虽然在校大学生不能报考 CICPA,但是研究生在读的时候可以报考。
本科应届生除了 CICPA,AIA、ACCA、USCPA、CMA 等国际会计证书考过几门也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此外还有英语四六级这些必备证书。
二是实习经历/工作经验。
当简历上出现相关工作经验时总会更容易抓住HR的眼睛。事务所做审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更容易上手,事务所会省去培训成本。
毕业后想进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同学,建议在校期间就去事务所实习,如果实习期间表现优秀,和事务所老师打好关系,还可以建立长期实习关系,毕业后优先录取,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三是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常审计工作是以项目为导向的,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团队,包含了若干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不仅仅是指与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还有与客户之间的沟通。
当项目经理交给你做的工作,你能够快速地上手,才能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就要求你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不管是“四大”还是“八大”,说到底都是在了解自身能力水平后所做的选择。
本土“八大”所和国际“四大”相比,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但它的入职门槛、薪资水平、行业水准和业内认可度这些也都是不可忽视的优势。
如果有觉得进“四大”比较困难,或认为自身能力尚未达到的同学,在为进“四大”做准备的同时,不妨尝试申请一下“八大”,在内资所中积累项目经验,打磨自我,也是不错的保底选择。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也欢迎告诉我们。
如果你对进入“四大”或“八大”有兴趣,想进入其中实习,可以关注我们,了解详细情况。
我们的愿景
是助力每一位迷茫小牛,成为大牛
除了四大还有什么不错的事务所可以进的呀?
提到会计师事务所,很多人可以闭着眼睛说出四大,但其实,中国会计行业近些年来的发展也是非常可观的,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断进步慢慢的在中国本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关注中国本土的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很多的会计人想进入八大工作,但是该如何才能得到八大的面试机会呢?接下来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会计泰斗潘序伦博士于1927年在上海创建,是中国最早建立和最有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在之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复办、合并重组等一系列过程,但依然坚守了“立信”的牌子,如今在内资所中排名第一,业务量和综合评价都赶超国际四大。
求职与招聘
立信的校园招聘流程也是先网申,经过笔试、面试之后进入实习阶段,实习阶段考核通过的话,会发正式的offer来录用。立信也有自己对应的高校实习基地,想进立信的同学可以提前关注相关信息,毕竟如果是社招的话,难度就更高了。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2017年1月中注协发布的通告中,瑞华还是内资第一,那个时候,瑞华已经连续四年领跑内资所了。
瑞华总部在北京,但是执业网络遍及全国,服务于40多家央企和340多家上市公司,拥有注册会计师2500多人,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最多的事务所。
真真是”实力担当“啊,百科对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句话总结是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
求职与招聘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比较关心的校招,通常从9月份就开始了,要实时关注网申阶段,然后笔试面试通过后先实习,再经过合伙人面试后,接着就可以拿到正式的offer了。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自1983年创办以来,不断努力,现在综合实力已经可以排进全国前四。
这是一家拼搏的公司,公司曾经在宣传片《天行健》中,用自己的使命很好的诠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业理念和发展视野。
天健会计师事务的客户也非常广泛,涉及到制造业、消费品业、房地产、金融、保险、能源等行业。
求职与招聘
天健的招聘也是先有宣讲会,然后进行网申,笔试面试合格后实习,最后确定最终offer。一般内资所对学历的要求不会特别严格,二本也是有机会的,但是专业上还是要自己多努力。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前缀是四个词:审计、税务、咨询、评估,简单明了的介绍了大华所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作为国内首批获准从事H股上市审计资质的事务所,大华已经帮助很多家企业IPO申请顺利过会。
行业涉及到农林牧渔、矿业、能源、餐饮、金融、房地产等各个方面。
求职与招聘
大华的校招一般在10月份进行,也是通过邮箱投递简历的形式,先实习后录用。如果应届毕业生想去大华所的话,建议这段时间可以关注校招的一些情况,大四先实习起来。
致同会计师事务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81年,同时也是GTIL(致同国际)在中国的唯一成员所,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偏外资的性质。
业务水平上,致同摘得2017“最佳并购交易奖”,同时连续三年入选全球最具吸引力雇主50强。
客户包括200多家上市公司以及3000多家大型国企、外企及民营企业等,发展潜力巨大。
求职与招聘
致同的校招一般也是先办宣讲会,然后进行网申,笔试面试通过后会发offer,然后开始实习。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过数次联合兼并以后,现在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同时他的高度一体化管理体制也是行业里落实比较好的一家。
先后服务过中石油、招商局集团、中粮集团、招商证券等大型企业,以及为境内外24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主审服务。
求职与招聘
信永中和的校招流程是邮箱投递简历,然后进行笔试面试,合伙人面试后实习,发正式offer。很多内资所在进入面试这一关之后的流程都是相似的。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近几年来发展的不错,能排进本土前八也算是实至名归。
常年客户多达3000多家,包括央企和上市公司。
有知乎用户谈到在北京总部工作的经历,觉得人际关系和氛围都不错,也经常能拿到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被媒体誉为“一家受上市公司欢迎的会计师事务所”。
求职与招聘
大信所的校招一般也在10月份进行,有志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届生可以现在先准备起来邮箱投递简历,实习期后就可以拿到正式offer了。在内资所锻炼两三年后,进四大或者是一些国企都会方便很多。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介绍中,定位是国内排名前五的大型综合性咨询机构。
从天职国际的客户群体中也能看出,包括了很多中央及区域性大型国企、上市公司以及大型工程和政府经济部门,涉及了金融、能源、房地产、交通等各个行业。
求职与招聘
天职国际的校招一般在9月份进行,大四的应届生可以多关注官网信息,一般是会办宣讲会,然后进行网申,先offer后实习。
中国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业务?
1,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2017年1月,中注协发布《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通告,瑞华名列内资所第一,这也是瑞华连续四年领跑内资所。瑞华总部在北京,但执业网络遍及全国,服务于40多家央企和340多家上市公司。是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最多的事务所,拥有注册会计师2500多人。2,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建很多人都非常清楚,由中国会计泰斗潘序伦博士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在之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复办、合并重组等一系列过程,但依然坚守了“立.信”的牌子,如今在内资所中排名第二。
3,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自己的形象宣传片《天行健》中,用自己的使命很好的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业理念和发展视野。在天健的官网简介中,天健用了四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定位,荣誉、民族、专业、服务。自1983年创办以来天健的综合实力也在大幅提升,位列全国前四,上市公司客户涉及到制造业、消费品业、房地产、金融、保险、能源等行业。
4,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过数次联合兼并以后,现在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同时他的高度一体化管理体制也是行业里落实比较好的一家。先后服务过中石油、招商局集团、中粮集团、招商证券等大型企业,以及为境内外24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主审服务。
5,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前缀是四个词,审计、税务、咨询、评估,简单明了的介绍了大华所的主要业务有哪些。作为国内首批获准从事H股上市审计资质的事务所,大华已经帮助很多家企业IPO申请顺利过会。行业涉及到农林牧渔、矿业、能源、餐饮、金融、房地产等各个方面。
6,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近几年来发展的不错,能排进本土前八也算是实至名归,常年客户多达3000多家,包括央企和上市公司。有知乎用户谈到在北京总部工作的经历,觉得人际关系和氛围都不错,也经常能拿到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被媒体誉为“一家受上市公司欢迎的会计师事务所”。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
湖广总督张之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半年,在慈禧和载漪等满清顽固守旧派势力的怂恿下,义和团运动在北方数省迅速蔓延起来。该年6月16、17两日,慈禧连续两次召集御前会议,和众大臣商议是否可以利用义和团的声势来防止东西方列强支持光绪皇帝“复辟”的图谋,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端郡王载漪一直想当“太上皇” 。为了使他的次子、已被慈禧立为大阿哥的溥儁早日取代光绪登基称帝,他令人伪造了一份列国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皇帝的“山寨”照会。慈禧恋权如命,这份假照会立即触痛了她的禁脔;要她还政给光绪帝,无异于要了她的命!慈禧见到这份伪造的通牒后,立即勃然大怒,哪里还有心思细辩其真伪?在气急败坏、利令智昏的情况下,她也顾不得考虑啥后果了,当即作出了一个铤而走险、丧心病狂的决定,悍然宣谕和列国开战,并命义和团立即攻打各国驻华使馆,表示要大张挞伐,和无理干涉大清内政的列强“一决雌雄”。
义和团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区
义和团“奉旨造反”,团民们用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向使馆区发起进攻,他们前仆后继,勇猛顽强,然而在外国军队先进武器的轰击下,使馆周围伏尸如麻,血流成河,战事却毫无进展。
在天津,清朝的绿营、八旗军,除聂士成率领的武毅军尚能英勇善战外,其他军队则观望不前。荣禄禁止清军借炮给义和团,载勋甚至不许清军施放枪炮。慈禧见义和团战力不过如此 ,远不像之前吹嘘的那般“神功附体,刀枪不入”,所向无敌,于是有些心虚,遂命人给各国使馆送去米面、蔬菜、水果以示慰问。为保住自己的权力,她毫不犹豫地出卖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同时,列强为保护使馆,不断增兵支援,英、法、俄、日、美、德、意、奥八国联军自天津塘沽登陆后,源源不断地向北京开来,一路未遇清军像样抵抗,很快便逼近北京城下。慈禧见势不妙,又发布了一道乞求各国谅解的上谕,以为自己向世界宣战却遭群殴的轻率举动留条后路。
面对诸国调兵遣将,义和团民和部分清军基层官兵仍在进行殊死而绝望的抵抗,但大都徒劳无功,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
两江总督刘坤一
1900年8月14日,英军率先攻破广渠门,俄军、日军也先后攻进城中,北京终于失陷了。
慈禧集团盲目对外宣战,前人早有定论,即他们纯粹是出于“私愤”而非“公义”。慈禧视军国大事如儿戏,实乃无知者无畏,是这些顽固的守旧势力在其最卑劣、最自私的个人权力欲望受到威胁时所做出的荒谬决定。他们为一己之私,悍然对列国宣战,被绑架的却是大清全体子民。
八国联军进京后,大肆屠戮盲目排外的议和拳民,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洗劫,随后又强迫腐败无能的清廷签订了苛刻异常的《辛丑条约》。其中仅战争赔款一项,就多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达到惊人的9亿8千万两。本已积贫积弱的中国,从此更加羸弱贫困了。慈禧,一个年迈的老太婆,为了保住个人的权力,仅仅因为一个“莫须有” 的“归政”谣言,就把大清带入了战争的泥潭,就使大清子民付出了如此惨痛而昂贵的巨大代价。
红顶巨商、大买办盛宣怀
早在慈禧颁布宣战诏书前的6月15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两位封疆大吏联名上奏朝廷,明确的提出了和慈禧完全相反的思路,主张严厉镇压大肆屠戮教士、教民的义和团,以避免同列强开战,同时防止各地反清势力借机起事。两天后,张之洞再次致信军机大臣荣禄,重申了自己的观点。
慈禧的宣战诏书颁发后的第5天,在大买办盛宣怀、上海道余联元等人的联络下,张之洞、刘坤一在上海与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并邀请两广总督李鸿章以及东南各省督抚加入,位高权重的李鸿章虽未直接参与“东南互保运动”,但他一直是赞同、支持甚至暗中极力促成此事的要角之一。此即晚清史上极具争议的“东南互保运动”。“东南互保”主要是东南地方实力派官员拥兵自重,拒绝参与朝廷对外作战,保持中立,以绥靖地方,并派兵保护各国商民在华利益,似无不妥,但从慈禧的角度看,这是对自己盲目仇外、排外愚蠢政策的一次公然对抗,但从后来的效果看,张之洞至少还为大清保住了东南几块完整的领土。
互保条约签署
“东南互保”孰对孰错暂且不论(至少是明智之举),对于骨子里信奉儒家伦理纲常的张之洞、刘坤一等大清重臣来说,这样做是要鼓起极大勇气的。
慈禧内心对张之洞等人的公然抗旨的“忤逆”之举恼怒异常,但逼于开战后的不利局势,只能表示默许,甚至还在公开场合言不由衷地说自己赞同“东南互保”,事后也未展开明显报复。尽管如此,张之洞等人依然无法摆脱善于玩弄权术的慈禧太后对自己的戒惧之心。
后来,慈禧变得愈发疑神疑鬼,似乎已有病态心理,敏感到不相信任何人的程度,特别是手握重权的汉族大臣。
迫于极度不利的形势,清廷被迫实行新政,但却对张之洞等参与过“东南互保”的官员猜忌万分,尤其对张、刘等才能出众、思想开明的汉大臣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甚至有意遏制其实力的过度膨胀。深谙权谋的慈禧岂会轻易忘掉“东南互保”给她带来的屈辱与刺激?他对张氏等人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与防范措施,导致张在晚清政坛上举步维艰,每干成一件事都万分不易......其实从张之洞外放湖北总督、暂署两江长达18年之久就足以说明慈禧对他的猜忌有多严重了。后来,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满清彻底覆亡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宣告结束,但并未寿终正寝......大清灭亡后,一些顽固的守旧派和遗老遗少们居然把清亡归罪于张之洞等开明派官员,不知张之洞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辛苦 严禁搬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