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c1,fold摄像头型号?
小米MIX FOLD采用的是全球首发的液态镜头,8MP等效80毫米焦距,支持30倍长焦,辅以108MP主摄和13MP的123°超广角镜头实现三镜四摄。具体型号是:
澎湃C1自研专业影像芯片丨液态镜头
1亿像素超清主摄
1/1.52"超大感光元件、2.1微米9合1超大像素、f/1.75超大光圈、7P镜头、液态镜头
小米的澎湃是买的吗?
小米的澎湃芯片并非买来的。澎湃芯片是小米自主研发的,在小米的自主研发实力中,澎湃芯片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澎湃芯片主要分为澎湃S1、澎湃C1、澎湃P1等。其中,澎湃P1充电芯片实现了有线120W、无线50W的充电速率,同时还支持10W无线方向充电。这不仅体现出了小米在快充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也表明了小米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决心和成果。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小米的澎湃芯片不是买来的,而是通过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实现的。
小米的一千亿为什么不拿来研发手机做芯片而是拿来造汽车?
小米汽车项目目前进展非常顺利,10月19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投资者日上宣布,小米造车及团队各项工作的进展已经远超他的预期,预计小米汽车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那么,小米为什么会选择造汽车?而不是拿1000亿甚至更多的资金去研发芯片呢?我们可以分别从手机芯片研发的角度以及小米造汽车的角度来看。
从手机芯片研发的角度来看1、芯片研发技术要求高、周期长、投资大
纵观全球,能够研发出高端手机芯片的也就那么三五家,但能够造汽车却有很多家,芯片研发的难度大、风险高以及投资回报周期长决定了大多数公司不愿意花钱投入进去。我们可以看看华为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它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的研发项目,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1999年创建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
海思麒麟芯片也是二十多年才磨成一剑,2012年2月在巴塞罗那,海思发布四核手机处理器芯片K3V2,这款芯片就是被很多人诟病体验很糟糕的一款处理器,不管这款芯片是功耗高、发热还是兼容性差,但这是华为进步的开始。到2014年6月海思发布海思麒麟920芯片,并于首次搭载在华为荣耀6上,这部手机相信很多人都用过,整体的评价也是比较高了,到后来华为每年都会发布新款的麒麟芯片,到麒麟970时代,已经可以与高通、苹果等手机厂商的芯片扳手腕了,从整个过程来看,麒麟芯片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二十多年的坚持并不是哪一家企业都能够做到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小米花一千亿造芯片真的有很多,其实,跟主流的芯片研发厂商来看,这个投资并不高。华为在芯片研发这块的费用占到总投资的40%左右,从海思成立至今,华为在海思身上的投资已经远超3000亿元,相比较小米的1000亿,费用其实还是不够,如果还要投资更多的费用,小米公司肯定会掂量掂量了,毕竟不是小钱。
2、芯片研发需要大量人才
在华为还没有被美国制裁前,海思整个团队大概有7000人,巅峰时期估计有近万人,光从人数来看,就很容易知道芯片研发对人才需求量太大了。整个团队的运作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设好,因此,小米想要做好手机芯片的研发,就必须要时间、精力、资金去建设能够正常运作的团队。而且芯片研发需要不少行业顶尖的人才,如果没有,那想要打造出一款高端芯片也是非常困难的,小米因为起步晚,整个团队的研发能力肯定也差上不少。
3、芯片研发存在被打压的风险
华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好不容易能够研发出高端手机芯片,手机市场也是一片大好。美国一看,这样不行啊!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了,于是二话不说,直接制裁华为,最后放苹果、高通都能够从中获益。小米即使能够研发出高端手机芯片,那么,也很有可能会被美国制裁打压,因为动了它的蛋糕,影响了它的利益,就是让小米安安心心的购买高通的芯片就行了。
4、小米芯片研发已经失败过了
2017年小米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独立研发的"澎湃S1",至于是不是独立研发的就不讨论了。作为一款28nm、八核处理器的澎湃S1性能到底怎么样?从搭载澎湃S1芯片的手机小米5C就可以看出来,市场整体的反应并不好,17过后,雷军曾表示过,澎湃研发项目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以至于后来的澎湃S2一直都没有声音,到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澎湃研发项目已经失败了。小米经过这次研发后相信后面已经不敢再继续做手机处理器芯片研发项目了。
从小米造汽车的角度来看1、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且产业链比较成熟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销量为136.7万辆;2021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1.9倍。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51.7万辆,销量仅为50.7万辆。由此可见,这个行业发展有多迅速。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上已经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目前,在国内以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这几年发展也十分迅速,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势头也很迅猛,如锂电池产业。雷军作为小米集团的创始人,在投资未来、小鹏汽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商机,以雷军的性格,一旦钻进去就势必要做好这块投资。
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来看,国内均有独立自主的生产能力,配套产业十分完善。我们知道小米本身就拥有出色的整合能力,更多的汽车配件完全可以不用自己研发,只要向其他厂商合作便是了,这样既能够节约很多的时间,又能够减少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不用担心被制裁,更不用承担芯片研发那么大的风险,从商业投资的角度来看,小米自然更愿意投资这个行业。
2、为将来打造物联网生态体系做好准备
这应该是雷军布的一个非常大的局,小米从手机行业起家,现在已经涉及家居、办公等行业,从产业智能化整合的情况来看,未来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智能家居,实现万物互联才是小米等公司最终的目标,汽车行业作为物联网生态体系重要的一部分,小米自然想提前布局。一旦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生态体系成熟,那么,将会给小米带来非常大的收益。
所以,小米之所以愿意拿千亿来造汽车也不愿意研发手机芯片就是这个原因吧!如有其它观点欢迎补充!
小米mixfoled参数?
小米mix fold参数介绍
1、屏幕
6.52寸AMOLED外屏,90Hz刷新率,原色屏支持dolby vision
8.01寸折叠大屏,2K,60Hz刷新率,4:3全面屏显示,支持dolby vision
像素密度均为387PPI
2、硬件
高通骁龙888旗舰处理器
LPDDR5+UFS3.1+WiFi6增强版
3、电池
5020mAh+67W快充,37分钟充满
首创微气囊散热结构
4、摄像头
小米首款专业影像芯片:澎湃c1
液态镜头:仿生学未来相机、近可微距、远可长焦
前置2000万像素
108MP主摄+123°超广角+30X长焦+长焦微距
5、售价
黑色机身(317g)
12+256GB:9999元
12+512GB:10999元
陶瓷特别版(332g)
16+512GB:12999元
以上就是关于小米mix fold的参数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考C1用了多久才拿到了驾驶证?
我考的不是C1,我考的是B2证。从报名考试到拿到驾驶证的时间差不多2个月,说下我的学车的经历和考试的过程吧。
报名我是2010年报名考驾驶证的,当时候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暑假。当时的想法就是趁着读书的最后一个暑假去把这个驾驶证拿下先,要不然以后工作了就不会有暑假了。所以果断地选择了在读书的最后一个暑假参加报名了考驾驶证。一放假回家,就打听了驾校的事。只是C1证和B2证该如何选择,最后说为了长远看就选择了考个B2证。记得当时C1证的学费是1700元,B2证是2800元。为了让自己以后的驾驶证用途广一点就选择了报名B2证。
科目一在报名完当天,驾校就会给一本书让回家自己看交规。就是科目一的试题,都是要靠自己看,当时还没有手机来在APP上学习和模拟考。就是一本书就搞定了,反正报名了就可以去学车的了,当时就是早上去驾校熟悉,下午太阳大就在家看资料。因为我们都是要赶在开学之前要考完驾驶证,所以催驾校加急报名考试。一周之后,报名科目一成功,自己在驾校模拟考试的时候都能达到90分以上,后面就直接去车管所考科目一。因为一周的时间让我把那本书给翻透了,考试出来的成绩也不辜负我的辛苦付出。考出了98分的成绩。
科目二考完科目一之后,就正式地开始学车了。因为第一次握方向盘,对这个方向一点概念都没有。几个新进的学员都在摸索,教练也在讲解。不过刚开始学拉锯科目都能把车退到一个角落去,因为车子一后退就紧张,不知道打哪边方向,而且打的力度不知道打多少,所以总是把车倒退到一个角落里去。一些前辈也过来指点我们,让我们慢慢地懂得了方向了。
三天之后,这个拉锯的学科我们都掌握了,知道方向感了。就开始练习倒桩,新手都是有好奇心的,等到前辈上车练习倒桩的时候,我们就上去跟在副驾驶室里面看着学习。从哪里开始打方向,到哪里地方回,又从哪里地方打死,再回正这些看似很难,其实懂了之后就觉得简单多了。后面教练教我们的时候也是让我们看点,看哪些地方,回多少。经过教练的指点,真的能倒进去了,只不过还不是那么标准。经过10天的练习这个倒桩,自己也成为一个老手可以自由地倒桩进去了。
科目三倒桩练习得熟练之后,教练就开始教场地项目。什么九十度直角转弯,过饼,冲龙门,多单边桥,半坡启动等项目就开始学起来了。最让我觉得有难度的就是过单边桥,一个车轮在窄小的小石桥上就直直地过来,好多学员都是要靠伸头出来看。可是考试的时候是不允许伸头出来的,要练习的就是真本事。万事开头难,从上桥到下桥也是要靠技术的。经过磨炼,这个也克服了,顺利地过去了。
科目四刚进来的学员都是在场地里练习,而准备可以考试或者可以去练习路试的就由教练点名上车。每天早上一个教练教场地,一个教练就开车带我们出去乡镇的县道进行练习。这个真的就是上路开车了,在驾校的感觉一点都不一样。当看到一辆大车从对面过来的时候,自己都会有一点慌的。记得有一次就是因为在路上练习开车看到对面有一辆大货车迎面而来的时候,自己的脚在瑟瑟发抖,坐在旁边的教练看了一拍我大腿,骂了句怕什么。越往后自己的胆量就越大,自己开得就越来越顺。上车,起步,打灯,挂挡等一系列的操作可谓行云如水了。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早上出去的时候一般中午都是在乡镇的小饭馆吃饭的,吃特色是河边鱼,那个味道真的不错。吃饭喝水大家都是AA的请教练,吃完后就有练一圈就回去了。下午太阳大一般都不怎么去练习的了。
一转眼,暑假就马上过去了。因为我报名的是B2证,意思就是从考了科目一之后要等40天才可以考科目二科目三这些,所以时间节点上刚好是开学的这一周考试。不得已就向学习请了一周的假在家好好把驾驶证考了。
考试当时考倒桩、场地、路试就是两天的时间。统一在车管所住着的,前一天晚上去了安排住宿等就开始去练习倒桩,50块钱可以练习两次倒桩。其他场地的就是要教练去疏通考场的管理人员让我们进去也遛了两圈。
考试第一天早上是考试倒桩,其实考场里面也是有标识的,都挨学员或者教练弄了一些特殊的标识。只要按着点来打方向回方向,车子妥妥的可以倒进去。而且车子只有前进挡和后退档两个档位,也没有油门,只能自己慢慢地倒进去。考场的桩也是比驾校的桩有大一点,所以如果不紧张的话一把就能倒进去了。难度不大,关键是细心,不要紧张就可以了。下午考场地,这个练过的都不觉得难,且都比驾校的难度都稍微小点,所以这个急冲过去就完成了考试了。
在场地考的都是一次性就通过了,对我来说不是难度不是特别的大,只要摆正心态,当作是在教练一样就行了,因为说真的考试场地比教练场还要宽松。如果说考场地是考人的状态,那么考路试就是考人的综合素质了。
我就是差点在路考考试中不合格,好在后面稳住了。由于自己的心理紧张、考官就在副驾驶室坐着,而不是教练了。换了人之后心里真的有点没有底,在考试路考过程中,首先是报道,上车后就是各项操作。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按照平常教练教的来就妥妥的了。可是临近最后准备挂挡减速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紧张了,居然空挡轰油大了。旁边考官感觉有点不悦的感觉,出现这种问题教练麻烦跟考官沟通。全部人考完试后,宣布我们这批人考试通过,不过这中间有一些小插曲,此处省略……
领证考完试后我们跟学生一样肯定要欢呼的,当天晚上大家筹钱请教练搓了一顿,喝了点酒就各奔东西了。我也要马上就要去学校报到了,因为一周的假马上就要结束了。
一周后,家人帮领到了驾驶证。从此我就是有B2证的人了,我的驾驶证就是这样考到了。过程中虽然有效险峻,但是最终还是妥妥地把它拿下来了。下面我总结几点经验:
一, 考试心态一定要平稳,不要紧张。
二, 学车一定要定下心来学,真的要把技术学到手。
三, 按照流程来,要背要记得一定要认真地记下来。
四, 多跟其他学员互动,多交流,就当学车是一个短暂的旅行。
五, 认真对待每件事,即使考砸了也会有很好的处理方式的。
六, 切记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要平常心对待。
学车学的是一门本事,考试是考核人的心理综合素质。要想学得好、考得好还要靠自身的学习技能的娴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