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负怎么计算公式,怎么交税?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计算公式: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而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根据税种的不同,税负率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具体如下:1、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2、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3、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4、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什么是税负率?
一般增值税的税负率是销售总额的1%。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现统一按3%征收),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一般来讲,各个行业的毛利率是趋于同化,保持在一个波动区间之内的,这也就形成了增值税有一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税务机构习惯把各个行业的税负率做为考核企业经营是否有异常的一个指标。
增值税税负包含增值税的附加税吗?
所谓税负,就是因国家征税给企业造成的实际税收负担。增值税税负,就是国家通过征收增值税给企业造成的税收负担。增值税税负的计算公式是: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比值。
那么增值税的税负包含增值税附加税吗?
当然不包含。
增值税的附加税,包含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这些附加税最终进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出现在利润表上,减少了企业的利润。而税金及附加这个科目,核算的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负担的相关税费,除了增值税的附加税以外,还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等。
说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个问题:为啥增值税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是企业的负债,而增值税的附加税,为啥出现在了利润表上的税金及附加科目,最终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增值税不是企业缴纳的吗?为啥不能出现在利润表里?
感觉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
都说增值税是可以转嫁的,就是名义上是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但实际上,企业早就通过价税合计,把税款加在金额里面,让下游企业买单了。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来看下一张发票的票面就知道了。
可见,在发票当中金额和税额已经分别列示,说明下游客户是向企业缴纳了税金。但是企业收到的税金要全部上交国家吗?并不是,因为在购进的过程中,企业本身也支付了税金给他的上游企业,所以,国家说了,好了,把你收到的税金,减去已经支付的税金,剩下的就交上来吧。所以,增值税为啥是负债呢?就是因为增值税虽然是通过企业交给国家的,但实际是代收代缴,增值税的最终承担者是这种产品的末端消费者。因为企业是持续经营的,增值税始终会占用企业的资金,对企业形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增值税税负,就由此产生。
增值税的附加税,是以增值税为计税基础的。什么意思呢?有增值税,必定有附加税,没有增值税,附加税也不用交了。比如现在针对小规模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是季度销售额小于30万,免征增值税,同时也免征了附加税,举个例子说明:
假如某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30万,那么增值税是多少呢?
增值税=300000*0.03=9000
附加税=9000*0.13=1170(假定附加税综合税率为13%)
通过这一个政策,就为小规模纳税人节省税款9000+1170=10170元。优惠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那么为什么附加税能计入税金及附加,最终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呢?因为附加税不能通过销售转嫁给下家,始终是企业自己承担,所以就成为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该承担的税费,减少了企业的利润。
总结下,增值税税负不包含附加税,仅仅表示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是企业的负债,附加税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负担的税费,是企业的成本费用。
与您分享我的观点,感谢阅读,欢迎拍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