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政厅会计信息平台,粤人社发2021年退休人员补贴?
一、 养老金调整时间
近三年基本上是6-8月份公布,养老金调整在7.31日或8.1日完成,所以公布时间在6-7月份的概率比较高。二、 养老金上调金额定额调整方面,2018年增加50元,而2019年和2020年都是增加60元,2021年应该是60-70元之间。挂钩调整方面:近三年一模一样,如果交15年,每个月额外增加15元,如果交了30年,每个月额外增加30元。另外基本养老金增加2.2%,如果上年度基本养老金3000,那么就是增加66元。年龄调整方面:70岁以上人员可以拿额外补助。企业人员是按月发放,省直事业单位人员是一次性发放。广东省养老金上调,影响最大的就是70岁以上人群,每年额外涨幅比较高,像100岁以上高龄老人,一年可以增加六七千以上。三、 算一算具体上涨金额以2020年广东省养老金上涨幅度为例。假如刘先生今年76岁,企业退休,工龄35年,假定上年度基本养老金3000,看下调整后上涨金额定额调整:60元挂钩调整:按照缴费缴费期限15*1+20*2=55元,按照跟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3000*2.2%=66元年龄倾斜调整:76岁,每月增加110元总共每月可以增加60+55+66+110=291元,一年可以多领3492元。中国大陆财政收入排名前100名的城市有哪些?
财政收入是什么首先得解释清楚,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预算收入,而并不是说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收入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地方经济情况,财政总收入是指综合性收入,也就是说各种预算都在里面有一大部分要上交中央的,而地方的财政收入算法是除去其他的只剩下地方公共预算收入,这才是体现当地经济状况的真实数据。
以城市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财政收入越高,财政收入跟当地经济状况直接挂钩,自从国家实行一些减免税收的政策出来以后,各地方的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但是强者恒强是不变的,各个城市财政收入是上缴中央的一部分和上缴省会的一部分后最后剩下的地方财政,低一级的要像高一级的输血,所以真正剩下的是提取后留下的部分。
在全国财政收入达到7000亿的只有上海一家,达到5000亿档次的只有北京.达到3000亿档次的只有深圳,2000亿水平的只有苏州重庆和天津,1000亿水平的有九家,分别是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成都,无锡,青岛,宁波,郑州,可以说一千亿以上的都是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和一线城市,这也证明了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全国城市当中,综合实力前100名的基本上都是霸占了城市财政收入的名额,虽然说并不是绝对,但是可以确定是绝大部分就是,综合实力排名跟财政收入排名其实差不了多少,区别只是在于独立体和综合体,像上海高出深圳那么多,其实并不是说上海的经济是深圳的差不多三倍,而是上海少交了一环,但是也不得不上海的确是非常厉害,全国第一并非浪得虚名,确实是有实力。
财政收入前一百名都是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一百名的存在,而且这些都是三线以上的城市,三线城市中的弱者根本上不了榜单,只有中等以上的强者才能上榜单而且基本排名跟综合排名之间的浮动一般不超过五个位置,这也说明了综合实力就是决定了财政收入高低的基本标准。
广东最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完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
(一)1998年6月30日以前参保且2021年1月1日起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首次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算:
首次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1998年6月前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998年6月前实际缴费年限)×1.2%
本人1998年6月以前的平均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的实际缴费指数平均值×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前实际缴费年限)
其中,没有1993年底前视同缴费年限但有1993年底前实际缴费的参保人,其1993年底前的实际缴费年限纳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年限,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按照附表执行。
(二)1998年7月1日以后参保,具有视同缴费权益且2021年1月1日起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首次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算:
首次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二、完善视同缴费指数确定办法
(一)具有1993年底前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以及没有1993年底前视同缴费年限但有1993年底前实际缴费的参保人,本人视同缴费指数的确定按现行规定执行,具体标准见附表。
(二)1994年1月后由外省进入我省且具有视同缴费权益的参保人,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按以下办法确定:
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点年度转出地所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相同年度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粤府〔1993〕83号)实施后原在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编制内工作人员(不含按国家规定应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合同制工人,以及已经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其他人员),2014年9月30日前因调动、改制、经批准辞职及辞退后参加我省企业养老保险的,以及安置到我省的退役军人,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按以下办法确定:
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点年度原单位所在地级以上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相同年度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安置到我省的退役军人本人视同缴费指数的,公式中“本人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点年度原单位所在地级以上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安置所在的地级以上市标准确定。
(四)本条第(二)(三)款中经由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原人事、劳动部门)批准调动或改制,到企业工作的参保人,在我省参保后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值低于在我省首次参保地所在地级以上市标准的,按在我省首次参保地所在地级以上市标准确定。
三、完善有关群体视同缴费年限审核规则
本通知第二条所涉群体视同缴费年限核定中的有关问题按以下办理:
(一)因所在地人民政府贯彻粤府〔1993〕83号文延迟实施时间的,从1994年1月至所在地贯彻粤府〔1993〕83号文的实施时间的上月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二)1994年1月后由外省进入我省且具有视同缴费权益的参保人,其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间按转出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2014年9月底前,在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编制内工作人员(不含按国家规定应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合同制工人,以及已经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其他人员),因调动、改制、经批准辞职及辞退后参加我省企业养老保险的,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四)参保人的视同缴费年限由待遇领取地负责审核。
四、其他事项
(一)为实现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对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按视同缴费账户法计算的部分,用5年时间逐年过渡到全额发放:第一年(2021年)发放30%,第二年(2022年)发放50%,第三年(2023年)发放70%,第四年(2024年)发放90%,第五年(2025年)及以后发放100%。2020年12月31日前视同缴费账户按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计息,2021年至2025年按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率计息。
(二)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并按视同缴费账户法计发过渡性养老金,且本通知执行时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其过渡性养老金参照本通知第一条计算,并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比例计算增长额,高于按视同缴费账户法计算的部分,用5年时间逐年过渡到全额发放(过渡期发放比例按本通知的“四(一)”项规定执行)。2020年12月底前已发放的过渡性养老金仍按原办法标准执行。
(三)2026年1月1日及以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不再适用与视同缴费账户相关的规定。
(四)结合本次完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按国家要求逐步清理地方性养老金项目。
有关5年过渡期待遇发放和清理地方性养老金项目的具体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五、工作要求
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调整完善企业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相关工作,将其作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全国统筹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意识,严格按照本通知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贯彻执行;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准确及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要严格执行社保基金管理各项规定,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坚决防范和打击欺诈冒领养老金等违法行为。
六、实施时间
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反映。养老金,可以说是关乎到每个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事情,但对于养老金到底怎么计算发放,大多数人却不了解。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在90年代建立的,1995年国家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7年又下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决定中明确,对于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养老金待遇由三部分组成,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以外,养老保险基金每个月还会发放一笔的过渡性养老金。
不同地方政府制定的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不同,广东省结合了本地的实际情况,在2006年创新性地提出了将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权益账户化,采用视同缴费账户的办法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正常情况下,我们缴纳养老保险后,钱一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一部分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等到退休以后,发放养老金的钱就来源于这两个账户。
但是对于广东省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企业职工,除了上述两个账户,还增加了一个视同缴费账户。
根据个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本人的缴费基数等参数,推算出个人视同缴费账户中应有的金额,再按照一定的月数每月发放。
不过视同缴费账户和其它两类账户不同的是,它实行的是虚账管理,账户中的金额不得继承和一次性提取。
可以说,广东省的这个政策在当时是非常创新的,但是随着国家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广东省这种账户化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与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趋势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进行调整。
为此,10月份广东省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等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的两种办法。
对于1998年6月30日前参保且2006年7月1日起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1998年6月前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998年6月前实际缴费年限)×1.2%;
对于1998年7月1日以后参保的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对于很多职工来说,新老办法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肯定会有不同,为了保证改革的平稳过渡,广东省制定了5年的过渡期。
对于新待遇(按照新办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老待遇(按照视同缴费账户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的退休职工,高出的那一部分将用5年逐步过渡到全额发放:
2021年发放高出部分的30%,2022年发放50%,2023年发放70%,2024年发放90%,2025年)及以后发放100%。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2021年之前就已经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他们前面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还是按照之前的标准发放,并不会重新计算。
不过,对于2021年1月开始的那部分过渡性养老金,肯定是会核算补发的。
而对于新待遇低于老待遇的退休职工,参照国家养老保险改革中的政策——保低限高,那么应该还是按照老待遇发放。
也就是说,在过渡性养老金新政策实施后,广东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么不变,要么增加。
2010广东各城市财政收入?
2010年12月份,广东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33.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4%;珠三角九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3%;东西北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01%。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02.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7%;其中,珠三角九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5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7%;东西北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3.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3%。
1-12月累计,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15.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0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5%;珠三角九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38.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4%;东西北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3.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7%。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414.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77%;其中,珠三角九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669.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8%;东西北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67.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7%。
6月份考的会计信息化证怎么查分?
1、登录“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kzp.mof.gov.cn/),点击左下方“成绩查询”。
2、选择报考省市,填写证件号(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为"X"的使用大写字母"X")查询初级会计考试成绩。
3、点击成绩查询,获取自己的初级会计考试分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