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支出包括什么项目,他在财务报表的哪里找?
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在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生物性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中体现。
预算的分类有哪些?
从预算所涵盖的内容范围来看,主要分为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
1、经营预算
经营预算又称日常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工资及其他直接支出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生产成本预算、经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前后衔接,既有实物量指标,又有价值量和时问量指标。
2、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又称特种决策预算,最能直接体现决策的结果,它实际是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如资本投资预算是长期投资计划的反映,它是为规划投资所需资金并控制其支出而编制的预算,主要包括与投资相关的现金支付进度与数量计划,综合表现为各投资年度的现金收支预计表。
3、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作为预算体系中的最后环节,可以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经营期资本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结果,亦称为总预算,其余预算则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财务预算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1)现金预算。现金预算一般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及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四个部分组成。与运用余额现金预算的编制,以各项营业预算和资本预算为基础,它反映了各预算期的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其目的在于资金不足时筹措资金,资金多余时及时处理现金余额,发挥现金管理的作用。
(2)利润表预算。在各项营业预算、资本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以编制相应的利润表预算。利润表预算与实际利润表的内容、格式相同,只不过数据是面向预算期的。通过编制利润表预算,可以了解企业预期的盈利水平,从而可以帮助管理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3)资产负债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是利用本期期初资产负债表,根据各项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利润表预算的有关数据加以调整编制的,与实际的资产负债表内容、格式相同,只不过数据是反映期末预期的财务状况。
从预算编制的主体来看,主要分为部门预算和总预算。
1、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以企业各分支机构、部门、单位等职能部门为主体,或按不同的业务类别等编制的预算,也就是指总体预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2、总预算
总预算是指将各个部门预算进行汇总所形成的企业整体预算,这种预算通常由财务预算构成,具体包括预计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从预算所涵盖的时间范围来看,主要分为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
1、短期预算
短期预算主要是指预算期问在一年以内的预算,又称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制度往往从上一年度开始,公司要对计划销售的各种产品的产量、价格以及相应的成本和需要筹集的资金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将这些计划以预算的形式落实为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目标。在短期预算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未来一年中的有关要素加以预期,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衔接。一般来说,短期预算又可以分为经营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等。
2、长期预算
长期预算是指预算期间超过一年的预算,是对超过一年的投资和运营所进行的预算。从长期预算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来看,它是制定公司战略性计划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内容。战略性计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式,其中既涉及进入哪个市场、生产何种产品的问题,也涉及应采用怎样的价格、数量组合以及如何安排研究与开发、资本性支出及财务结构等支持公司目标实现的问题。一般来说,长期预算主要包括实施公司战略应进行的研发预算、筹资预算和经营扩张所需的资本投资预算等。
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相比,不仅在编制时问的长短上有差异,而且在内容和精细的程度上也有差异。在短期预算中,关键的预算假设在于对数量和价格的预测上,组织中的每个部门都必须接受这些关键性的假设,一般来说较为精细,并可作为日常营运的控制标准;而在长期预算中,关键的预算假设主要涉及应进入哪一个市场以及应获取何种技术的问题,它是对未来公司进行的财务整体规划,因此相对来说不需要特别精细。通常情况下,短期预算和长期预算的制定可以合并为一个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长期预算以滚动方式和年度预算相结合的方法。
从预算编制的特征来看,主要分为未来状态预算、责任预算及措施预算。
1、未来状态预算
未来状态预算是指对预算期末公司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期内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的预算,具体包括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利润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未来状态:预算是对财务报表进行的预计,它表明了如果经营按照计划进行,在预算期末,公司将获得何种财务报表。一般来说,财务报表预算建立在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基础上,是在既定假设前提下对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结果进行的综合。
2、责任预算
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的指标为对象编制的预算。预算要有效地发挥控制作用,必须将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特定的责任主体联系起来,否则预算目标的落实就很有可能落空。因此,需要将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分解至其可控主体,形成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对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分解,在指标分解过程中,既应按照组织的层级进行纵向分解,又应按照组织的部门及其管理权限进行横向分解,应保证事权、财权和预算责任的一致性。在各责任单位内部,应针对其负责的不同的预算项目分项进行预算的编制,在组织的层面汇总各责任主体的项目预算,即重新得到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
3、措施预算
措施预算又称保障预算,是对前述各项预算目标提供的具体措施,具体包括完成预算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该措施的可行性。实际上,措施预算是预算指标和责任主体日常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措施预算,前述各项预算指标才有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财政收入包括哪几方面?
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8335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85,447亿元,同比增长5.3,地方财政收入97,905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税收收入为156,401亿元,同比增长8.3%,非税收收入26950亿元,同比下降4.7%,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是85.3%。
主要收入项目如下:
1.国内增值税61529亿元。
2.国内消费税10632亿元。
3.企业所得税35323亿元。
4.个人所得税13872亿元。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6879亿元;关税2848亿元。
6.出口退税15913亿元。
7.城市维护建设税4840亿元。
8.车辆购置税3453亿元。
9.印花税2199亿元,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77亿元。
10.资源税1630亿元。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5730亿元;土地增值税5642亿元;房产税2889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2388亿元;耕地占用税1319亿元。
12.环境保护税151亿元(2018年新开征)。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税收收入992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2018年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上海政府最有钱,财政收入为7108.10亿元,其次是北京的5785.90亿元,深圳地方财政收入3535亿元,排名第3,重庆和苏州位列4-5位。地方财政收入50强如下:
权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区别与联系?
权益性支出不同于资本性支出,前者全部由当年的营业收入补偿,后者先记作资产,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
区分权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为了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和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
如把权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
结果是少计了当期费用,多计了资产价值,虚增利润;
反之,则多计了当期费用,少计了资产价值,虚减利润。
股东资本包括哪些?
股东资本就是股东出资,是指股东(包括发起人和认股人)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为取得股份或股权,根据协议的约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履行其他给付义务。
股东出资是股东的基本义务。
二、股东出资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7条第1款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事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德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由此可见,我国《公司法》所确认的股东出资方式有货币和非货币财产两种,具体可分为:
1、货币
这里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我国的法定货币,即人民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用以支付创建公司的开支和公司设立后的生产经营费用。所以,股东可以用货币进行出资。股东一方是外国投资者的,也可以用外币出资。
能否以有价证券出资?《公司法》没有将有价证券规定为一类出资方式,是因为大部分有价证券属于债权证券,他们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以作为出资方式的财产,都是可以为公司所直接利用的,股东只有在将有价证券变现后,才能以该比款项出资。
2、实物
实物指有形物,法律上把财产区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两大类,实物属于有形财产的一部分。
有形财产又可以分为动产和不动产。所谓不动产是指不能自由移动或一旦移动会破坏其物质形态或经济价值的财产。动产则是指不动产以外,可以移动并不因移动而破坏其原有经济价值和物质形态的财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