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金融分析师难考吗,今年贷款行业这么难做?
不是今年贷款行业难做了,是今年90%以上的行业都难做了
曾经的繁荣自08年以来,不仅美国量化宽松大量放水,我们通过四万亿的资金投放,同时再增加9.6万亿的信贷政策,大开闸门,各大银行的资金都很充足,百废待兴,股市在14年15年迎来大牛市,各行业贷款都很容易,凭着一张营业执照有时候都可以拿到大几百万的资金,伴随着信贷市场的逐步宽松,信贷员们迎来了一波充足的赚钱效应,经常看见很多普普通通的信贷员在这个行业做了几年,就买房买车了,把他们放到其他行业,可能就是几千块钱的收入。
就像前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同一个学校,一个是在计算机专业,一个是在机械系专业,毕业之后,这些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初入职场月薪就上万,做几个月一跳槽,月薪就好几万,在对比机械系的同学,哪怕做了一两年,在上市公司也就大几千。
那时候,准确的说是18年以前,大家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各种创业创新项目层出不穷,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忽悠,但并不妨碍大家的积极性,因为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
当今的困局不仅仅是信贷行业金融的意义,是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的利润来源也只能是实体经济,所有的信贷差价甚至是投资收益都只能是实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一切脱离实体经济而金融的行为,只是纯粹的金钱游戏,没有任何意义。以前实体发展速度快,规模也可以,包括信贷在内的金融行业自然是香饽饽。
但是自18年以来,从外部环境来看,我们想通过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完成原始积累,准备一只脚跨越到发达经济体的时候,老美不干了,贸易战的大棒很大程度上使我们未来的增长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我们自身来讲,从粗放型增长转向更高利润,更高附加值的增长模式,也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型期。以房地产为代表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原本,贸易战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进入2020年以后,全球疫情爆发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未来多长时间这一情况能够得到改观,我想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疫情的实际威力,已经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只不过这场大战的发动者是病毒而不是国家组织。
当前的经济正在加速 “脱实向虚”,你会看到更多的人宁愿去拍抖音做直播也不愿意去工厂做工了,哪怕前者让他几个月都没有收入。你会发现很多人辞职或者被迫辞职在家炒股,虽然七赔二平一赚;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去转,哪怕是送外卖,大量工厂招不到员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红利早就不复存在了。未来靠什么支撑经济?内需?内需是建立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的,现状是什么,大家心里更清楚。
实体经济 “脱实向虚”的原因何在?这里其实是一个成本和利润关系的问题,大家都更愿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交易挣钱多、利润率高,挣钱快、周期短。市场上都这么做的时候,风险就越来越大,这才是问题根本所在。为什么金融交易挣钱多、利润率高、挣钱快,而实体交易挣钱少、利润率低、挣钱慢?
这涉及到整体经济环境。如果整个经济环境不改变,从事实体交易的成本降不下来,利润率提不高,再怎么“喊口号”、推出政策,甚至强制性的要求金融服务实体企业,都是“强按牛头不饮水”,不会有实际效果。
真正要促进金融交易服务实体交易,要从整体考虑问题,而不能仅仅认为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降低金融机构的银行贷款利率还有多大空间,银行的利息差也就是1%,再降银行就亏了。银行的运营成本现在相当高。为什么贷给企业的利率会很高呢?
银行利率加上其他中间费用(现在的所有贷款几乎都要有各种各样的征信措施,抵押、质押、担保。抵质押还要有评估,这些中间费用加上至少增加30%-40%的费用)。这些费用当然不是金融机构挣得,是整个社会现有状况造成了这种局面。现在是整个金融生态、实体经济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营商环境有问题。
如何解决“脱实向虚”的问题?如何把实体交易成本降下来,这里的实体经济包括了所有行业而不仅仅是制造业。实体交易利润率越来越薄的情况下要逆转这种趋势是不可能的,什么手段也不管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实体交易成本是根本。否则金融交易会迅速膨胀,这样就变成金融泡沫。
由此触发的不仅仅是金融风险,还有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最终整个社会的公共风险水平不断上升。
回到问题,为什么XX行业不好做了?我只能说,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市场,任何行业都有盈利的也有不盈利的,而且越是做到最后,盈利的公司越是少数,除非这是一个垄断行业并且你拿到了入场券。
顶尖的5%的互联网公司拿走了行业95%的利润,四大行占据中国金融市场规模的一半以上,未来,存量博弈时代,好的平台可能比行业还要重要。
我是野风财经,专注财经理财知识科普,如果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关注。
金融专科毕业生可以找什么工作?
感谢邀请,首先我个人建议如果有时间自考个金融学本科或者读个专升本。就业的路也会适当宽些……
对于金融本科生毕业之后的情况,应该分两部分来说吧。第一部分呢,就是你有足够的才智去考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出来肯定是不愁找份工作的,不过仅从大连的现况来看,金融的硕士生并非吃香,如果可能的话,出国读硕士应该是最有发展的一条路;下面我将着重说第二部分,就是本科毕业后没考研究生和出国的这部分,其实这部分的学生在大连的社会中是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的,要么你有英语六级同时具备个日语一级二级的,这样的可以简单的改下行去个外资企业做流程会计学(不过说回来了,既然是做会计学,当初学会计学好了,干嘛学金融呢!)或者能力优秀者或许可以被外资银行招去做实习生,当然如上这两项都是建立在拥有英语6级和日语2级基础之上的!再就是你家里有天大的门路,可以在国有银行的招聘中争到一席内定名额,然后就拿着每个月2000多的收入,从此沉沦掉!当然这天大的门路就是,要么你家能成为银行的大客户,就是1000万以上的资本存款,要么是个市里大部门的领导。最后那部分就比较惨啦去证券,去保险,或者干脆改行!其实平心而论,学金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必须学到硕士毕业才能多少对社会有点作用的,毕竟金融要求学的东西,更多的是在研究生时期才能学到,而本科学的东西,做金融不够,做会计学什么的,你又没有人家学会计学的专业!所以读研是根本出路
法硕就业真的很难吗?
法律硕士现在分为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两种,前者是专门针对本科是非法学的同学报考,意在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后者是本科阶段学法律的同学报考。近几年,报考专硕的热度有增无减,报考法硕更是趋之若鹜。我就是一名法律硕士,关于法硕的就业,我结合我们同学的毕业情况来与你一起探讨法硕的就业问题。
班上同学就业方向:一是:多数选择了考公务员,进入法院,检察院,成为一名法官或检察官。
二是:一部分去了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集团等国有企业。
三是:一部分选择到律师事务所实习,最后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四是:少数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士,或到高校当老师或行政人员。
法硕就业分析:法硕就业其实和其他许多热门专业是一样的,除了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就业环境和人才政策等大环境的影响外,我认为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就读院校的实力。不可否认211或985院校的法硕毕业生就业与其他院校相比相对容易,院校名气大,法学实力强的在社会上有广泛的人脉资源,较高的师资教学水平,内容丰富的高端学术讲座等,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传统的五院四系法学实力依然强劲,新兴的法学院如清华、复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名牌法学院的毕业生也受到社会的欢迎。
二.就读院校的区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研院校,名牌大学比较多,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一流大学较少。但对于许多人来说,选择就读的院校将来就很有可能在当地就业,如果你选择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就比较大,法硕的就业就可能会相对容易些,并且工资待遇,收入水平,没来发展相对好很多。
三.自身能力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门专业,要想干好,学号,必须自身有能力,有本领才行。法硕的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利用研究生期间的大好学习环境潜心学习,认真研究,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识素养才是关键。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的加入,法治也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信仰,对治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法硕就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加油!
欢迎关注,点赞:恨铁不成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同成长。金融学研究生能报哪些公务员职位?
你好,金融学专业属于经济类、财务财会类,符合报考条件可以报考专业要求为金融学、经济类、财务财会类或专业不限的职位,具体可报考职位还需以最新职位表为准。
金融专业可报考公务员:
1、机关中的金融监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经贸主管部门、外经贸主管部门、发改委等部门;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
3、公务员招考中各大机关和系统都有很多不限制专业的普通管理岗位。
(具体需要参考报考指南)
现在学金融以后就业前景好吗?
感谢你的提问。
可以说,在以前学习金融非常热门,在高考时好多金融类院校的录取分数高得离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在逐渐发生改变,因而长远看,金融专业以后的挑战比较大:
1.自从线上支付开通以来,金融行业所面对的挑战最大
由于金融行业从事的工作与经济是无缝对接,其各类待遇相较于其它专业会有更大优势,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众多高考学子对此专业是趋之若鹜,多少年以来,一所211金融类的院校其高考录取分数远远高于985类其它专业的院校成为了常态,所以,这个专业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可是自从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支付平台开通后,金融业最先受到了冲击,相信随着国家数字货币的全面推出,这种影响还会持续深入。
2.人工智能化让金融行业的许多岗位正渐次被机器替代
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众多行业的众多岗位由机器替代,这一巨大转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但同时,也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金融业由此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在银行,下一步所用人工的岗位会越来越少,很多服务环节正完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就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几年金融专业有所降温,这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金融专业热时吸引的优秀人才,会让就业竞争更激烈
我们说,前段时间由于金融专业过热,从而使得大量的优秀人报考了这个专业。一个行业优秀的人太多,无疑在就业时就会大大提高了就业的难度,大家都非常优秀,而就业的岗位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能就要面临着要从事非金融专业的岗位。
所以,目前形势之下,从我个人角度看,不建议再去学金融专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