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简单计算公式,什么是增加值现价和可比价?
在经济统计和分析工作中,有些指标如农产品产量、工业产品产量可以直接用实物量表示,而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则是用价值量表示的,在计算这些价值量指标时就涉及到采用什么价格计算的问题。实际应用中,采用的价格主要有现价、可比价和不变价。
现价又称当年价格,顾名思义,也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市场价格,如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等。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价值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能够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便于考察同一年份中不同指标之间的联系和进行对比,因此,当我们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时就应采用当年价格。
可比价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指标,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以GDP为例,每年公布的GDP总量是现价总量,为了真实反映GDP增长情况,GDP增速为不变价增速,扣除了价格因素。GDP不变价计算目前是以五年为一个周期。
不变价是为将不同年份之间用价值量表现的实物量进行综合对比,以单纯反映实物量变化而采用的价格形式。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在计算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基期是不同的,所以在使用不变价格时,前面需要注明是哪一时点或时期的价格
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率怎么算?
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率=(本期工业增加值能耗/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能耗)×100%
其中,工业增加值能耗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总价值,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示。而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能耗则指的是去年同期内的工业增加值能耗。
通过计算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率,可以评估企业在过去一年内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否提高。如果同比下降率较高,说明企业在过去一年内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了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如果同比下降率较低,说明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可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增加值率怎么计算?
一、增加值率的计算方法
增加值率有两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目前工业采用的是收入法。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增加值率=增加值/工业总产值*100%
在财务年报报表时,由国家局从规上工业中抽取部分企业作为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参与增加值率的测算。财务年报经国家局和省局查询、审核,数据最终确定后,通过成本费用调查企业计算各行业的增加值率。
各地区各行业的增加值率均由本地区成本费用调查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通过公式由程序计算得出。
二、增加值率的更换规定
按照国家局要求,增加值率每年更换一次,一般为每年5月份月报时更换。今年情况特殊,国家局7月份月报通知更换,全国、省、市、县统计部门统一更换为新的增加值率(2021年和2020年成本费用调查企业两年增加值率的平均值)。
营业收入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
区别如下:
第一,名称不一样,分别叫营业收入和工业增加值,
第二,含义不一样,营业收入是指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企业的总收入或者毛收入,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的产值扣除了一些折旧和中间环节后的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怎么计算?
工业增长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现行工业增长速度基于工业增加值计算,计算方法也称之为价格指数缩减法,其基本原理是工业增长速度旨在反映工业生产的物量动态变化,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既包括物量因素,也包括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及消耗的原材料等价格)因素。为了真实地反映工业生产的变动情况,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工业增长速度。鉴于目前价格指数的编制情况,采用“单缩法”(即只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缩减工业增加值)计算工业增长速度。
工业增加值核算不仅涉及指标多,而且对相关指标的细化、分类有较为严格要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根据统计调查周期和指标详细程度的不同,工业增加值核算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一般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和月度工业增加值核算。其中,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最为详实。
(一)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调查制度,工业增加值计算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以及工业个体经营户。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增加值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工业个体经营户增加值以生产法的计算结果为准。在计算中,首先分别计算3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个行业门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 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法和收入法增加值数据的调整
从理论上讲,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结果应基本一致。但是,由于部分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和水平达不到增加值核算要求,往往使得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呈现出不同程度偏差。一般情况下,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偏大,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偏小,因此有必要将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增加值进行加权平均,使工业增加值更加接近实际。鉴于经济普查方案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指标较为详细,便于增加值核算和调整,因此,国家统计局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调整方法如下: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工业增加值×0.75 +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0.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