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收入计入什么科目,制造业公司里的研发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在很多制造业公司里,研发和销售往往被喻为公司的两驾马车,其收入和地位也是公司里的佼佼者,可见,公司对研发工程师还是非常重视的。
研发工程师主要分为机械结构类研发工程师和电子类研发工程师两种,下面以机械结构类研发工程师为例介绍一下,机械结构类研发工程师一般属于研发部,部分大公司叫研发中心,然后研发中心下面设置有多个研发部门,研发部门里面配置有研发部经理、研发工程师、工程师助理、技术员、样板员、文员等等人员配置。
在制造业公司里的机械结构研发工程师,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及,严格来说,他们属于应用型研发,主要负责新产品项目的设计为主,他们所说的创新,一般属于微创新,并没有底层研发或基础研发,真正的底层研发和基础研发只有极少一部分大公司存在,他们一般属于公司内部的研究院,或研发中心里的基础究研部门,这些部门才会涉及到底层研发和基础研发,其余绝大多数公司所讲的研发,实际上都属于应用型研发。
研发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研发工程师的工作范围还是挺广的,其工作流程也是很长的,可以说是贯穿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成本分析、专利分析、产品功能实现、产品结构设计、手板(快速成型)制作、功能样机测试实验、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程试产、工艺试产、小批量生产,产品验证、产品安规认证、大批量生产等等,可以说整个开发过程都是由研发工程师主导的,在很多公司里,研发工程师既要做产品设计、也要做项目管理,是一个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岗位。
做一名研发工程师到底有没有前途?前面已说过,研发和销售被很多公司喻为公司的两驾马车,所以,研发工程师的收入和地位在公司内都是数一数二的,我见过很多公司的研发工程师,其收入高入很多职能部门的主管和经理,一些公司的研发部经理的收入超过公司的一些总监,依我来看,若有机会成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其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筹建期间的收入怎么做账处理?
没什么不同,都得按实际的经济业务性质及用途做分录;
一、企业在筹建期间,根据发生的不同经济业务分别进行账务处理。
1、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发生时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银行存款
2、购建固定资产、外购或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成本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3、购买原材料的支出计入存货成本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二、说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规定:
“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请问研发费用属于营业费用还是其他别的什么费用?
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实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新产品的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扣除。
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对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要分为两种情况:
1、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研发费用要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立一个明细科目-研发费用,在研发费用明细科目下在设置领用材料、研发人员工资、电费、折旧费、差旅费、研发人员的社会保险等等。
谁知道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比率?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研发费支出占比是按三年合计发生的研发费总额与三年合计销售收入的占比来计算的。具体规定如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扩展资料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除了研发费用需要达到标准外,还需要以下条件同时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6、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7、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