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欠医院的医药费跑了会怎样?
在医院住院后,欠费跑了的事情,前些年是很多的,这也是现在医院不允许欠费,先交押金再治病以及账户余额不足就停药的重要原因 。
对于病人来说,如果欠费跑了,表面上省了一笔开支,但对自己有诸多不利 。将来再来看病,必须先交清以前的欠费,再就是如果因为一些原因需要医院办理,例如复印病例,开各种证明等,医院会拒绝办理 。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现在多数医院对费用问题很敏感,往往是余额不足了会提醒病人缴费,如果欠费,会立马停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对于医院来说,多了一笔坏账,相应的,医生和护士的工资可能被扣发 。有的医院,往往是一笔坏账,全科几十人工资停发,没办法只能由责任医生护士垫付平账后,才可以发工资 。
欠银行的钱怎么处理?
情况好几种:
1、客户贷款时候购买了贷款意外险,客户在意外死亡后由保险公司代替客户偿还贷款。前几年,听一个同行说她的一个客户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万幸有贷款意外险,保险公司代替还款。
2、客户夫妻为共同借款人,则一方离世,另一方继承遗产,包括债务。
2、夫妻双方为共同借款人,全部不幸离世,则其继承人继承其遗产及债务。
3、借款人不幸离世,只有债务,没有遗产😂
还是继承人继承,但是继承人没有能力还款的,银行一般也不会赶尽杀绝,坏账核销了事。
4、借款人不幸离世,无遗产无继承人,但是有担保人的,担保人归还贷款。
讲个故事
去年正月初二,我部门客户经理接到客户配偶电话,称借款人正月初一饮酒过量送入医院抢救无效后不幸离世。
然后就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协商,借款人配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债务,希望马上变更还款账户,因为不知道老公的银行卡密码,也不知道老公有多少钱,也不知道外面有多少应收款应付款。
最后,我们协助这个不幸的客户变更了还款账户,在她盘卖了店面、房产后结清了贷款。
建议:
1、夫妻双方要充分信任,互相知道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包括银行卡密码。上面这个客户她老公借别人多少钱也不知道,也不知道收回来没有。
2、贷款后尽量购买财产保险或是人身意外贷款险,万一有意外,保险公司偿还,避免人没了,家里资产、生意都没了。上面这个例子,一个年轻的母亲没了老公,还要卖房子、卖店铺,完了还要独自扶养两个孩子。
3、不要过量饮酒,不要劝酒。
门诊账务怎么处理?
一、门诊收入应该计入“应收医疗款”科目。
应收医疗款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收取的医疗款。
(二)医院发生门诊病人欠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 入”科目。 医院与住院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结算医药费时,如果发生住院病人欠费的,按预交金数,借
记“预收医疗款”科目,按补交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按欠费金额,借记本 科目,按发生的医药费总数,贷记“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 医院收回门诊病人、出院病人欠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经主管部门批准核销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时,借记“坏账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 目。
(三)本科目应按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设置明细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医院尚未收回的医疗款。
二、购买药品借:药品贷:银行存款等
三、药品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医院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各类药品的售价成本,包括存放在药库、药 房的药品。
(二)医院的药品采用售价进行核算,药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核 算,采购费用及管理中支出的费用在“药品支出”科目核算。
(三)医院购入的药品验收入库时,按售价,借记本科目(药库),按进价,贷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按售价和进价的差额,贷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 药房从药库领取药品时,借记本科目(药房),贷记本科目(药库)。 制剂或委托加工发出药品时,借记“在加工材料”、“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本科目 (药库)。 医院内部领用时,借记“医疗支出”、“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本科目(药库)。 医院销售药品时,借记“现金”、“应收医疗款”、“银行存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 费”等科目,贷记“药品收入”科目。
月末,结转药品销售成本时,按药品的实际成本,借记“药品支出”科目,按计算的本月消 耗药品实现的进销差价,借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按已销药品的售价,贷记本科目(药房)。
药品盘盈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药品进销差价”、“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药品盘亏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本科目。
药品销售价格变动时,按现存药品调价前后的差价金额调整有关科目。上调时,借记本科 目,贷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下调时,借记“药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药库、药房设置明细账,在明细账下按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进行明细核算。
药品管理部门应按品名、规格分别设置数量金额明细账。药品仓库应按每一种药品设置收、 发、存数量明细账和卡。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药品的结存数。
一个人死前向银行借800万?
不论谁,去银行贷款只要满足下面二个条件之一,就可以在银行借到钱。
第一、有可抵押物品,抵押物价值必须高于贷款金额:
银行必须了解抵押物在市场的价值,贷款100万,如果抵押物被拍卖的价值不足100万的话,必须对债务人进行追偿,债务人就算死亡了,也得进征信黑名单,将影响到子女的入伍、公务员考试,除非子女将其债务还上。
如果咱们非常不幸,买到了被抵押过的房产,这房子就属于银行,你付的钱等于打了水漂。
第二、那就是担保人,没抵押条件有担保人就对了:
只要担保人具有偿还能力,银行就不害怕收不回贷款,至于借款人什么时候死,银行从来不需要关心,银行需要关心的,只是担保人的收入以及生活状况;
如果担保人出现问题那才是问题,借款人借了800万死掉了,不还有担保人吗!银行可以在担保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将你存款划掉,让你防不胜防。
说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部分配图是当年农业银行贷款时被套路的合同,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银行的手段真的让人后怕,所以大的金额从不存农行。此内容也不算诋毁谁,只是把一个真实事件叙述一遍,至于为什么考虑再三没有把银行告上法庭,也是因为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和银行较真,估计也赢了官司损失也不小。
说到底,只因为有一个不争气的哥,自从下岗就一直没找事情做,十多年了,游手好闲总是想赚大钱,于是在他舅子的怂恿下,让我们担保给他在银行去贷款。
本地的农行;
当时搞了一个叫农户联保的贷款业务。
不论谁要贷款,意思是几个家庭做担保才可以,那会儿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农村的房子不具备抵押的条件,只能以家庭为单位,几个家庭都捆绑在一块儿的。
不论贷款十万还是八万,只要几个家庭有一个具备偿还能力就可以,银行一点都不担心。
事实上,咱几个家庭都是东拼西凑来的。
“一个六十多岁的舅舅单身汉算一户,一个单身表哥算一户,我姐一家人算一户,“花哥”一家人算一户”。
实际具备偿还能力的,就我和姐两户,银行知道我们都在做事,有收入来源。
当时“花哥”在成都,为给哥做担保专程回到家签字、按手印…之后,哥顺利的拿到了抽掉首月利息的贷款,那一年,一切都在担惊受怕里面渡过的。
因为哥贷款和他舅子拿去放高利贷。
第一年平安无事,由于姐夫的坚持,第二年在我们看着的情况下督促他把贷款还上了,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了。
第三年还是第四年记不清楚了,“花哥”和老婆正在工地上着班,老婆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让我们吃惊的短消息,我们在银行存的几万块钱被清零了,当时以为是银行信息有误,心里想,真出了问题银行得负责吧!
咱两口子还是有些不放心,赶紧放下工作,从镇上赶到城里的开户行,询问过后,知道了一个令我们崩溃的消息。
之前哥在我们监督下把贷款还上了,但是不久后又背着我们去把款贷出来,我们可是担保人,银行在不需要担保人知情的情况下,借款人居然能够把钱从银行拿走(银行方面的回答是还在上次的合同有效期里面,可以)?
“事后看了合同复印件,整个合同为两年,意思第一年的贷款在担保人知情的条件下进行的,可以随借随还,以后再次去银行借钱不需要担保人知道,只要没有超过合同期限”。
自然而然,哥把银行第二次贷款挥霍掉了。
贷款逾期期间(利息都还不上了),银行业务员催过很多次我哥;
作为担保人的我们从未收到过任何通知;
甚至银行于去法院告我们,过程咱都不知道,直到几万块钱没了才知道居然成了被告,期间一直没收到过传票,对方强调有传咱,但咱谁都没看到过票。
最后找其理论,法院的传票包括银行的逾期催缴利息行为,为什么不让担保人知道?
对方的理由是,我们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了我哥,哥作为我们的全权代理人可以代替我们出庭?靠,当时真懵了!辛苦几年存的钱全都一下就没了,还成了被告。银行讲我们有签过委托书,但具体签没不确定,因为当初签字按手印都没怎么仔细看,确实签了挺多东西!
“告诫大家,不管以后签什么东西,多忙都得看仔细,看明白才能签字,不然得吃大亏”。
事后银行给了一份法院的调解书,大意是我们作为被告方,同意法院的处理,调解书上面有写着,哥作为我们的代理人做的这个事情,银行每个月收1000块钱的罚息,最后加上贷款本金,多收了一万多的罚息。
当时“花哥”认为本金你划走没异意,但如果在逾期的情况下,通知担保人把本金还上,怎么可能产生那么多罚息?
几万块钱本金,一万多的罚息,难道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赚罚息?
当时“花哥”给内江银监会打了多次电话,最后也不了了之,银行方面承认有错,错在贷款逾期了情况下没有通知作为担保人的我们,产生了高罚息,会对业务员做出处理。
----------------结语-----------------银行永远都不傻,不论是谁,必须得有可抵押物,没有抵押物担保人不能少,担保人有没有正当职业?比较稳定的收入银行必须得清楚。刚好“花哥”的开户行就是农行,那会儿也没啥钱存,但是出入账的流水还是比较多,这些农银都门儿清,所以才敢于把款贷出。以至于可以不通知存款人的情形下,强制将存款划走,只因为存款人做过一份贷款担保,本金该,但罚息未免有点黑了点!全文完
感谢阅读
原创图文/头条首发
备抵法的优缺点?
备抵法及其优缺点 备抵法就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坏账准备账户。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备抵法是根据年底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的3‰计提坏账准备。在采用备抵法计算坏账损失时,医院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提取坏账准备时: 借:管理费用——其他费用——财务费用 贷:坏账准备 冲销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医疗款——门诊欠费(住院欠费)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应按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医疗款——门诊欠费(住院欠费) 贷:坏账准备 同时,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医疗款——门诊欠费(住院欠费) 年底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如果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如果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冲回坏账准备。 采用备抵法的优点是:
①预计不能收回的医疗欠费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记入费用,避免了医院的明盈实亏。
②在报表上列示应收医疗款净额,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医院真实的财务情况。
③使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实际占有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款,有利于加快医疗资金周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它一定的缺点:坏账准备只是按照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的百分比这一时点数来计提,这似乎有点不太完满,因为年底各单位为了进行年度结账和清算工作,住院病人为了年终报销,大都纷纷结账,这样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的余额就小,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小,与医院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不相适应。 2种核算方法各有利弊,但备抵法更符合现行实际,更有利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采用备抵法,在会计核算上还必须注意2个问题:①已经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及时借记和贷记该项应收医疗款,而不能直接从货币资金科目转入坏账准备科目;②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医疗款,应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而不直接冲减“管理费用”,结果都一样。但采用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的做法,“管理费用”科目仅反映医院提取或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数额。而“坏账准备”科目则集中反映坏账准备的提取、坏账损失的核销、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医疗款情况。这样处理,使得坏账准备在提取、核销、收回、结余上反映得更为清楚,便于分析和利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