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形式与税收筹划是怎样的关系?
在我国有,公司法作为公司的设立、活动、解散以及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公司资本金制度也可以叫作注册资本制度,它指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和出资方式。作为同样可以作为管理依据的,是为企业合伙人管理公司提供了依据,那么,合伙企业法与公司法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根联系。
一、企业组织形式与税收筹划是何关系
企业并购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并购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服务于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按照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如果采用分公司兼并的,被兼并的企业财务成果将纳入本企业,一并进行核算计算所得税,因此很多盈利较高,且技术领先又想急于扩张的大型企业,就将那些技术比较落后、近几年处于严重亏损且属于同类行业(或者相近行业)作为企业并购的对象。除了在税收筹划上获得高额的利益之外,还可以获得低廉的厂房、设备、营销网络和技术工人等,同时也能大大地降低因自行建设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土地使用税。
二、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层面税收
《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16号)主要规定为:其主要规定为:从2000年1月1日起停止对合伙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16号文在国家法规层面上,首次确立了合伙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原则。
如何做好企业税收管理和筹划工作?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老板都认为自家企业需要税务筹划,所以一直以来税务筹划都是财务管理领域中非常火的一个词。但是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不像国企央企那样地系统和规范,因为民营企业基本都是在市场中靠自身拼打厮杀、逐步壮大起来的,不同时期管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这也导致了大多数民营企业老板和财务对税务筹划的认知和应用偏差。
税务筹划: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
概念的第一个重点是"在税法规定范围内"。
首先就给税收筹划这件事定了性,画了一个框,只允许在某个特定的法律范围之内。简而言之就是要合法,合法又包含了两个层面:
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比如说一些税收减免和优惠的流程手续符合税法要求和税务局规定;
二是实质上的合法,经济业务的本质与纳税义务的产生相符合,与税收立法目的相符合。
第二个重点是"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
纳税额的产生基本都是根据某一个基数来确定的,这个基数来源于企业的某项经营数据。如果这个经营数据已经发生,那么基本上纳税额也能确定下来,这时候在基数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再去做一些操作而导致纳税额下降,无法体现事先的概念,也谈不上税务筹划了。
而且,在某项经营数据的发生,又是基于企业经济业务的产生才造成的,所以对这些经济业务的筹划和安排才是税务筹划的关键。
利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节税合理合法,且节税力度大
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都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企业注册到有税收政策的低税区,不仅最节税而且合理合法。
案例分析:
一家以软件开发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公司,500万高额无票成本无法解决,25%的企业所得税+20%的股息红利所得,企业所得税总税负500万*25%=125万,个税(500万-125万)*20%=75万,合计200万。
面对如此高的税负,通过注册在我市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500万与此企业发生业务关系,合规无票成本为建筑设计费、技术服务费、技术咨询费等,完税合规,综合税负5.08%,500万利润,总税负降至25万。
税点点平台:国内创新型互联网税务筹划服务平台,专注于提供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信息,以及确保税务筹划效果的落地执行和管理的平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