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计入长期待摊的费用计入现金流量表的哪里?
- 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
- 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该填哪些数据?
- 购买电脑现金流量表怎么填?
- 应收票据的贴现和背书应当如何处理?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计入长期待摊的费用计入现金流量表的哪里?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报告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的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结合管理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划分。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附表(即补充资料)两大部分。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附表是现金流量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对现金流量表附表填列所进行的总结。长期待摊费用的增加计入投资活动,长期待摊费用的减少计入经营活动流量中的“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的减项及补充资料的"摊销“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填列“其他长期资产“。在利润表中,不填列。在现金流量表中,应填列:“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拓展内容: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表中附表项目可以直接取相应会计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分述如下:
1.净利润,取利润分配表“净利润”项目。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3.固定资产折旧,取“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所属的“折旧费”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4.无形资产摊销,取“管理费用”等账户所属“无形资产摊销”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所属“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6.待摊费用减少,取“待摊费用”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7.预提费用增加,取“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取“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所属“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等明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取“营业外支出”账户所属“固定资产盘亏”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与“营业外收入”账户所属“固定资产盘盈”贷方发生额的差额。
10.财务费用,取“财务费用”账户所属“利息支出”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不包括“利息收入”等其他明细账户发生额。
11.投资损失,取“投资收益”账户借方发生额,12.递延税贷项,取“递延税款”账户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13.存货的减少,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所有存货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
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起着纽带作用,这可直接通过以下几大沟稽关系体现出来:
其一,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期初余额"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等;
其二,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调节项目"与现金流量表中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等。
当然,除了上面两大基本钩稽关系之外,主表中用直接法填列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补充资料中的用间接法调整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等;现金流量表主表最后一项与附表最后一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等。明白这几大钩稽关系,首先能检查会计报表的正确性,尤其因为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和分析现金流量时,避免与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割裂开来。简单来说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未数减去期初数,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支付成本费用,取得收入,然后交了税金,付完利息后,将余下的利润分给股东之后,最后余下的钱,企业的所有活动产生的经济效果,到最后,都要体现到未分配利润下来,做个最后的了结)
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
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该填哪些数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该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含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同)与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回前期销售与提供劳务的款项、本期预收的帐款、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所支付的现金。本项目可以根据“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净额-“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租金)”增加净额(依账面余额)+“预收帐款”增加净额+本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帐-“财务费用”中的“票据贴现”-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应付销售退回款”的增加净额。 公式说明:
1、“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依据利润表中的数据填列;
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净额依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本期发生额填列。
3、“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增加净额,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中有一部分并没有收到现金,故应予以扣除;
4、“预收帐款”增加净额,表明本期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不是本期销售实现的收入。但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本期收到现金,即确认为本期收入,故应将这一部分增加净额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
5、本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帐,与本期应收帐款的增减无关,但在收付实现制下,它也属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依据“坏帐核销备查登记簿”中“已核销坏帐收回”栏目数字填列;
6、“票据贴现”并不增加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7、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并不增加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的,故应予以冲减。
8、“应付销售退回款”:如果存在销售退回,情况将变得较为复杂。销售退回一般都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即都减少本期销售收入。 但销售退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本来货款就未收,这种销售退回肯定不涉及现金的退回,一方面减少“主营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也减少“应收帐款”,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另一种情况是销售商品时货款已收,销售退回时可能货款立即退回,也可能本期没有退回现金。如果本期退回货款,其对“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影响已经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得到了体现,因而不存在调整问题;如果本期没有退回货款,(会计核算中可以通过设置“其他应付款——应付销售退回款”进行处理,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帐户,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销售退回款”帐户。)由于前面在计算“主营业务收入”时已将这种退回扣除,而实际上货款并未退回,不能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扣除,故应对这种情况予以冲回。可以通过“其他应付款——应付销售退回款”帐户或“销售退回备查簿”进行计算。
购买电脑现金流量表怎么填?
购买电脑现金流量表中应填在支付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列。
应收票据的贴现和背书应当如何处理?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如cpa这样的教材也会讲到间接法编制的。分 经营,投资,筹资三类,可参考如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