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际油价最新消息,国际油价今天多美元一桶?
最新价(美元/桶):62.37,有油价网址
国内油价会不会跟着下跌?
国际油价涨:什么?油价涨我肯定涨
国际油价跌:油价跌而已,油桶又没跌!算了今天不涨,继续持平吧!
国际油价暴跌:哦,那我们也大跌2分,毕竟国情不同。
你觉得会有可能跌到六元以下吗?
本周Brent原油价格预测
4月初以来,鸿网能化连续发布三份油市价格分析报告,提示投资者关注5月初油价下调的时间窗口。眼下,油价下调如期而至:截至4月9日凌晨收盘,布伦特较其4月25日创下的2019年新高 $75.60/桶下跌$5.29/桶至$70.31/桶,跌幅为7%;WTI较其4月23日创下的年内新高 $66.60/桶下跌$4.65/桶至$61.95/桶,跌幅为7%。
图一:Brent原油期货与7日谈发布时间
鸿网能化对于5月初价格风险体现的窗口判断是基于两个重要事件:美国对伊朗原油禁运的延续决定和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水落石出。现在回看,美国虽然强化了对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但由此产生的OPEC+减产是否能继续的质疑和特朗普试图影响油价上涨的决心却导致了看空情绪的蔓延。而中美贸易谈判的风云再起,却不仅影响了油价的上升空间,更是严重打击了中国的股市。
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定调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4月份,投资者已经把中美贸易谈判如期达成结果作为积极因素考虑进了市场的宏观积极因素。 而鸿网能化再三提示中美贸易谈判不到最后一刻的水落石出,就蕴藏着推倒重来的变数。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谈判上的赌注可以是其2019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为其2020年连任铺垫:美方不会轻易妥协。
就此而言,2019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中枢取决于中国的出口潜力。由供给侧改革引发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似乎掩盖了大宗商品制成品消费需求端2019年以来的有气无力。考虑到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中游,最终消费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美国的消费,产业链发展难以为继。中国生产特别是出口加工类的,后续又会产生影响相应上游生产和就业等负面溢出效应,后果十分严重。
以钢铁行业而言,一季度的矿石价格上涨和钢价下跌已经导致了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的大幅下滑。特别是高端板材生产企业,今年的汽车销售衰退难言改观,如果家电和设备出口再受打击,钢价下调将成定局。同时必须意识到:中国的重化工企业的产能建设在过去一年内有再次加快的趋势,这也加剧了市场竞争,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即将水落石出,我们在此不做揣测。美国经济一季度表现亮眼,但是否可以持续存疑(详见《鸿观数据周报》企业利润反弹;美国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同时欧洲经济温和放缓已被确认。
如鸿网能化指出:油价稳定上涨的基础是需求端的真实增长。宏观市场的不确定性叠加特朗普对高油价的抵制严重限制了油价的上涨空间。个中原因已经在上一期的鸿网7日谈《说油价:添酒回灯重开宴?》中详细分析,不在此赘述。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原油市场缺乏交易机会:五月初的油价下跌是否带来了新的短期契机。
原油市场基本面:油价下跌难掩供应偏紧
五月以来的油价下跌并不能掩盖原油市场供应面偏紧的事实,鸿网能化对于油价下调的预判也是基于投资者高估了地缘事件发酵的价格推升因素:从伊朗原油出口禁运到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市场都倾向于乐观锚定。
油价预期的修正后原油供应面偏紧的事实没有改变:
1.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的backwardation继续强化(已经达到了3.33美元/桶),表明原油市场供应偏紧格局。
图二: 布伦特back升水变化图
2.美国页岩油增长趋势放缓,季节性库存增加放缓。
图三:美国原油产量增量图
图四:历年同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量变化图
五月到六月的交易策略:抓住65美元/桶的WTI
鸿网能化提示投资者:
无论全球原油购买者对美国伊朗原油零出口的政策如何不满,伊朗原油出口逐步大幅下降的趋势将比较确定。同时,美国页岩油在去年油价下跌以后的产量增产放缓和美国汽油消费旺盛的矛盾,以及OPEC+在六月维也纳会议前对增产问题的犹抱琵琶半遮面都可能会在5月~6月之间给原油市场投资者带来交易机会。
1.WTI:被掩盖的刚需
美国夏季驾驶旺季消费受制炼厂检修“堰塞湖”导致汽油价格上涨,压制原油消费,铺垫后续价格上涨。
图五:美国汽油消费量
图六:美国炼厂输入量
图七: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汽油库存
美国原油消费不畅,库存上升似乎不利于油价上涨;但这种不畅是由炼厂检修的堰塞湖导致。一旦炼厂产能回复,可能会引发美国WTI价格回弹,从现在价位冲击65美元/桶。
2.WTI的潜力vs Brent的魅力:
从基金经理的仓位可以看出他们的喜好(见《鸿网基金周报》Vol.33基金:贸易谈判疑云再压油市 鸿网预警跌价如期而至):在这一波油价下跌过程中,基金经理们仍然加仓布伦特的多头,布伦特多空比例不断提升。
图八:ICE布伦特基金净多头变化量
图九:ICE布伦特基金多空比
特别需要指出:鸿网数据分析表明,基金经理们基本已经平仓了所有自2018年8月以来开立的布伦特空头仓位。现在是高度的仓位不匹配,这一方面说明了价格上升的脆弱性,也显示着基金经理们坐等机会的固执。
对比布伦特,WTI显得不被待见,这可能是出于对美国页岩产量的增长和库存增加的担心。与布伦特连续15周的backwardation相比,WTI在Backwardation和Contango中反复挣扎,纠结万分。
图十:WTI近几周溢价结构反复
鸿网能化认为,短期内美国市场对原油需求的潜力可能被低估了。
图十一:WTI纯技术面分析出现见底形态
3.影响交易的其他因素和中美贸易谈判:
5月到6月的时间窗口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如果谈判顺利,那么不仅会助推油价,同时还在实际贸易层面加大中国对美原油及能源产品进口,极大利好。
但是,如果中美贸易谈判无果,贸易纠纷加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显现可能要假以时日;短期之内是对原油价格信心的打击。但如前所述,现时原油供应面偏紧的形势可能会部分抵消贸易战走向僵局对价格带来的下行冲击。
伊朗原油出口减少可能会在5,6月份得以显现。虽然各国对美国的强硬政策各有不满,但可以预见的是各国还是会逐步采取措施配合美国行动。
OPEC+可能在6月底维也纳会议之前依然保持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太对,不承认增产,但如果油价上攻65美元/桶(WTI),OPEC+的减产同盟可能开始逐步瓦解。
为什么是65美元/桶的WTI?
鸿网能化提示5月到6月间WTI上攻65美元/桶的可能性,同时布伦特也相应上涨;但提示油价在此价位上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
至于为什么是65美元/桶,鸿网能化的解释很简单:WTI在65美元/桶是美国页岩油开足马力扩厂生产的激励价格(incentive prices),而60美元/桶只能保证核心产区产量缓慢增长。
在全球原油市场供应面偏紧的情况下,能够大规模快速填补供应空缺的不是对产量,价格,市场份额和政治诉求纠缠不清而“心乱如麻”的OPEC+,而是以赚钱为单一核心目标的美国页岩油企业。市场在短期内需要一个激励价格来促使美国页岩油企业发力:这个短期价格目标就是WTI的65美元。
鸿网能化的扩张成本研究表明:目前美国页岩油公司的平均扩张成本是64美元/当量,这意味着在当前的油价(WTI 62美元/桶)下,页岩公司的产量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受限;而一旦油价上涨超过65美元/桶,页岩公司就会大幅增产,进而对油价形成打压。
图十二:页岩油公司的平均扩张成本
为什么国内油价一下子大幅度下降?
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根据三地原油变化率来调整,之所以近段时间国内油价大幅下降,这和国际原油大跌有直接的关系。
国际原油闪崩,比水还便宜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油价其实已经一路走低,而导致此次暴跌的导火索是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未能达成减产协议。
随后,沙特采取了极为激进的措施,打响了石油战争!
沙特计划下个月将石油产量提高到远超每天1000万桶的水平,甚至达到创纪录的每天1300万桶。同时,沙特阿美公司还对油价进行了30多年来最大的价格下调。阿美公司对亚洲、欧洲、美国客户提供史无前例的折扣。这可是过去二十年谁都没见过的狠招!
3月9日,国际原油出现史诗级暴跌,WTI和布伦特原油盘中双双下跌超过30%,创出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
随后几个交易日,国际原油持续在30美元/桶附近低位震荡。
按这个价格计算,其实矿泉水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这意味着,油比水便宜的时代来了!
本周以来,虽然美国可能干预沙特与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这一消息提振油价短时走高,但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缓解有限,且沙特及俄罗斯继续加大原油产量,国际原油继续在30美元/桶下方震荡运行。
国内油价跌回5元时代,触及地板价不再调整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油价必然也会受到影响。3月17日,国内油价跌至4年来最低点,国内每吨汽油价格下调1015元,每吨柴油下调975元。折合每升92号汽油下调0.79元,95号汽油下调0.84元,0号柴油下调0.83元,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39.5元左右。
不过,按照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天花板价)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地板价)为每桶40美元。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继2016年之后,国际油价又一次跌到40美元以下的低位,国内成品油“地板价”机制再次触发。
国内车主将无法再享受到国际原油暴跌所带来的福利。
假如没有这一限制,按照现在的原油价格,下周国内油价还能跌多少?
截至目前,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31.09%,当前预计对应汽、柴油价格下调1190元/吨,折合升价,92#汽油每升下调0.86元左右,从目前的“5元时代”进入“4元时代”。按家用汽车加满一箱油50升计算,车主可能将少花43元左右。
不过据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两桶油”加油站汽、柴油暂无优惠,但有一些加油站采取点对点优惠,幅度在0.5-1.5元/升,部分车主也可能加到每升4元多的汽油。
为什么有人说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后?
谢悟空邀请!时局政策性因素的局限时效性,时不我待。我想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一、美国虽然给予伊朗严厉的制裁,但是又有赦免了那个国家的制裁,而且这八个国大部分是大国又是主要石油卖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大国崛起和不妥协的因素。二、伊朗虽然表面看起来受到制裁,但实际上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都阴奉阳违敷衍搪塞了事。而且伊朗经济只受到皮毛之损,未动到筋骨。三、伊朗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抗霸权的民心所向披靡。从而美国竟成了孤家寡人,不得人心。四、世界范围内的新能源和绿色能源不断崛起,推陈出新。五、美国控制世界能力的衰减。六、石油挂钩美元体系的衰弱和面临坍塌之窘态。七、世界政治变化倾向,特别是中东局势突破一枝独秀。由于俄罗斯成功染指中东,突破由美国长久以来左右中东态势。叙利亚态势势如破竹,俄罗斯犹如姜太公钓鱼稳坐钓鱼台,从而美国影响实力衰减甚至颓废。八、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由于正处于参众两院大选年,另外世界经济贸易正处于水火之中,由于错误的同中国等国家打贸易战,国内民心向背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从而中低收入家庭入不敷出经济拮据,贫富差距加大民族矛盾凸显等因素昭然若揭。九、国际石油欧佩克之间需求关系以及供需矛盾的制约。如果美国加大伊朗制裁杜绝石油出口,最受益当属盛产石油国,其中最受益当属俄罗斯等国。而美国和俄罗斯政治矛盾颇深。所以美国不希望俄罗斯渔翁得利。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纵观世界风云吊诡纷纭,到底什么才能影响石油价格,不外乎几大原因,其一是主要产油国以及欧佩克统一减产,这个显然不是主因。其二是石油资源面临枯竭,这也不确切,在有限的时间内石油不可能断绝。其三是地球面临大规模战争,这也不对。其四是世界大国政治斗争博弈的后遗症。
通过以上几点思忖分析结合当前世界实际局势,我觉得是大国之间博弈原因为主。细细想来美国为什么笃定制裁伊朗?因为主要是为政治和地缘战略服务。主要是打击俄罗斯为依托,从而在中东转变战略颓势,同时也为支持以色列背书。其实制裁伊朗就是制裁俄罗斯,因为伊朗是俄罗斯战略盟友,也是俄罗斯中东地缘政治的主要依托支点之一。而美国面对世界局势是黔驴技穷了,结合自己国力衰弱对世界掌控能力渐行渐远,心有余而力不足。制裁不得力,战争更不行,所以造成现在这个窘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度骄横跋扈惯了,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横行霸道明火执仗。现在的美国想一呼百应制裁伊朗,岂不知能力所限以一洞之网来制裁伊朗,犹如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