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易耗品使用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当月必须要摊销吗?
1、当月购进的低值易耗品,在月底要进行摊销。
2、购进时借:低值易耗品贷:现金等3、月末摊销时,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4、摊销方法一经确定,以后,不能随意改变。
低值易耗品的认定标准2021?
原会计准则中,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
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
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规定取消了原来规定的2000元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主要给出了判断固定资产的原则标准,而且唯一的定量标准仅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说明企业必须根据新准则的原则自我判断。
但这里的判断不仅是企业对每一项有形资产需对照准则分别判断,还必须对照企业本身根据新准则制定的内部统一标准(特别是价值的量化标准)进行判断,只有同时符合了这两个标准,才可以将有形资产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否则就应归属于低值易耗品。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新会计准则不仅没有给出低值易耗品的定义,也没有设定“低值易耗品”的一级科目,而是将《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合并在“周转材料”科目核算(归类为存货,不过企业可根据需要单独设置“低值易耗品”一级科目)。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解释:“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笔者认为,该解释没有违反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因此,我们仍可以对低值易耗品简单理解为企业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
低值易耗品平均摊销法?
是一种常用的摊销方法,适用于金额较小、使用期限较短的低值易耗品。该方法将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平均摊销到其使用期限内,每个月摊销相同的金额。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和预计使用期限。例如,某公司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总成本为 10,000 元,预计使用期限为 6 个月。
2. 计算每个月应摊销的金额。将低值易耗品的总成本除以其使用期限,得到每个月应摊销的金额。在本例中,每个月应摊销的金额为 10,000 元 ÷ 6 = 1,666.67 元。
3. 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成本记入“低值易耗品”账户,并在对应的使用期限内,每个月摊销相同的金额。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低值易耗品”账户。
4. 当低值易耗品使用完毕或者报废时,将其剩余价值(如有)从“低值易耗品”账户中清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公司会计政策灵活选择,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操作时应遵循当地的会计准则。
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即选择一次性摊销和五五摊销的方法摊销
低值易耗品属于什么部门的费用?
低值易耗品不属于管理费用。
低值易耗品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存货栏列示。是一级会计科目。
管理费用,是损益类一级会计科目。
低值易耗品科目所记载的金额,为未领用的低值易耗品价值和正常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未摊销余值的和。
被管理部门领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部分计入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
低值易耗品科目与管理费用科目为对应会计科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