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报名入口2022官网,2022年安徽法考时间?
2022年法考客观题报名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7月初,考试时间预计安排在9月上旬;2022年法考主观题报名时间预计在9月下旬或者10月初,考试预计安排在10月下旬。
法考证书考下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体制内法律职业方向
体制内的法律职业一般包括:法官、检察官、公证员。
2018年12月29日新修订并在2019年6月1日起实施的《公务员法》,新增了4种行政机关公务员,也需要通过法考。
这四种分别是: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
新增的这4类也可加入重点选择范畴,报名要求严格了,相对同岗位的竞争者会少很多。
01
法官、检察官
法官、检察官一般会作为法考生通过后的职业首选。
优点:工作体面,薪资相对可观。
法官、检察官分等级,待遇与此相对应,在北京起步差不多6k-8k,工作五年能达到一万左右,如果在法院能够进入员额制的员额收入会更高一些。据小法了解的一位在北京某中院的已经进入员额的法官,工作近十年,已取得名校博士,年薪20万左右。
缺点:工作量会很大,很多在法院工作的朋友叫苦,万万没想到要天天加班。
02
公证员
公证员也算是一个发展不错的法律职业选择。
优点:工作比较轻松,享受着行政体制内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
缺点:相对法官和检察官,薪酬会比较低。
体制外法律职业方向01
律师
律师,也是通过法考后,很多法师会选择的职业。
优点: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发展空间大。
缺点:竞争大,要能肯吃苦的。
如果决定走律师这行,要有头三年常吃泡面的心理准备,因为律师行业很注重经验。
它有个“三五八的制度”,即用三年左右的时候学习律师的基本技能,基本不挣钱;用五年的时间积累经验,可以满足温饱;用八年的时间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慢慢积累财富。按北京的情况来看,顶尖律师一年收入千万元不成问题。
小法建议:
做律师最好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再不济可以考虑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尽量不要去三四线城市或县城(有特殊资源的除外),否则思想会跟不上时代、自身成长缓慢,最后可能被市场淘汰。
想要成为一名律师不仅需要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有律师执业证。
具体操作是通过法考之后到律所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实习,实习满一年后,参加律管部门组织的培训,答辩通过即可拿到律师执业证。
02
公司法务
公司法务指专门负责处理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
法务与律师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务是单位的员工,律师是独立于单位外聘的法律工作人员。
优点:比较稳定,朝九晚五、工资定时发放,日常法务工作也相对轻松, 是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法律人的选择。
缺点:前期工资较低,需要积累经验。
小法建议:
想做真正的法务最好去正规的大公司企业,能积累大量有效经验,而小公司的法务则有些像综合秘书:“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03
证券类从业人员
优点:薪水具备诱惑力。其待遇从目前来看虽然不能像2000年以前那么风光,但对应届生来说也算是有诱惑力的高薪水,一般可达到年薪8万左右。
缺点:对专业知识要求高。一般需要211或985名校毕业的硕士学历以上,要求对商法与经济法的理解比较透彻,另外,还需要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04
法律编辑
法律类出版社、教育公司、互联网公司等机构对该职务有一定的需求。
优点:能够积累法律类经验。
缺点:起薪一般。
05
法律讲师
法律讲师包括体制内高校的法律讲师,也包括市场化法考讲师、法硕讲师、股权讲师、法律顾问讲师等。
优点:薪酬可观。知名讲师年薪100万-300万甚至更高,入行三五年只要讲的还不错,年薪也在30万以上。就像民诉杨洋老师在《2021客观题民诉宝典》的序言中说,“现在已经购车、购房,基本财富自由~”
缺点:门槛高,对学历要求高。
比如文都法考的男神老师们都是博士学历~
白斌老师和黄文涛老师,都是法学博士;方志平和方鹏老师,分别是北京大学的民商法学博士、刑法学博士;汪华亮老师,是北大的商法学博士;杨洋和肖沛权老师,是政法大学的诉讼法学博士;王斌老师是人大的法学博士。当然,职业选择的考虑,除了薪资,还有其他维度,比如发展城市、职业特性,看自己的性格、爱好是否适合,这样才能从事得更长久。
本文转自:【文都法考】公 众 号
2022年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区别?
一、招生对象不同
(1)法学硕士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报考,不会受到限制。
(2)法律硕士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非法学)硕士,招收对象是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名;另外一种是法律(法学)硕士,招收对象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法大招收法硕(法学)的学院只有法学院和民商经济法学院,统招的招生人数在30人左右。
二、专业与研究方向不同
(1)法学硕士是在报考时就已经确定了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如报考民商法学时就同时确定报考民法学或商法学等研究方向。
(2)法律硕士一般在报考的时候只报考法律硕士,不分专业,也不分研究方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法大法律硕士学院之外的一些学院和研究院招收的法律硕士也区分了研究方向,如:证据科学研究院招收的法律硕士就区分了司法文明与法庭科学方向。同时,法大的法律硕士(法学)报考时也是区分研究方向的,只是毕业证上并不体现专业方向,也还是法律硕士。
三、课程设置不同
(1)法学硕士入学后安排的都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如民商法专业学习的都是与民商法相关的内容,刑事诉讼法专业学习的是刑事诉讼法学相关的课程。
(2)法律硕士入学后会安排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法学基本课程。对于本科不是法学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夯实法学基础知识。然而,法大法律硕士(法学)学习的也是所选方向的课程,如财税法、金融法等。
四、考试的科目不同
(1)法学硕士专业卷是法大自主命题的,分为701法学综合和卷二专业课,所报专业不同卷二所考内容也不同。2016年改革之后仅考查主观题,不考察客观题。
(2)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课部分参加的都是法硕联考,由教育部命题组统一命题。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考试的形式与法考相似。
注册会计师是天下第一考有这么难吗?
每年注册会计师备考和考试过程中,总有很多考生抱怨:“注册会计师考试太难了,又没有通过。”这已经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不争的事实。一方面考生想要尽快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一方面因为面对种种阻力,让考生们不断失利,增加了考生的考试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那么,在注册会计师备考中,考生该如何规避那些“坑”,顺利通过考试呢?
学吧网校带你一次考过 考生“人为”增加考试周期 虽然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但并不是暗示大家每科都要拖延。按照东奥学员的不完全调查显示,在3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才最有意义。 然而现实中,有很多考生在3年内没有通过考试,导致整体通过考试的时间达到4-5年,无形中增加了考试的时间成本。 还有一部分考生,因整体考试周期过长,无法承受每年备考带来的压力,最后选择习惯性弃考,甚至最终彻底放弃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考生盲目报考科目 在考生报考环节,很多考生没有客观分析自身在备考中的可支配时间,在报名时一年报考了过多的科目。 自2018年起,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科目教材的内容有了大幅的增加,书本变厚,使得加入到考查的知识内容进一步丰富,各科目教材页码数为424页-723页,单科目教材字数为69.5万-105万,六科目教材的总字数更是达到了空前的515.5万字! 教材内容决定备考时长,那些备考时间不充足的考生,由于一年内报考了偏多的科目,势必造成原本就不够的备考时间被进一步分散,导致所报的科目均无法保证有效的备考时长,最终本来可以通过的科目也没有通过,白白浪费了半年的备考时间。 2019年4月1日,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通道将打开。因此,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每天可支配备考时间,合理报名,不可贪多,提高所高科目的单科通过几率。 注册会计师考试平均通过率仅22.2%左右 在财会领域,每年都有新考生和老考生报名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但每年的考试通过率,却不尽人意,这也是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考试一直被公认为是高含金量的财会考种的原因。 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六科目中,通过率最低的是2014年财管科目(通过率10.13%);通过率最高的是2017年审计科目(通过率31.18%)。各科目5年平均通过率为会计17.35%、审计23.38%、财管22.50%、经济法24.77%、税法20.69%、战略24.51%。六科5年整体通过率仅为22.2%! 这一组数据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一直处于较高位置,抱有侥幸心理是万不能通过考试的。 所以,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应该结合自身可支配的备考时间确定当年报考几科,保证每一科的必要备考时间,争取达到报几科、过几科的效果。这样才能轻装上阵,面对之后其他科目的考试。 备考没有计划,随心随性来学习 很多考生,虽然没有盲目报考,也有充足的备考时间,但却没有在开始备考之前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以至于,对于整体备考进度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谈不上遵守制定的备考计划。这部分考生,采用“随缘”备考方式。今天想起来了,就看一下书,明天有事情,就不备考,后天懒了,就拖延一天。 备考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距离考试越来越近时才发现,有好多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根本就没有完全掌握,不上考场也能猜出最后的结局,索性连考场都不去了。(那样不行的哦,跟着小奥每天做题吧,学习学出新乐趣~) 所以,每一位考生都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日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分解备考任务,做到每天都有新知识“进账”,每个小时都能GET新技能。 如何成为通过考试的幸运儿? 常言道,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更不会上演不劳而获的剧情。既然想要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发起挑战,就要拿出认真的态度。考生在规避上述备考坑的同时,还应该向培训机构求助。 有些读者会说:“又来忽悠我们买课。”其实, 就像大家考驾照一样,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会寻找驾校的帮助,而不是自己预约考试。这里并不是说,自学就通过不了驾照考试,但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附加成本会比到驾校报名高很多。而这里最重要的当属时间成本,俗话说,多少钱也买不回时间。就是这个道理。 同理,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选择自行备考,也能通过考试,但肯定要支出更多的时间成本以及考试成本。而培训机构就像驾校一样,对整个考试的命题思路都非常了解,培训机构的名师凭借自身二十多年的考试培训经验,对每一个知识点都了如指掌,并且能够准确判断出当年考试命题思路、重点考查内容等等。 选择培训机构,就好比找一个老教练学开车一样,看似难以掌握的操作,经老教练一点拨,就能够轻松理解,继续下一环节的学习,省时省力哦。税务师三类考试的难度顺序是什么?
难度排序:CPA>法考>税务师
关于通过法考的常识法考目前而言,相当于多了1次主观题通过机会。
法考会考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考,一般而言客观题考试在九月左右,主观题考试在十月左右。那么分以下几种情况:
1.2020年初次考法考,通过了客观题,也在当年通过了主观题考试,即法考通过,准备后续走拿证的手续和流程。
2.2020年初次考法考,通过了客观题,没有通过主观题考试,客观题成绩会保留,第二年(2021年)直接重新报考主观题。第二年成功通过主观题则通过法考。
3.2020年初次考法考,通过了客观题,没有通过主观题考试,次年重考主观题也未通过,那么需要在2022年重新从客观题开始考。
法考中的A证与C证详情参见这张图
法考复习经验一.首先要确定适合自己时间和基础的老师、课程、资料
1、课程和资料建议学习包不太适合在职考生,建议在职考生用内部讲义和配套课程(可以报任何机构的班次或百度找流出盗版,或加复习群找人分享,我们群里也会提供部分),因为学习包多了很多累赘的表述,精华的应试总结少了,所以学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学多了反而会记不住。
2、老师建议选老师要选适合自己的,尽量看一些跟自己基础和时间相当的经验贴和推荐,不要非法本拿着法本的推荐看。有些老师总结能力好,精简应试,适合在职考生,如民法孟宪贵;有些老师讲的深入,扩充理论体系,适合法本学生,如钟秀勇。我每年会出老师推荐,但老师的水平每年会变化,有一些老师精力花在法考的少了,课程质量也就下降了,一般3年左右会有一些新的老师超越之前的老师。
3、机考和模考建议现在机考,所以纸质题做一轮就差不多了,后面可以用APP或网页做题。注意,平时可以多模考几次,多熟悉机考系统,习惯在电脑上做题模考,机考系统和历年真题题库系统,可以在觉晓的官网上获取,用电脑浏览器打开:www.juexioatime.com
二.明确能够过线的任务总量,确定需要的总时间
下面是单独计算每一块需要的总时间,不是具体的顺序参见后面的安排。
1、每个科目一轮全的强化课程
(1)如果用内部讲义和课程。总共8个科目,刑法、民法、理论法的课程平均32小时左右一门;其他科目的课程平均20小时左右一门。这一轮共计大约需要花200小时听课。在职每天4小时听课,需要50天。在校学生每天7小时听课,需要35天。
(2)如果用学习包。每个科目的课时都会翻1.7-2倍(可以自己对比课时和教材的厚度),所以共计需要380小时左右听课。
【注意】学习包不仅课多,书还厚,所以一旦用学习包复习,那么你后面自己复习巩固,记忆的时间都要乘以1.8以上。一般建议最多刑法民法用书复习,可以通过书多看看案例,其他科目直接用讲义。在职最好全部用讲义,否则大概率会来不及(除非你年前就开始复习的,可以看看书)。
2、每个科目复习一轮
这个属于二轮复习,需要的时间不是固定的(第一轮每个科目都要听一遍课,这个是相对固定的)。如有些人理解能力好,基础好,就只需要整理下笔记、复习下错题,大概2天左右弄完一个科目。有些人基础不好,可能要全部再学一轮课程(但可以删掉一些很基础的章节,大概可以节约百分之30左右的时间)。这一轮差不多3-6天左右复习完一个科目,平均下来二轮大概需要花24-48天。
3、每个科目两遍真题+一遍模拟题
建议把做题融入到上面阶段里,第一轮学完就做一轮真题,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又做一轮真题,后面定期做点模拟题练习,或每天用APP刷点题来巩固提高。第一轮做题每个科目大约需要15-20小时。所有科目需要花17-30天(平均2-4天一个科目)。第二轮做题一般会快一些,大约需要12小时,时间少的可以只做重点章节和错题,大约需要7小时。所有科目需要花12-24天(平均1-3天一个科目)。第三轮模拟题的量会少一些,差不多每个科目10小时。所有科目需要花10-20天(平均1-3天一个科目)。注意法考改革后,出题模式有变化,和司考时代刷真题就可以过是不一样的,建议多做一点模拟题,以适应新的法考模式。
【注意】做题是通过客观题最重要的内容,很多人理解能力不差,课也学懂了,就是题做少了没考过!所以,一定要多做题,而且把做题规划到前面,不要堆在后面!如果你时间不够,可以把做题放在每天零碎时间,用APP刷题,刷错题本,刷题建议用“觉晓法考”APP,答案都是按照最新的法即使校对的,20年也会上架优质模拟题题库。做2-3轮题大概需要花35-74天,如果平时用APP刷题,可以节约10-20天。
4、每个科目背诵几轮主要是小法和诉讼法需要多记几遍,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每天早起1小时或用睡前一小时背,和做题同步进行,这样可以不占用整体的时间,效果也好一些。但记忆部分累计起来,每个科目需要花10-24小时,总共需要花12-30天(平均2-4天一个科目)。
5、总计在职(每天4-6小时)完成上述内容需要的时间:一轮全的课程(50天)+复习一轮(35天)+两轮真题一轮模拟(50天)+记忆几轮(20天)=155天(5个多月)。学生大约需要3个多月。上面计算属于效率较高的情况,如果效率低,没有一个氛围和督促,还会打折百分之20-50。以上不含主观题案例和法条练习时间,这些可以考完客观题后再进行,或者在客观题期间抽周末的时间写写案例,学学法条。
三.复习阶段和顺序建议
具体的复习顺序建议按照下面顺序和阶段来复习。
由于今年有民法典的修改,建议民法等修改后再学习,可以先学其他科目,如行政、刑诉,所以今年建议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刑法、行政、刑诉每个科目课程完整的学一轮+一轮真题,然后可以把这三个科目复习一轮(再做一遍真题/错题,整理下笔记,不好的章节再听听课)。这个阶段大约花30-60天,可以完成这三个科目的学习+复习+1-2轮题目
第二阶段:民法、商知、民诉建议等民法典颁布后(2020年3月),再开始学民法。前面可以先复习下之前学的刑法、行政、刑诉。 你学习的时候如果刑诉新的司法解释出了,就刑法>刑诉>行政,如果没出,就刑法>行政>刑诉这个顺序。也是每个科目课程完整的学一轮+一轮真题,然后可以把这三个科目复习一轮(再做一遍真题/错题,整理下笔记,不好的章节再听听课)。这个阶段大约花30-60天,可以完成这三个科目的学习+复习+1-2轮题目
第三阶段:理论、经济、三国这些属于小法,内容没有上面阶段多,侧重于记忆,不用太早(太早学习只会浪费时间维持记忆),一般6月中再开始,如果起步的比较早,可以多复习前面学的6个科目,等6月中再开始小法,但也别太晚,最晚7月中就要开始,否则来不及背。每个科目课程完整的学一轮+一轮真题,然后可以把这三个科目复习一轮(注意:小法理解不难,就是要背,所以复习建议整理笔记,多记忆笔记,没必要反复听课)。建议学习期间就把笔记做好,然后每天抽1小时记忆自己的笔记,这样才能突破这些小法。这个阶段大约花20-40天,可以完成这三个科目的学习+复习+1轮题目+记忆2轮左右
第四阶段:记忆冲刺一般在考前2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侧重于复习、记忆、刷题、模考,可以完成一轮真题或模拟题(建议多做模拟题,应对新的法考趋势),然后记忆2-5遍(小法多背几遍,刑法民法主要是理解,记2遍差不多了),不好的章节再听听课程(这个阶段做题和记忆为主,不要依赖听课,很多东西是要自己吸收记忆的)。考前20天需要多做点模拟题套卷模考,基本保持3天考一次。然后把错题过一遍,背不熟的再背背。
四、按照自己开始的日期,定好每个周期的小目标(无论什么考试都适用)
比如我现在开始第一个阶段(刑法、行政、刑诉),我找到一个适合我的老师和课程,看一下大概时长,定一个计划:9天听完课(可以再细化一些,每天听几个小时,听到哪个章节),4天做完一轮真题(细化到每天做几页),3天笔记整理(每天整理几个章节),每天零碎时间刷APP题或复习下错题,总共15天,搞定刑法。这几天就不休息,坚持把刑法搞完!然后可以休息2天,继续下一个行政。注意:一旦开始一个科目,最好就不要中断,可以学完后再休息!因为知识点是连贯的,如果间隔太久会导致前后连不起来。如果今天有事没完成任务,明天或周末就要补起来,不能拖延到下一周!给自己立好军令状!
祝备考顺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