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根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八个“明确”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首次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九大报告是再次肯定和明确。
依法执法的含义?
执法,顾名思义是指掌管法律,手持法律做事,传布、实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在广义与狭义这两种含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广义的执法或法的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的执法是指法的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人们把行政机关称为执法机关,就是狭义上使用执法的。此处所讲的执法是指狭义的法的执行。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面。
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重要性?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执法 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人决定性阶段,改革进人攻坚期 和深水区,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 的变化。
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 待,都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 的高度,深刻认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大 意义。
依法制国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
一、“科学立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立法,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及过程的总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工作的基本环节。立法是第一个环节,是法治过程的起点和法治工作的前提。二、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执法。
执法是有关国家机关依法从事管理,具体适用法律,将法律付诸实践的过程。三、“公正司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保障。
司法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处理纠纷、解决争议、惩罚犯罪的法律实施活动。四、“全民守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全民守法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法律地位上的至上性和适用上的平等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杜绝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要实现全民守法,应当引导全体人民群众形成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氛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