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固定资产折旧?
1.原因: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这就是固定资产折旧理念的来源了。
2.好处:
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成本中,构成了企业的费用。因而,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实在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先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体现,无论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计提折旧都是必需的!因此如果不计提折旧或不正确的计提折旧,都将对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产生错误的影响。
3.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折旧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购买金额达到多少才可算是固定资产?
一般来说,购买金额以单价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为条件来确认固定资产,注意是“一般”,实际情况自己可以灵活操作,价值1000元使用年限2的的你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 以2000元确定固定资产,不是说低于两千元就不合法,是价值较低的对当期损益影响不大,没有实际意义,也不便于管理。
固定资产定义为:1)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③单位价值较高。
2)使用寿命,指固定资产预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可以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3)折旧,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管理应该由单位的办公室部门还是财务部门负责?
先说个人观点:固定资产首先是单位的资产,所以理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也有个别单位让财务部门管资产,让办公室部门管实物!
我在一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上班,我知道现在单位的固定资产工作是每个单位里非常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因为现在每年财务审计的时候,都要对在账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清点的时候,审计人员拿着财务系统里调出来的资料和全面信息,比如该固定资产的长宽高、图片、一些关键信息等一一进行比对,如若发现有一个信息对不上就得好好深究原因。因为现在物资采购、经费开支方面的审计,大家都已经习惯严格很多年了,谁也不再会在这些方面去犯错误。但以前不受重视的固定资产,现在自热而然的成为了重中之重。固定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每一个都有报废的年限,不到报废年限,不管固定资产多少钱,谁要是搞丢了一个,这个责任是相当大的,而且不是光陪回来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就成为了一个单位非常重要的工作,但也是大家都不愿意经手的工作,都不想因管理不善导致引火上身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从度娘上搜索了一下“固定资产”的概念,其解释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其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固定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的学科领域是会计学。在我们行政事业单位,凡采购回来超过800元的任何有形资产,都要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账目,入到财务账里去,接受每年定期不定期的审计检查。
我们单位固定资产比较多,单位采取的是财务部门管理账目,每年定时不定时核查一遍,哪个固定资产由谁使用就由谁保管,每年清查的时候都要在登记造册的资产薄上签字确认。
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非常规范,说是财务部门在管理,其实财务部门主要就是把账目做好,每年花几天时间清查一遍就可以了。反倒,谁是使用者、保管者才是固定资产的真正管理者和责任人。我认为我们单位这种管理方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朋友们,你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咋样管理的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