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题目,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例题?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40%=8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0%=48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800)×40%=2880(元)
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某公司一台生产用设备?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2/4*100%=50%第一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800000*50%)=400000元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4/(1+2+3+4)*100%=40%第一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800000-20000)*40%=3120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都不相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前三年折旧额不同,最后两年相同。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整体上来说,一般来说企业的双倍余额折旧率是根据2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年限的百分比的,相关的折旧率是不变的,只是每个月度的折旧基数是在变化
双倍余额递减法优缺点?
1、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也逐渐减少。因此,是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2、缺点:
(1)加速余额递减不能充分反映资产公允价值;
(2)对最后两年折旧方法的规定没有广泛的普遍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怎么算?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二、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最后两年,按直线法平均摊销,)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除以2)摊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