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官网入口,考哪里的公务员比较好?
我所理解的公务员性价比是指收入、发展空间、幸福指数。
从收入上看目前,我国一些发达省份的公务员收入是比较高的,如广东、江浙、上海、山东、湖北等地。我的一位亲属在深圳市某区工作,据了解,年收入在20万以上。当然,我们所说的收入不单单指基本工资组成,还包括年终绩效奖金,这部分收入是很高的。
从行政级别上看中央部委、省直机关、副省级城市机关的行政级别都比较高,从省部级到副部级、厅级。级别越高,发展空间相对较大,所花费的提拔时间比低级别单位要少。同时,级别高的单位职数也比较充裕,特别是目前公务员实行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以来,在级别高单位,即使不能任实职领导职务,也可以走职级并行,成为相应级别的非领导职务。
从幸福指数上看我们所说的幸福指数包括城市的环境、人文、历史、生活压力、公共设施等方面。例如,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山东省青岛市、威海市等大中型城市发展的都比较好,工作和生活压力相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要小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绝对合适的地区和单位,收入高的城市生活压力比较大,仅仅是房价是普通人承受不了的,级别高的单位工作压力比较大,竞争也比较激烈。
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不建议考虑,收入和发展空间都没有保证。
当然,还需根据你所学的专业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
总而言之,世事无绝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你得到一个东西,就必然要放弃一个东西。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建议呢?欢迎共同沟通、交流。
我是职场助理奔跑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
常州人才补贴怎么领?
1.申报人备齐申报材料后报所在企业先审核并提出推荐意见。
2.企业审核后将申报表、承诺书、证明材料(包括原件和复印件)报区人社局初审。
3.区人社局初审后报区人才办,经区人才办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后,向社会公示。
4.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区人社局会同区财政局做好专项资金拨款事宜。
但为什么很多人说上三本还不如上专科?
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
三本和专科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三本和专科的分数线差距不大。
不同点:
1.办学性质不同。三本是本科,学制是四年,侧重理论知识培养,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专科学制是3年,侧重的是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发展潜力不同。本科毕业的学生比专科毕业的学生发展后劲更足一些,当然这是普遍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现在很多人都说上三本还不如上一个专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三本学费很贵,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供不起,所以说还不如上一个专科;
2.专科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皆因职业教育的侧重点明确,而且培养人才时间短,非常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社会上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3.专科的教育非常贴合社会实际。专科教育从一开始的目标和定位就是为了以后的就业,专科的院校会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而且专科院校的老师除了有理论知识以外,实践能力也很强。
综上所述,现在的专科学校并不一定会比本科差,有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接近了二本线,所以说三本还不如去上专科有一定的道理。
常州的财经学校培训的会计上岗证怎么样?
你可以参加这一门科的培训,但是你所交的报名费、培训费是要全部交齐的。 武进财经进修学校是常州财政局指定的培训机构,通过率非常高。
盐城与芜湖哪个经济强?
芜湖小兄弟最近很膨胀啊!哈哈!比完这个比那个。不过今天的比较对象是江苏排名较为靠后的盐城市,芜湖是否会有赢面呢?我们用几组数据来简单分析一下。首先,外地人来到一座新的城市,最先映入眼帘是这座城市的规模和城建水平,而不是GDP和民富程度。所以我们先从城市规模来比较一下两座城市。因为小鸟在网上没有搜到官方的数据,所以,我们就用最直观的卫星图来表现。
(芜湖、盐城 建成区卫星地图对照)
从卫星图上看来,两地建成区面积其实差不太多,看似芜湖要更大一点,因为没有准确的官方数据,所以小鸟无法准确判断,妄下定论。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芜湖的城建密度明显不如盐城。所以这一轮算打平吧!
(安徽 芜湖)
接下来,准备好了吗?我们要正式开始分析两地的经济情况了!
首先,老规矩,先看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7年全年,芜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3065.5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市常住人口369.6万,人均GDP8.29万元,生产总值全安徽省排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129.6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16.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1219.45亿元,增长9.7%。比例为4.2:56:39.8。(数据来源:芜湖市统计局)2017年全年,盐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市常住人口724.2万,人均GDP7.03万元,生产总值全江苏省排第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4.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6.7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61.8亿元,增长10.1%。比例为11.1:44.4:44.5。(数据来源:盐城市统计局)乍一看,盐城在总量上远超芜湖2000多亿!这个差量是一个东部中等地级市的体量!但是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盐城市作为江苏省最大的城市,不论面积还是人口,都是芜湖的两倍有余!人均下来芜湖完胜盐城!
再看经济结构,在盐城全年完成的GDP中,第一产业(农林渔)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64.2亿元,占比11.1%,苏北地区仅次于徐州,是个农业大市!而芜湖的第一产业仅占到4.2%。说明芜湖的城市化做得比盐城更好!
再看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2017年全年芜湖在工业制造业中创造了1716.4亿元,占比56%,达到一半以上,这个比值那是相当高啊,说明芜湖是个彻彻底底的工业城市。盐城虽然二产数值超过芜湖,但占比不高。
(芜湖近四面来产业结构调整柱状表)
最要命的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所谓一产看过去,二产看现状,三产看发展,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产业包含的门类很多很多,也最为多元化。其中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等等等等。
(江苏 盐城)
之所以说“三产看发展”,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通过各种趋势性因素分析,第三产业比重的持续提高将是趋势性的,其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将是常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城市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养老、健康服务业、信息消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将是我国城市当前及下阶段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空间。
前面一大堆懒得看?好吧,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发展第三产业目前最重要就对了!
废话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两座城市的数据。盐城2017年第三产业的产值为2261.8元,而芜湖为1219.45。在数值上,盐城是碾压型的胜利。再看比例,盐城在经济结构上,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该市在经济转型上已经先行一步,侧重点已经放在了服务业。而芜湖目前还是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经济结构不如盐城先进,相比盐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安徽 芜湖)
谈完产业结构,我们再来看看两地的硬实力,也就是政府财力!事实上,真正能体现城市强大与否的指标,还是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说简单点,就是一个城市一年赚了多少钱。毕竟产值再高,变不了钱也是白搭。正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先来看芜湖的数据:
2017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3.2亿元,增长13.1%(数据来源:芜湖市财政局)再看盐城的情况:
2017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0亿元,比上年下降3.4%。一般公共财政支出750.8亿元,增长2.5%。(数据来源:盐城市财政局)在财政收入方面,两地差距不大,都在300亿级,而芜湖在产业创造财富这一块显然做得更优秀!当然,因为城市体量的原因,在人均方面,芜湖依旧大幅领先盐城。
而说到收支平衡,两市做得都不太好。也许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风口浪尖,2017年盐城市的财政支出远超收入,债务率巨大,江苏省内第一!而芜湖目前的形势也相当严峻,负债也超过了100亿,而且支出增率达到了13.8%!
(盐城高架立交)
总体来说,财政这一块,目前芜湖的财富创造力更强,债务压力较小,略胜一筹。但是!!!!仅看表面是不对的!!!盐城可是土豪江苏旗下的地级市,在上级补贴方面是芜湖不可比拟的!正所谓有钱任性,随便花呗,反正有爸爸给你兜着!这么说吧,2017年盐城收到的上级补贴比他自身创造的财富还要高!而芜湖就吃亏点了,毕竟拼爹拼不过人家,去年仅收获100多亿上级补贴,但是填补亏空还是够了!
说完政府财力,最后我们来看看人民的收入水平,这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数据如下:
2017年,盐城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15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711元,增长9.0%。(数据来源:盐城市统计局)2017年,芜湖市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75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30元,增长8.8%。(数据来源:芜湖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收入水平两市基本持平,芜湖以微弱优势领先盐城。但考虑到芜湖的房价高于盐城不少,综合判断,盐城人民的生活压力较轻。
总结:从城区规模、政府财力、民富程度来看,两地发展水平相当。但产业结构方面,盐城有明显的优势,发展潜力似乎大于芜湖。总的来说,两市各有千秋,实在难以判断孰强孰弱,只有两地老百姓的心里才有真正的答案!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