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朋友圈看到老张在发牢骚,说公司要搞什么IPO折腾半年了还没动静。我随手回了句“上市嘛肯定慢”,结果这哥们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老兄你说上市就上市呗,为啥我老板天天念叨直接上市和IPO不是一回事?”
得,问得我当场卡壳。说实话我平时光顾着研究股市涨跌,还真没细琢磨过这里头的门道。赶紧翻出笔记本开始查,结果抖音刷着刷着就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被老婆骂醒后开始认真查
第二天刚吃早饭就被媳妇踹醒了:“你键盘敲得比啄木鸟还响!” 摸着被踹疼的腿,总算想起来这茬。先把“IPO是啥意思”敲进搜索框,跳出来的解释看得我直冒汗——又是承销商又是路演的,比我媳妇炖了两个钟头的鸡汤还稠。
干脆直接找实战案例。先扒拉出上个月刚IPO的“老王生煎”(化名),发现他们从去年就开始折腾:
- 第一步:找了三家投行当中间商,光是签合同就撕扯了两个多月
- 第二步:财务总监带着人天天熬夜做材料,光审计报告就堆了半米高
- 第三步:老板全国飞着见投资人,有次在飞机上弄丢假发成了圈内笑话
看得我直摇头,这哪是上市,分明是西天取经!
直到搜到那个骚操作
正查得头昏脑涨,突然弹出来个新闻《XX音乐绕开投行直接上市》。上市还能跳过中间商?赶紧顺着线索扒:
- 骚操作1:根本没找投行站台,省下几个亿佣金
- 骚操作2:老股东当场就能卖股票,不用等半年锁定期
- 骚操作3:连定价都是开盘后市场说了算
看到这儿我拍着大腿直乐——这不就是菜市场摆摊和开连锁店的区别嘛
蹲厕所时终于理清区别
晚上蹲马桶时突然灵光乍现,抓过厕纸就画了个对比图:
IPO像开连锁店:
先找装修队(投行)设计门面,再请美食家(机构)试菜定价,敲锣打鼓放鞭炮(敲钟)
直接上市像摆地摊:
直接把煎饼车推到广场(交易所),插块“祖传秘方”的牌子,价格随顾客喊价浮动
刚画完图,媳妇在外头吼:“掉马桶里了?” 赶紧提着裤子冲出来把厕纸拍桌上:“快看!老张的问题解决了!” 结果这狠心女人抄起厕纸就丢进了垃圾桶...
最终实践总结
还是老老实实敲键盘记下来:
- 最大区别在有没有“中间商赚差价”:IPO靠投行铺路,直接上市靠群众口碑
- IPO适合需要造势的新手:缺钱缺名气的公司就像新人出道,得找经纪人包装
- 直接上市适合江湖老字号:像茅台这种谁都知道值多少钱的,摆个地摊就围满人
合上笔记本突然乐了——老张公司才成立三年,老板连财报都做不明白,还妄想学人家直接上市?明天就笑话他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