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老同学撺掇我试试独董这活儿,说能接触新鲜事还能赚点外快。我心一热就跑去扒拉任职要求,结果被各种文件绕得头晕眼花。
第一步:翻官方文件差点看吐
先摸到证监会的官网找《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密密麻麻三十多条直接把我干懵了。什么“五年以上法律经验”、“会计高级职称”、“不得在关联方领薪”——抱着咖啡啃了两小时,发现最关键的就三条:够专业、够独立、有时间干活。对了,还得有交易所的培训证书,这条差点漏看。
第二步:冲培训被当小学生管
真跑去上沪深两市的岗前培训,三天在酒店会议室坐牢似的。早八点刷脸签到,后排老哥偷偷回微信还被点名批评。讲课的全是监管机构退下来的老法师,案例讲得跟破案似的:
- 某独董帮亲戚公司中标,罚了20万
- 某教授连续三次缺席会议,直接被轰走
- 最惨那个代签字,栽在报销单上
第三步:凑材料比相亲简历还难
最难的是开证明!档案在人才市场躺了十年,为开“无违法犯罪证明”跑断腿。社保局说开履职记录要去街道,街道让我找原单位盖章,老东家人事总监居然跳槽了...翻箱倒柜找出十年前劳动合同才搞定。最搞笑是独董声明书,要求亲笔写“我和这家公司八竿子打不着”,写的时候总感觉像在发誓骗人。
第四步:等公示像等高考放榜
把材料打包发出去后,天天刷交易所公告。熬到第十三天凌晨,突然在拟聘名单里看见自己名字,手机差点砸脸上。还没来得及嘚瑟,董秘电话追过来:“王老师,下周审计委员会要您签字,后天先把这些报表过一遍...”挂了电话看着邮箱里200页的PDF,真想抽自己两巴掌——这哪是轻松兼职,分明是给自己找了位祖宗。
现在当了半年独董,最大的感悟是:会议室里那些白头发大佬发言前都偷偷掐大腿提神,财报附注比悬疑小说还烧脑。上次投反对票被董事长约喝茶,出门发现后背全湿透了——朋友问挣多少?扣完税刚够给媳妇买套化妆品,这买卖真不划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