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公司让我找个项目管理软件,领导甩了句“预算看着办”,结果我一搜傻眼了——同样功能的玩意儿从几百块到几十万都有!咱普通人一看价差这么大,心里直打鼓,索性撸起袖子研究起来。
一、先拿免费版试水栽了个坑
咱寻思先薅羊毛嘛下了几个免费工具试运行。结果用着用着发现权限设置跟闹着玩儿似的——谁都能改项目进度,新来的实习生把客户交付日期往前提了半个月!甲方电话直接打爆了领导手机。后来才知道这厂家故意把基础功能阉割得爹妈不认,逼着你买企业版才能设权限。
二、蹲坑时刷到同行吐槽才开窍
有天蹲厕所刷朋友圈,看见隔壁公司老王骂街:“五千买的软件跟屎一样,后台崩溃三次丢了三单生意!”赶紧私信问他细节,这才搞明白门道——原来他家买了本地部署的版本,服务器得自己维护,供应商按模块收费:文件共享加八千,工时统计加五千,报表导出还要再宰一刀!
转头就按老王说的法子测试云服务版本:找了个按人收费的SaaS软件。试用了三天突然发现个骚操作——后台偷偷限制项目创建数量,做到第七个项目时弹窗让充值。打电话给客服扯皮,对方嬉皮笑脸说:“起步版五人团每月299,加人加钱,加项目数加钱,加存储空间加钱...”好家伙,套娃式收费!
三、冒充甲方套出行业机密
狠了狠心注册个小号伪装成采购经理,直接打给某大厂销售:“咱集团公司三百人要用,给个实在价?”那销售立刻把市面所有竞品都踩了一遍,憋着笑听他说:“跟您透个底,教育机构采购我们打三折,连锁店五折,您这体量...我给您走走年度框架协议价?”
折腾半个月总结的避坑指南
现在买软件前我都按这清单逐条过:
- 别信宣传页的鬼话:直接找客服要试用账号,重点看团队协作上限和后台崩溃频率
- 安装方式暗藏玄机:本地部署前期便宜但可能收安装费、培训费、维护费;云服务每月扣钱但谨防隐形收费项
- 砍价千万别手软:行业客户往死里砍,上市公司咬死要框架价,小公司就说“隔壁厂送三年服务”
我们选了按月付费的轻量工具,专门盯着合同里写了“不限项目数”的条款。现在领导夸我省钱,财务大姐还问我:“这软件比上次便宜六成,你小子吃了回扣?”——嗨,都是被坑出来的经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