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涛简历,蜀地毛洪涛溺河身亡?
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活着的人蝇营狗苟、形同躯壳;死了的人气节长存、影响深远。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屈原,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奠定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若不是这次溺河事件,很多人都不会认识成都大学的毛洪涛。从亲朋的讲述以及学生的评价来看,毛洪涛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正直,有原则、刚正不阿。
在头条看过毛洪涛老师上课时的开场白,给人的感觉是很有亲和力,没有一点架子,而且声音也很好听,和成大校长的讲话有着天壤之别。不信大家在头条搜索到有关校长的小视频,简直和他的身份极不相符。
屈原受小人迫害,长期经受精神折磨。意识到无法实现人生理想,从此如同行尸走肉时,他毅然决然地跳进了汨罗江,让后人永远记住了那段历史。
屈原和毛洪寿虽然不处于同一个时代,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发现相同的东西。他们都是遭到了他人的排挤,无法施展抱负。因为明白改变不了现实,只好用一种悲壮的方式来警醒世人。
两个人都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原本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活着,可是他们不愿意向恶势力低头。与其摇尾乞怜,不如以死明志,让世人看清某些人的真实面目。
毛洪涛走了,留给了社会深深的思考。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为什么正直的人却处处碰壁,而圆滑世故的却混得风生水起?希望毛洪涛的离去能让某些方面有所改变,这样社会才能取得进步。
针对毛洪涛的绝笔信?
他不是输给了别人,是输给自己的心态;他不是败给了别人,是败给了自己的性格;他不是被别人逼死了,他是自己逼死了自己。
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政治地位不低,社会声誉较好的大学党委书记,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就这么不经事,不顶事,不扛事,一时打不开局面,解不开心结,“确实不得已,真正没有路”,就以命抗争,真的是“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用这样过激的方式来“自行了断”,以死明志,这种结局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毛洪涛留下的“绝笔信”,不是简单的绝命书,它所反映的情况,提供的信息,外延十分广泛,内涵相当厚重,这不是普通的后事交代,可以说,是对成都大学现实的真实写照;是对“校霸”邪恶势力的血泪控诉;是对大学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深沉呼唤。组织上查清了真相,解决了“绝笔信”中所涉及的问题,毛洪涛也死而无憾,或者说死的值得。
亡者为大,我们不是责备逝者,只是一点思考。愿逝者天堂安好!
成都大学毛洪涛书记?
好钢易折。
经常使用刀具的人都知道,越是硬度高的刀具越容易崩坏。
即使没有崩坏,也会拦腰断掉。
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1
他在绝笔信里说,少年勤勉,青年奋进,中年有成。
因为职业选择的失误,导致他走入绝境。
身心皆已崩溃。
这是一种死谏,以死明志。
自古有风骨有气节的文臣,一惯的做法。
2
他只是想说,有些事情比生命更重要。
这是一种对黑暗势力的喊话和宣战。
以死明志,以期换取一片净土。
一般普通人是没有这个勇气的。
只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但其实翻开历史,改变历史进程的,青史留名往往是这些人物。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就像乌云永远挡不住阳光一样。
3
一些自媒体也不太敢写这件事情。
这里面关乎人命生死,关乎学术斗争,正邪较量。
还可能关乎违纪腐败,官场地震。
愿逝者安息,愿真相大白。
成都大学毛洪涛以死明志?
成都大学第一党委书记毛洪涛溺水身亡,他以死明志。在我们看来十分愚蠢,但是在他的人生中,必然觉得非此不可。学生评价他的性格疾恶如仇,他的堂兄这样形容他:“他工作上比较清高,脾气太直,很倔强。”熟悉他的堂哥,对他的评价,也许十分中肯。
一、临死前朋友圈动态
在他的生前朋友圈中写道:一路走来,遇到过小人,伪君子,邪恶的人性,王清远,是极致了!披着学者的外衣,满心名利追逐……连续挤压三任党委书记,而我是被害最深,当然也是斗争最强烈的。一年多来本人受到的伤害和不公今生极致……甚至无助到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他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出他的死跟一位叫王清远的人关系极大。
王清远是谁?
王清远是成都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并分管审计工作。
他是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在法国巴黎中央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普渡大学工学院做博士后。2003年回到四川大学工作,2014年五月起,任成都大学校长。
二、毛洪涛是个怎么样的人?据有关资料显示,毛洪涛是70后,河南武陟人,出事前担任成都大学党委书记。
据毛洪涛的亲戚说,父亲是当兵的,从小跟随父亲在外地生活,他从小学习很优秀,大学期间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后来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曾经是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访问学者。
2019年3月到2020年10月任成都大学党委书记。
从他的事业发展过程来看,一路都十分优秀,顺利。没想到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竟然以这样的方式选择离开人世。
三、毛洪涛为何会走上绝路呢?每个人对于生命的看法不一致,有的人觉得生命比什么都重要,有的人认为名声与事业才是最为重要的。
从他朋友圈的绝笔信来看,他是很清楚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条道路的。他说:确实不得已,真正没有路,人生,我来过了,有悔与恨,今天做个了断,不再牵挂。因工作失败而结束,自己,都觉得可笑,但生活、职场,就是如此,残酷,接受了、放下了……
可见,他的死因主要是工作上的不顺利,这跟王清远对他的挤压脱不了关系。当然也跟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因为王清远之前已经挤压了三个党委书记,其他三人并没有走上绝路。
毛洪涛说:对不起党组织的培养,没有真正历练成钢铁战士,打了败仗!对不起亲人的关爱,没能担起男子汉责任,自行了断!……
由此可见,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他已经没办法,没有勇气再生活下去,所以才走上这样的一条路。
临死之前他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举证成都大学的校长,让世人知道他为何要走上绝路。
四、他的死值不值得?也许有人会说他懦弱,他的亲友也这样说,这些年的书都是白读了,爸妈白培养了……
其实不是当事人,我们无法理解他心中的苦痛。据他的亲人说他与爱人忙于工作,一直没有孩子,只收养了一个孩子。
一个正值清廉的人,他把工作当为自己人生重要的部分。工作上的挫折就是人生最大的打击,在重大的打击面前,他难以承受,所以走上这条路,我们无法评价他死的值还是不值得。
有句名言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
在普通人看来,认为这样的事很可笑,很愚蠢,难道出了事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吗?
可是一年多来,谁能理解他心里的苦痛呢?我认为在受到成都大学校长的挤压期间,他可能已经患上了抑郁症,只是亲人没有注意,同事、学生也没有发觉罢了。
我认为毛洪涛是一个好同志,他对工作十分负责任。现在的大学水很深,要找到一个正直有作为的领导不容易。在职场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小人得志,君子受挤压。从古到今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他以死明志,用行动践行了孟子的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节操上来看,他是为正义而牺牲。
可是从亲人、爱人的角度来说,他的死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伤痛。现代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不一定要舍生而取义。
结语:一个如此优秀的人去世,确实让人十分痛心。10月16日下午, 平安温州发布消息,在江安河温江段一河道内发生一具男性尸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核实确认死者系毛洪涛本人初步判断为溺水身亡,排除刑事案件。
如今,成都市人民政府已经成立由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公安局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正在对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我们期待案件的进一步发展!
其家属可以依此为证据起诉校长吗?
不能以微信内容为依据起诉王清远。因为:
第一、毛洪涛所发内容不是法律认定的证据毛洪涛法律所认可的证据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且证明一个事项必须人证、物证等形成一个证据链。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因此,从法律角度出发,毛洪涛提供内容不能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如果司法机关确定对王清远立案,必须重新寻找证据。
第二、毛书记案件非同小可,有关部门已组成调查组,触犯刑律一定会追究刑事追究毛书记案件,举国震惊。热搜已连续排名第一。因为类似毛书记案件极为罕见,直接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调查组的调查,一些问题会水落石出。关于毛书记微信内容,也不能完全听信,需要全方位调查,得出一个让大家信服的结论。对于涉及问题的有关人员,如校长王清远,触犯刑律一定会追究。这类案件,公众监督可能比家属还更有力度。正义不会缺席,违法总会接受人民的审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