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率越高说明什么,什么是杠杆率?
杠杆率是指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
杠杆率的倒数是杠杆倍数,杠杆倍数越高,越容易受到收益率和贷款利率的影响。
结构性去杠杆什么意思?
经济学家潘向东分析,“结构性”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总量看,我国宏观杠杆率趋稳,结构性去杠杆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不再追求宏观杠杆率的快速下降。
二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的去杠杆要求。
我国国有企业杠杆率比较高,要实现国企杠杆率的稳步下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比较大,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在做好“堵后门”的同时也做好“开前门”;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较快,要抑制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势头。
经济上说的去杠杆是何意?
经济上的去杠杆,通俗地讲,就可以理解为让大家少借钱或者不借钱去做生意。作用就是给经济降温,类似于在汽车的车速还没有特别快的时候,就慢慢踩刹车,而不是等到速度特别快的时候猛地急刹车。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历史聊起。古代被我们称为农业社会,进入近代之后,我们说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现在,我们当然还生活在工业社会里面,只是比起近代要先进多了。那么,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有什么区别呢?
根本性的区别,就是生产力的不同。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可以小到一个人就能解决几乎一切问题。农业社会的生活就是采集粮食、吃饭睡觉。当然,还要找个住的地方。从最低生活标准来看,一个人是能够实现生存的保障的。
那么,要求稍微高一点,要繁衍后代、要穿布衣、要住砖瓦房、要吃的食物种类再丰富一点,一小群人也是能够实现的。这就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从这样的描述来看,农业社会需要靠借钱来完成社会大生产吗?绝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不需要。
但是工业社会完全不一样。工业革命有两个标志性的物品,一个是珍妮纺纱机,另一个是改良后的蒸汽机。驱动蒸汽机工作,是需要能源的,而当时的能源就是煤炭。要挖煤,就要制造更多、更大、更快的工具和机器设备。
这时候,社会大生产的时代就到来了。制造蒸汽机,需要大量金属,这就需要挖矿,挖金属矿。取得矿石之后就要炼铁、炼钢,这时候就需要大量能源,又要挖矿,挖煤矿。这样循环改进下去,机器设备越造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最终的结果就是:机器设备的价值越来越大,生产机器所需要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因此,在工业社会里,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要想依靠纯粹的劳动积蓄,来投资办厂,生产各类工业产品,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单靠个体积蓄无法做到,怎么办?那就只能借钱,依靠融资手段来取得大量资本,投入生产。
当然,现实历史上,金融不是等到工业社会才出现的。早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因为贸易的需要,就已经出现金钱的借贷活动。甚至于,几百年前,地中海地区就因为贸易的需要,诞生了现代保险业的雏形。
但是,同样是借钱,为什么没有听说古代所谓的经济过热?为什么最近一百年才开始听说经济危机、经济过热这类概念?答案就是,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现象了。
由于工业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资金,开始一项事业基本上都需要融资。融资就是凑钱,有的人以入股的方式把钱凑过来,有的人以借贷的形式把钱凑过来。然后就可以开始生产、开始做买卖了。
当一样产品非常热销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赚钱的机会。这时候,大家要进入这个领域,肯定就是去融资,然后投入生产了。这时候,前面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出现了:大家争先涌入一项事业的时候,很快就会造成产能过剩。
举一个大家都听说过的例子。假设现在牛奶非常好卖,非常挣钱。结果大量养牛场被新建起来,大量的奶牛产奶,并投放到市场上。结果,产能过剩,牛奶卖不掉,放久了还要变质。这时候,作为养牛场的农场主,你怎么办?
两个选择,要么降价销售,让更多人来消耗掉过剩产能;要么只能选择把牛奶倒进河里。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免费送人。不过相信选这条路的人会很少。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起因,都是资本世界的产能过剩,造成了经济危机,大量失业人员进一步形成了社会危机。掌舵的人发现内部压力无法化解了,那就只能寻求外部解决办法。于是,战争就打起来了。
现在,回到问题上,经济杠杆的意思就是自己以一定的自有本金,通过外部融资,借钱或者吸引股权投资,聚集一笔较大的资本,投入一项事业做买卖。去杠杆的意思就是,整个社会在官方的调控之下,要减少借钱的数量,让相当一部分人融不到钱,减少市场上做某些买卖,或者所有买卖的数量。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产能过剩!一件商品产能过剩的时候,如果还有更多的资本投入这个领域,将造成更大的产能过剩,最终造成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企业倒闭,大量人员失业。这将增加社会的压力。
而去杠杆,就是提前阻止大量资本进入某些过热产业,提前避免后续的产能极端过剩,避免大量企业倒闭、人员失业。官方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前引导资本进入未来潜在需求很大的产业,能够使得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局部产业过热造成的大起大落。
西方世界经历两百多年的积累,我们经历最近四十多年的积累,社会财富已经非常庞大,生产力也高度发展。产能过剩在绝大多数领域都已经出现了。极少数领域,像如今的芯片产业,受制于过高的技术水平和疫情带来的某些影响,才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反而是极端罕见的。
正常的状态就应该是产能过剩,而且是大量过剩。所以,为了避免长痛,我们只能选择短痛,把落后产能和过热产能主动关闭一批,引导资本和人员进入其他需求更大的领域,比如资本进入高科技领域,人员进入服务业领域。
这样,既让资本去了更有希望赚钱的领域,又让人员避免了将来某个时刻被迫失业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去杠杆的用意。
(全文完。欢迎关注)
什么是股市杠杆?
股市的杠杆无非就是股票场外配资和融资融券两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你拿股票作为抵押,借钱进行金融交易。下面我对这两种加杠杆方式进行简单分析一下。
融资融券
一、融资融券是一项信用交易,满足券商融资融券条件的人,向券商提供股票或资金作为抵押,借入资金买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我借助券商的股票做卖出股票的方式从中获益。二、融资融券的股票必须在证券公司标的股票范围内进行交易。融资融券整个操作过程可以说是以借钱的方式买股票,或借卷商的股票卖出,资金来源于券商,股票也必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加的杠杆比较小,风险可控。股票配资
一、股票配资则需要投资者使用配资公司统一提供的账户,用放大自有保证金比例的方式来进行操盘交易。二、股票配资只需要提供一定的自有保证金即可操作。股票配资是由第三方提供,交易账户也受配资公司控制,收取固定利息,也就是加大了杠杆,但风险相比融资融券要大得多。融资融券,股票配资,说得简单,明了一些就是,警察和城管的区别,融资融券是警察,股票配资就是城管的,也就是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的区别。
股市趋于稳定时候,很多投资者都想趁机炒股赚上一笔,所以许多投资者选择了融资融券和配资。这样就给股票加上了杠杆,虽然最终的收益同步是加大了,也意味着风险也加大了,所以奉劝大家要小心翼翼,切莫激动行事。杠杆,简单地说就是你抵押股票借别人的钱在炒股票,当你股票的价格和你借的钱相等时,配资公司有权将的股票清仓,那时候你将血本无归。
我们不建议我们中小投资者加杠杆,因为加杠杆,比拿自己的资金炒股票,更有危险性。远离杠杆就像远离毒品一样。以我为例,说说加杠杆的后果,2015年股灾1.0的时候,我就融资融券加了一倍的杠杆,经历了N个千股跌停,几个交易日就接近了平仓的危险,天天接到证券公司的电话,要我增加资金或者平仓,所以那场噩梦就像借了高利贷一样。
所以说加杠杆不是我们中小投资者的选项,是给机构和庄家准备的,我们要避免割韭菜,就要远离杠杆。
最后提示大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居民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居民杠杆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经济活动中的债务(包括贷款、信用卡债务等)与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通俗点讲,就是居民所欠的债务与其收入的关系,居民的杠杆率越高,表示其相对于所获得收入来说负债更多,其债务负担也更重。居民杠杆率的高低与经济增长以及金融稳定密切相关,若过高则可能会对个人和整个经济系统产生风险,导致财政危机等问题。
因此,合理控制居民杠杆率,保持合理的债务水平,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