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怎么算出来的,百分之三十的利润怎么算?
30%利润计算方法:利润=(售价-进价)/进价,比如进价是100,按利润30%来算,利润是100*30%=30。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是衡量企业优劣的一种重要标志,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种重要指标。
利润是编出来的吗?
什么是利润?利润是编出来的吗?为什么企业有利润而没有现金?一连串的问题,我们来逐一回答。
一、什么是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的余额,如果余额大于零,则为利润;而如果月小于零为负数时,则为亏损。
利润是通过利润表列示出来的。
二、利润是编出来的吗?
按规则来讲利润不是编出来的,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结果,通俗地讲是干出来的。当然,不排除有的企业为粉饰财务报表而做的假账,而假账的利润是编出来的。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编制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某一时期的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利润是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编制利润表将其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用数据列示出来。
通过利润表,使报表使用者可以知道,企业有没有赚到钱,赚钱的途径是什么等重要信息。
三、为什么企业有利润而没有现金?
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从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以及企业实际运行结果的的角度看,可以看到这样的关系:
1、收入不等于收到现金,收到现金不等于收入。
例如,企业销售产品,采用赊销的方式,收到的是收款的权利,并没有收到现金。
又如: 如企业的产品是紧俏商品,需要客户提前支付预付款方可以订货,而企业这时收到的现金,并不是产品销售的收入。
2、成本不等于支付现金,支付现金不等于成本。
我们知道,固定资产折旧是逐年逐月分期进入成本的,当期计提的折旧列入了当期的成本,但该期间并没有支付现金。
还有待摊费用发生的当期支付了现金,但没有进入当期成本。
3、利润不等于现金流
利润不等于现金流,或者企业有利润没有现金,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企业做假账,虚增企业利润,虚增的利润何来的的现金!
二是会计核算相关规则决定的,如前述。
三是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资金,导致企业现金紧张。
四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导致企业现金的流失。
总之,利润和现金流对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有利润没有现金流企业很难运营,而有现金流没有利润企业同样不能持续,尽管将利润和现金流同时做好真的很难,但也需要为此奋斗和努力。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怎么算?
1、净利润的计算过程: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应交企业所得税
2、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净利润”项目,只有“未分配利润”项目。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总分类账中“利润分配”科目期末余额+“本年利润”科目的期末余额
什么叫纯收入?
除了耕地费、化肥、农药,管理,采摘,凉晒,这就是2018年的纯收入。
这些能值14600元吗?
人均,人均,哪个富豪均给老百姓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