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收益,什么是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是指未确认的收入或者收益。递延收益分为两种,一种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另一种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此类补助主要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此类补助主要是对期间费用或生产成本的补偿,受益期相对较短,所以通常在满足补助所附条件时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递延收益和递延负债是什么意思?
递延负债:指根据应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收益: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核算内容的不同:
递延负债: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递延收益: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递延收益和递延所得税的定义?
递延收益,您可以参照预收账款来理解,预收账款是收到钱但是没有达到符合确认收入的条件,所以不确认收益,递延收益是取得了收取相关款项的权利,但是不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所以就先不确认收入,日后满足条件时再确认,所以叫做递延收益。递延收益是针对收入不满足条件确认的,而递延所得税是针对所得税不认可或者提前认可导致的递延,两者都是时间或者条件导致的差异,一个是对应收益和价款(应收款)的差异,一个是对应所得税与会计的差异。
什么是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根据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可分为:
1。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当期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未来需要交纳的税款。
2。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未来可以获得递减的税款。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期末,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借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借项”项目。对于“递延税款借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可以获得抵减的所得税;对于“递延税款贷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需要交纳的所得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