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基式减免,核定征收如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
明确答案是充许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文件依据:税总公告(2017年第23号)第一条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无论采取查账征收方式还是核定征收方式,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下同)的,均可以享受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另外核定征收企业有些特殊规定,我们需要了解。
一、核定征收企业可享受
“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的政策。
二、核定征收企业不可享受。
(一)核定征收企业不享受农林牧渔所得减免等税基式优惠、加计扣除,也不得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税率优惠,更不得享受购置特定设备抵税的税额式优惠。
(二)不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核定年度也不确认亏损。
三、核定征收企业涉税风险
(一)核定征收企业存在实际税负增加的风险。部分行业核定征收的实际税负往往高于查账征收。
(二)应该取得发票而不取得发票,直接造成上游企业偷漏税的风险。
核定征收企业的风险点也是税收征管风险评估风险点。目前金三系统的大数据库非常强大。企业在核定征收所得税时,要实事求是,不要认为核定得越低越好,要与企业实际经营基本相符。如果与次年经营差异较大,会产生涉税风险。为杜绝核定征收的税务风险,纳税人要谨慎选择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方式。
减免税按照减免方式分为哪些?
减免税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减免类型是制度减免,是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减税、免税。例如,对外资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对年纳税额在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第二种类型是临时减免税,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减税、免税。2003年“非典”期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就曾出台政策规定,中国国内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向SARS防治工作的捐赠,允许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对北京市的个体工商户免收集贸市场管理费、个体管理费等各种费用,经营蔬菜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等。 第三种类型是其他减免。主要是地方政府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对纳税人实行的减税、免税。如地方政府对纳税人因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特殊原因,以及对贫困地区或确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的减免税。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以达到招商引资的效果。例如,北京密云区政府的一份文件中规定,对该区引进的生产型企业,按不超过增值税总额的1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总额的25%~40%,给予资金扶持三年。
税基式减免?
税基式减免:对纳税人应税收入项目给予减除或免除,以缩小税基的方法,包括税收豁免、起征点与免征额。
税率式减免:是通过降低法定税率对纳税人的税收照顾。如企业所得税对微利企业的税率优惠。税额式减免:是对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减除或免除。如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免二减三、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等。免征和减征有什么不同?
1、定义不同
免征是指在税法规定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无论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免征额的部分都不征税,仅就其余部分征税。
免税是指为了给某些人或征税对象的一种鼓励或特殊照顾,免征全部税款。
减税是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减除纳税义务人一部分应纳税款,也就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
2、金额不同
免征与免税都是全部的税款,无论该税款金额大小。
减税是一部分应纳税款,是按照比例所扣除的。
3、形式不同
免征一般是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书)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免税一般是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等等。
减税的常见形式是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不得抵扣且未抵扣的固定资产,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销售旧货3%减按2%征收增值税等。
4、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所不同
免征需要注意的事项: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的,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在当期累计开票销售额低于免征标准前,代开票时暂不征收增值税;一旦当期累计代开票销售额超过免征标准,则应对当期全部代开票销售额一并计征。
免税需要注意的事项:用于免税增值税项目的 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减税需要注意的事项:适用按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放弃减税,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哪些?
现实中,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如果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就是最有效的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主要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方面的税收负担,而企业税收成本的控制也主要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去管理。
一、增值税税收成本需要企业的管控方面。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划分标准为年销售额和核算水平。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小于500万元,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则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在控制每年的应税销售额不要超过500万元,就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政策。
2、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管理上,一方面要控制月度或季度销售额不超过规定的上限;另一方面要确定增值税的征缴期限,即是月度缴纳还是季度缴纳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小规模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申请代开,也可自行开具,但需要交纳税款;其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也不可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其计算税额的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含税)*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应尽量少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宁愿选择给予客户折扣,当然前提是要做好相关方面的测算。
二、所得税税收成本需要企业的管控方面。
1、企业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即选择个人独资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组织模式,还是有限公司组织模式。个人独资公司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而有限公司即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有缴纳企业所得税,属于双重征收。
不同组织模式的选择,对税收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当然企业在选择组织模式的时候,不仅仅是税收方面的考虑,还要考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因素,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对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的需求。
2、小规模纳税人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则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条件,即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征收率为5%;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征收率为10%。
3、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管理基础很差,会计核算不准确,无法准确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征税管理。企业所得税核定的征收率各地执行的比例不尽相同。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将优惠政策有效运用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相比同业偏高,那么企业就应该从企业内部管理和核算的角度去逐项核对比较,进而发现企业税收管理的欠缺在哪个环节。提醒企业不要盲目地进行税收筹划,一定要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寻求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更多财经话题。
2020年9月17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