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5个月够吗,中级会计师考试延期最新消息?
中级会计资格延期考试于2022年12月3日至4日举行,共2个批次。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参加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的报考人员可以在2022年10月24日到11月6日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申请考试退费,如果考生没有注册的话必须先注册。退费审核通过后,报名费全数退还,已取得的合格成绩有效期可以延长一年。大家需要注意申请退费的截止时间为11月6日,错过规定时间将不再受理有关考试退费的事项。

我的中级会计考了四年了?
我说不要你甘心吗?
但是考了四年还没有考过,仅仅靠坚持考下去就可以改变结果吗? 显然不行。 范进当年坚持科考最终中举并不是因为他坚持,而是在考场上有个年纪相仿的主考官见其“颤颤巍巍,落笔之前三点墨”的惨状,感怀至极。同是五旬老汉,一个执掌科举,度量天下才子,另一个却风烛残年,还在摇头晃脑备考八股文。 考官心中不忍,才给了范进这次机会。 这放在《儒林外史》里是好事一桩,在中级会计的备考里却是天方夜谭。 难道我们指望坚持年数多,国家的职称认定考试就会网开一面吗? 可见现在题主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坚持,而是“四年了都没有考过,我要怎么才能通过会计中级考试?” 从这个问题出发,你的中级职称证书才算有了盼头。 作为持证上岗的过来人,备考四个月财务管理78分,经济法74,实务81,有幸考下中级会计职称,我想我的过线经验应该有可借鉴之处。
一、 这个我说了算
如果是同一年报考三科的话,复习时间请保证在4-6个月之内。 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多了你的战线拉的太长,学习就变成苦差,注定渐渐会磨损你对知识点的灵敏度。 到时全然“人麻了”,对于考试本身的技巧掌握必然远远逊于开始。 虎头蛇尾可不是个考试的好习惯。 战线长的感觉题主一定深有体会,四年的备考时光充分说明了题主意志坚韧不拔,但对学习的敏感度想也是有心无力。 尤其大多数人都是在职备考,时间太久,被工作和学习折磨得难以忍受,选择中途放弃的大有人在,每天下班回家刚想有点自己的时间,9点就坐在桌子边开始学习的征程了,这体验一点也不好受; 少了也不行,会计的三个科目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求和计算能力都很高。短期内不管是理解还是计算,都是很难有大成的。 有些老财不信邪,心里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多年会计,考试内容就是我吃饭的家伙,我还需要从头打基础不成? 是也。 尤其是财务管理跟经济法,可以说与大多数没拿到中级会计证的会计工作内容并无太大关系,大家平时做的也就是基础的出纳工作,在规范点的公司连总账都摸不到。 这不是零基础也差不多了。 准备好4-6个月的备考时间,一切备考事宜都好商量。 另: 如果奔着拿证,本身也有一定基础,就像题主这样,建议可以分两年考。 第一年尽量通过两科,第二年通过剩下那门。 推荐套餐一: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 推荐套餐二:财务管理+经济法 不建议套餐: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 套餐期间价格优惠,大家需要的时间也相应可以缩短1-2个月。 尽量不要同时报考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因为中级会计职称三科中,财务管理偏向于抽象理解,经济法偏向于记忆,中级会计实务介于两者之间。 若是同一年报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的话,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最理想的情况还是4-6个月的时间报考3个科目。
二、 为什么过线的不是你
写到这里想到题主是有深厚基础的,对于三个科目的复习时长俨然高于在座大部分人。 那究竟没有过线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这么久的复习时间里自己究竟下了多大功夫来吸收知识点呢? 到底是什么让题主一直在无效备考? 原因无非这几个方面:没有会计的天赋or 备考资料不给力 or 备考成了惯性我们逐个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过线的不是你。1. 没有会计的天赋
这个原因写来自己都想笑,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还不是会计的终点,甚至连中点都不算,这哪儿就到了拼天赋的地步了。 即便是cpa考试,通过高效合理的学习方法,积累会计经验,一样有机会考过。 天赋论向来都是庸人安慰自己的词调。 而且题主有备考资格,起码是拥有了一定的学历水平+会计n年工作经验。 没有天赋何以通过国家的高考选拔并走在这条路上呢? 这条原因还不要当真。2. 备考资料不给力
说实话,现在大家都闻到了机构的商机,不管什么考试都有“冲锋押题”“某某王”“XX宝典”,都是来机构里分一杯羹。 有效提分却不见得。 建议多听几家,最好试听后再做选择,不过这也避免不了开头精彩后面烂尾。 有效备考就别再张望,这是我备考期间用到的资料: 教材、轻一、轻二、轻四,视频课是张敬富和南文文 教材是重中之重,不过我用的是精编教材,原版教材知识点太全太细了,重点没有很突出,被我放弃了。 重点在理解的科目,永远不要忽视教材。有些知识点在教辅里可能只是一笔带过,掐头去尾,但是在教材里却原原本本有头有尾,作为理解再合适不过。 备考前期把教材粗读一遍,大概需要小一个月的时间。粗读意味着不死磕,过程中势必遇见很多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但是我们只需要知道哪些知识点是一个模块的,哪些有关联,形成基础的知识体系,教材的作用到这儿已经发挥好了。然而教材内容太泛,粗看一遍对考试提分来说作用不大,只是搭建了基础知识体系。 提分得看《南文文核心800题》,它对必考点的把握是最准的。老师精讲的知识点大部分是必考点,反复提的是高频考点,学的时候重点关注这些就行,这是能不能上60的关键。听完一章节内容及时在真题里运用做到手熟,不倍速过一遍考试过线基本没啥问题。
尤其是变幻莫测的客观题,这类题目最容易一个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与出题人斗智斗勇还得练习东奥系列。 其中东奥轻一是会计考试最好用的刷题题库,它的题型变幻比真题还要多,结果整体难度高于了真题,导致很难上手,不过课后解析很到位,步骤都有详解,就算再不理解看解析也看明白了,多练轻一必有收获。
轻四作为冲刺压轴,一共6套卷子,每套都很经典,掐着考试时间把卷子来回做几遍,错题回顾多了,考试高分也很有希望。 张敬富老师的课很有意思,他本人被称为“富富老师”,是学会计里最会讲相声的,也是讲相声里最擅长会计的,他对会计考试的了解很深,看完对会计考试会产生更深的认识。
3. 备考成了惯性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听说过西西弗斯的故事,他受到宙斯的惩罚,需要不断把石头从山顶推到山上,石头会从山顶滚落,他便重新把石头推上山。 只是石头到了山顶始终会滚落,他也永不得休息。提到这个人是因为题主的经历跟他很像,备考之后失败于是又备考,循环往复数次。 这很容易产生惯性,习惯了复习备考的生活,在惯性里像西西弗斯一样忘记自己在做的是无用功,但是迫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坚持到底。 坚持要是真的有用的话,还要方法干嘛呢? 题主问这个问题初衷可能只是希望得到一些安慰和继续的勇气。 然而我更不愿看见盲目的坚持,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三、 科科有对策,招招有学问
横批:天道酬勤 每个科目性质不同,这里逐个分析(分析顺序即我的备考顺序): 先学中级会计实务,因为它的内容最多,考察最难,占用的复习时间也最长。把大块放在前面属于“先苦后甜”了。 这个考情每年都有小变化,不过知识点从未变少。考试的重难点依旧是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和所得税。 这些内容在听课时老师经常反复强调,人生建议:听老师的话。 最好手写笔记,做思维导图,再不济把目录研究透彻。章节虽然多,但是细分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几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存在共同点和不同,比如资产来说,所有资产的账务处理都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置。各种资产类型只是在这个公式基础上变动,通过对比,很方便好记。 财管考验的是计算力和理解能力,对财管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有人说这超级难,有人说完全不费解。 我其实属于前者,自认理解能力并没啥问题,甄学八级,英语考四六级也是听力最高,只要说的是人话,我的理解能力都派的上用场。 可见财管并不说人话。 而且这科目的题型花里胡哨——单选,多选,判断和综合,我给你分析一通上80分的关键: 单选和判断本质上是来送分的,综合题是10分的大题,10个空让你填。 不需要写过程,只需要写答案,一般答案是整数或者能保留两位小数的都是正确答案,除不尽的是错误的。所以如果搞不定这门学科,把每章的公式抄下来推导一遍,记下来,60分到手,跟南文文琢磨下解题方法,再做做题,这科就通过了。 经济法和单选的客观题很像,几乎都是细碎的知识点,不仅枯燥,而且枯燥。如果你在背书中感到挫败,这时经济法会拍拍你的肩膀说,“没关系,重在理解。” 说难理解吗?也还好。只是通篇看下来全部都是冗长无比的法律条文,条条还很相似,这简直要了命了。 经济法考的好的人别的不敢说,耐心绝对是一等一的。 不过恶人自有恶人磨,学经济法一定得把教材看明白。尤其基础不好的,建议看一下精编教材,它的知识点经过凝练,题目围绕知识点,比如上市某有限公司,董事会如何针对某一问题做决策。 问到的都是核心知识点,对知识点练习的把控很到位。四、奖励机制的妙用 阶段奖励和终极奖励有助于煎熬的备考过程中补充动力。 建议用番茄工作法,3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或者连续四个30分钟学习,就有四个10分钟休息。 不用把计划分布在每天,最好是每小时每半个小时的细分。一天开篇把事情列出来,比如今天要掌握某个小章节的某个知识点,做2页的习题,只要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就可以收获奖励。 我备考期间奖励自己了无数杯coco,加上备考每天十二点结束,不舍得睡熬到一点,恭喜自己收获了超级明显的黑眼圈+5斤体重。 总而言之,放弃很容易,坚持可能也不是很难。 如果想要不要放弃的时候,希望你清楚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是不是有坚持的意义; 要是有,务必一定请!永远义无反顾地选择坚持那边! 感谢点赞!
两个月备考中级会计实务来得及吗?
两个月备考中级会计实务完全来得及,中级会计实务其实难度并不大,重点有几个章节,收入,金融资产,长期投资,合并报表,所得税,只要把这几个章节能够搞懂,基本上会计实务的过半的分数就拿下了。所以两个月的时间里,你如果通过听网课,做练习,看书,完全能够掌握重点的知识点,正常来说两个月是能够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的。国才中级备考一般需要多久?
全职备考中级50天可以通过。但是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你是一个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考生,其次你要制定一套50天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然后你还要购买相关的中级考试课件,在遇到不理解得及时听老师的讲解,最后还要充满信心,对自己有信心,你可以的,祝你考试顺利!
谁知道中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年限?
中级会计师目前不能评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才能取得的。一、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
二、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三、考试科目:《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3个科目。
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四、报考条件: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年限,应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之日起,至报名年度止,但全日制在校学习时间不能作为会计工作年限。五、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每年一次,2015年9月12、13日举行考试。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3月30日-4月30日,不再安排补报名时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