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谈审计就业去向,张雪峰谈河北经贸大学哪个专业好?
河北经贸大学优势专业是经济类和商贸类专业,如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审计学,金融学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科研以及教学综合实力比较突出,与企业合作建有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所,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实习机会,就业比较好。
以后会一年更比一年难吗?
2018年报名考研的人数已经到达了238万人,现在正是这200多万人查出自己的初试成绩和准备复试的时候!要知道2018年的考研人数相比2017年增加了约37万人次!增加率高达18.4%!然而高校的研究生扩招名额并没有相应增涨18%,有的大学的考研招生名额不增不减,有的甚至还有所减少!那么,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下:考研难不难那些事!
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近几年竞争激烈的考研:
一.数据说话—考研人数到底涨了多少?2015年—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都没有超过200万【2016年报考约177万,只有约58万人被录取】!
2017年—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逾越200万【2018年报考约239万,只有约62万人被录取】!
PS:要知道被录取的这几十万人中,还包括了(1)保送研究生(2)社会人士考研(3)考研二战,三站的学生
【从此看来:考研人数增长的趋势是健步如飞!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每年二战的人也成为考研报名的部分大军】!
二.什么导致了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1.就业压力(1)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扩招(从每年一本线的人数越来越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如:2014年湖北省理科一本线上人数约3万多,2015年就涨到了4万多!但是就业的行情并没有像大学扩招一样乐观。
(2)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条件增高!不少好的单位,企业。比如:华为公司,宝洁公司招生985,211工程的毕业生比例较多!有的职业的就业门槛就很高,比如:三甲医院的医生基本上都是招生硕士学历,省级三甲医院则是招收医学博士等等。
本科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增加,就业环境一般,社会市场并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不少学生选择“考研”!
2.应届毕业生的考研名额竞争对手多!(1)本来应届毕业生是占据了考研的大军,但是随着高校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保送研究生的名额也开始相应增加!
比如:著名985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保送生占据考研招生名额直逼50%!越是有名的高校,本身985,211工程学校保研率就高,并且接收保研生的名额也多!这导致考上名校【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竞争力更大!
(2)考研中,社会人士参加考研的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医院中,如果从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硕士学历是很关键的一环!不少医生在医院三年规陪完之后,依然要考临床医学的学术型研究生!
3.考研转专业在大学本科如果想转专业是这样的:(1)大学第一学年结束,根据成绩和转专业志愿申请,进行转专业(2)部分大学允许学生留级转专业【这一条不推荐大家】!(3)考研的时候转专业。
小编有一些好朋友就是本科毕业后,转专业考研!我认识(1)园林园艺农学专业跨考到苏州大学美术学硕士!(2)英语翻译文学专业跨专业考到北京科技大学法学硕士!(3)汉语言文学专业跨专业考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硕士!
结语:考研注定是一条越来越难的道路,因为这不仅是一场自律的较量,也是一场主要你努力就有可能会成功的决定!祝2019年考研大胜!
欢迎大家,关注“大学生生活”!如何评价安徽财经大学?
感谢邀请。
安徽财经大学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是皖北地区的一个相对中心一些的地级市。财经类院校、财经类专业近年来一直是高考志愿填报的热点,相关院校和专业录取的分数一直都在高水平徘徊,有的学校明显专业学术水平比较一般,但是录取分数却很高。不过财经类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学习的目的一般以实际操作为主,很多学科并不注重理论研究,所以也不去关心学校的学术理论水平怎么样。
安徽财经大学在我国各类财经类院校的排行榜中,一般都会排在10—20名的位次,在全国50多所公办本科财经类院校中,是中等人偏上的位置。下图是2019年校友会的一个排名,虽然不怎么准确,多少也有一些参考价值。对这个排名,我一直弄不清楚,他的星级是怎么定的,他的办学层次是怎么定下来的,排名的依据是什么呢?不过你要是看到榜中排名第一的学校,有没有被恶心到的感觉?
安徽财经大学是1959年创办于省会合肥市的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往蚌埠。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以地方为主。2004年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在多数省份是一本招生。
安徽财经大学在专业上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现开设本科专业67个,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等5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还有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暂无博士学位授权。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财经大学共有6个学科上榜:应用经济学评级为B-,统计学B-,工商管理B-,法学评级为C-,管理科学与工程C-,公共管理C-。财经类院校在学科评估中上榜的学科数量都不多,因为开设的专业就不多。最高3个B-评级的学科,加3个C-评级的学科,对一所双非大学来说,也算中规中矩,不高不低。
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还不错。2018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是安徽省内约50%,江苏和上海约各占10%,其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有浙江、广东、北京。下图是2018届本科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表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法学。
安徽财经大学最大弱点是地理位置。他所在的城市只是一般地级市,相对省会城市,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对学校发展、学生就业都起不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他的录取分数不算高。如果地理位置好一些,录取分数也要涨一涨了。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还有哪些城市的重点高校值得推荐?
重点高校,我们现在可以把他理解为985、211和双一流的高校。
我国的重点高校很多。北京和上海的牛叉高校最,广州的高校也很强,但比北京上海逊色不少。除了这三个一线城市,还有以下的城市的重点高校可以考虑。
一、南京。江苏省会,六朝古都,名校林立。双一流以上高校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南京市的大学水平很高,可以选择的重点高校有12所。
985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11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二、西安。陕西省会,也是六朝古都,国家中心城市,名校众多,也是一个高考教育的氛围极其浓厚的城市。西安的著名重点大学有7所。
985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11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电子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三、武汉。湖北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也是高校聚焦的著名城市。可以选择的重点大学有7所。
985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11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四、成都。四川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素有“天府之国”之称,重点大学也在这时扎堆聚集。可以选择的重点大学有8所。
985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1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五、长沙。湖南省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985工程大学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但是其他重点高校不多。可选择的重点大学有4所。
985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211工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六、天津。直辖市,政治地位高,经济也不错。重点大学有5所。
985工程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211工程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七、合肥。安徽省会,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合肥的重点大学数量不多,共有3所。
985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1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八、哈尔滨。黑龙江省会,东北重镇。重点大学共有4所。
985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11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九、长春。吉林省会,东北地区重要城市,重点大学共有2所。
985工程大学:吉林大学
211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十、大连。位于辽宁省,计划单列市,重点大学有2所。
985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211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十一、重庆。直辖市,重点大学有2所。
985工程大学:重庆大学
211工程大学:西南大学
十二、沈阳。辽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重点大学共有2所。
985工程大学:东北大学
211工程大学:辽宁大学
十三、青岛。位于山东省,计划单列市,重点大学有3所。
985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211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十四、杭州。浙江省会,有人把他认为准一线城市。重点大学有1所。
985工程大学:浙江大学
十五、厦门。位于福建省,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重点大学有1所。
985工程大学:厦门大学
十六、济南。山东省会,著名的泉城。重点大学有1所。
985工程大学:山东大学
十七、深圳。位于广东省,计划单列市、特区城市,经济非常强势。重点大学有2所。
985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以上是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外,其他值得推荐的城市和高校。这些城市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有没有你们想要去的城市?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张雪峰讲经管类什么专业好就业?
会计学最吃香!因为会计的就业范围广,市场需求大,所以一直都受到学生的欢迎。高校为了吸引优质学生,也纷纷申请开设会计学专业。
会计的市场需求确实大,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该专业,导致会计学的毕业生数量大大大增加,市场趋向饱和。很多学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选择考研。建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