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共和国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结束了百年战争、百年混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自己当家做主。建国70年来,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历经磨难,重拾信心
清朝末年,清政府软弱无能。自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与各国列强先后签订超过40个不平等条约,这些约章主要是中国同俄、英、美、法、德、日、意、奥、比、西、葡、荷、丹麦等西方列强签订的。1845年8月15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新中国宣布成立。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保家卫国,捍卫领土完整
建国初级,针对边境问题,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50年10月1至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迫使美韩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1962年6月至11月中印边境反击战胜利,换来数十年的中印边境安宁。1979年到198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迫使越南同意边境谈判,经过10年努力,目前基本完成边界划界立碑。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与英国,中国与葡萄牙,双方通过反复的谈判和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和平解决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
1.物质基础得到显著改善
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进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时交通窘迫:铁路能够通车的里程只有1万多公里;全国仅有3万公里公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建设有了巨大地改善,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万公里,全国99.24%的乡镇和92.86%的建制村通了公路;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民航拥有1254架飞机,经营着1532条定期航班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亿吨大港达到16个。
2.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建国后逐渐形成中国十大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南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上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内蒙古综合经济区、新疆综合经济区、青藏高原综合经济区。十大经济区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保障。
建国后,对农村也进行大力改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3.文化产业不断升级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会带动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949年的在学研究生人数只有629人,2020年的在学研究生人数已经突破了300万人,相差了4700多倍。人才的培养,学历的提高,反映了建国后广大百姓对文化品质的不断追求。
高校改革,质量建设推陈出新。文化娱乐广场,百姓舞台,图书馆,传统优秀文艺节目,遍地开花。
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1960年初,中国开始仿制飞航式导弹,1966年底仿制的第一个海防战术导弹型号——上游一号舰舰导弹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了海军部队,结束了中国海军有舰无弹的历史。“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2012年我国成功下水第一艘航空母舰;2012年我国实现首次舰载机着舰实验;2013年我国划定第一个防空识别区。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新中国建立70年来,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正如毛主席诗词中的期待:“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记得一位很有名的名人还说过:有了女儿,我感觉已经一只脚踏进了监狱的的大门!
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绝对是可以达到这个程度的,当子女遇到伤害时,父母肾上腺素瞬间飙升,也绝对可以冲破理智的闸门。这也是凡曝光校园霸凌事件,瞬间就能在社会卷起惊天巨浪的原因。
不可否认,当下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小皇帝、小公主。“我就是老大”“我就是宇宙中心”。成了中国自有独生子女一代以来相当普遍的现象。
校园霸凌于是有了相当肥沃的家庭和社会土壤!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会让每一个家庭痛苦不堪,也能燃爆每一个父母的负面情绪。当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尤其是受到比较严重的霸凌时,“弄死对方”“弄死对方全家”的念头会充斥很多爱孩子的父母心中。
绝大多数的父母仅仅停留在念头阶段,保持克制,寻找解决办法是大多数人的操作途径。但也有极少数的人,控制不住自己理智的闸门,任由滔天的情绪控制自己,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上饶10岁男孩被杀惨案,从目前流出的证据看,大概率是同学之间长期发生矛盾,一方强势,而另一方相对被动,女孩父亲情绪积累最后爆发的结果。
只是这个结果太惨了。10岁少年生命陨落,他还来得及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生命就终结了。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
女孩或许从此将永远失去父亲,此事也成了父亲对女儿最后的保护,女儿的人生道路还很长,难到她今后的人生再也不需要父亲了吗?
女孩终于不再受这个男孩的“欺负”了,可是,她心里的阴影或许因为父亲的这一举动更深了,今后的人生之路更艰难,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这个概率可能更大吧!
有必要探讨一下,如果真的遭遇校园霸凌,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家长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讲几个小故事吧,希望可以有所启发。
【一】同样是小学三年级女孩,遭到同班又高又壮男同学欺负,孩子都害怕去学校了。女孩父亲找老师、找学校、找对方家长,总之,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原因有很多,男孩家庭社会地位高,学校不敢得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不是自家孩子吃亏(真的,熊家长也挺多的)。
于是,这个父亲决定自己来解决此事。他推一辆自行车,后座上放了两条麻袋和几米麻绳,等孩子放学,尾随男孩,眼露凶光的告诫男孩:“我是***的爸爸,我知道你欺负她,看到这些东西了吗?是我为你准备的,把你胳膊和腿卸了,全部丢到湖里去。”男孩立马吓尿了,就差磕头求饶了。这个爸爸其实就是想好好吓唬他一下。
从此女儿不再受欺负,性格逐渐开朗起来。
【二】不要怕,打回去。告诉孩子,我们不惹事,但是事情来了,绝不怕事。
绝大多数的校园霸凌施暴者其实是纸老虎,他(她)就看你老实好欺负,如果你真的摆出和他拼命的架势,他往往就心虚了。毕竟是孩子,心智都不成熟,趋利避害是每一个人的本能。
校园霸凌往往会发生在性格内向而胆小的孩子身上,女孩多,瘦弱的男孩也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还有就是那些父母处于社会底层人家的孩子。孩子的性格脾气父母是最了解的,孩子懦弱、不自信、身体不强壮,那就让孩子好好锻炼身体,比如陪着孩子晨跑,比如游泳,甚至可以让孩子学习拳击、跆拳道等。万一遭遇霸凌,自己有一手,对方当然会忌惮,不至于变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胆量和勇气是可以锻炼的,以上只是思路,说白了,孩子的路,家长只能辅助,起决定作用的是孩子自己。有些孩子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现在孩子的成熟程度远超想象。所以,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强大和自信起来,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三】校园霸凌的发生,班级管理者和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定要告诉孩子,要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校方,发生暴力的甚至可以报警。
要让这件事在第一时间暴露出来,让同学、老师、学校和双方家长知晓并参与解决此事,这是校园霸凌发生最应该履行的程序和解决之道。笔者相信大部分人是通情达理并愿意积极解决的。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社会有极端情绪化者,也不是每一个人民教师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家庭条件、父母职业、社会地位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个别老师和校方的确有徇私、包庇、看人下菜碟的情况发生。这时,为孩子调班级、转学也算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办法。
必要的情况下,对于素质不太高的家长,对于不作为的教师,适当的强硬和威胁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个度还是要把握好。一定要守住法律的红线。因为,面对一个犯错误的人,你不值得为他以身试法,更是对孩子和家人的负责。
人生的路很长,孩子才刚刚张开看世界的眼睛。千万别为了争一时的长短,做下悔恨终生的傻事,这样,只能会让仇者快、亲者痛。对自己最爱的孩子也是最大的伤害。
最后,人这一生,谁还不经历几场磨难,经历委屈、痛苦和自己感觉上的被欺负。这些东西是负面,在某些时候也能化为动力和令人奋进的皮鞭。
人生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一个人所有的经历,只要在可理解的范围内,经历的过往,最后都会变成财富。包括不堪的往事和当年的不可承受。
前提是你要去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体验更多的事,承担更多的责任。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无比自信的人,其实很自然的就远离了欺凌。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和强大自己。是外表,也可以是内心。
这也是我想要给我的四岁四个月的女儿写下的文字。
——屏山于2019年母亲节之夜。
请老教师提点教学建议?
每位教师的成长,都是从新教师开始起步的。作为老教师,应该重视结对帮扶,教会新教师适应教学岗位。教研活动以互动式培训作为切入点,为新教师的课堂引流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对于新教师自己,更应谦逊乐学,不耻下问。两者共同发力,新教师的成长才能扎实有效。
为新教师提几点建议:
一、做个“有问题”的教师1、要善于“捕捉问题”。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日常教学工作,能够发现这些转瞬即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研究的起点,又是钻研的动力。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及时反思。比如课堂上学习氛围怎么不浓?学生不愿做作业怎么办?怎样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诸如此类很多问题,需要老师逐一破解。
2、要善于“授渔诱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把握三点:一是对教材有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通过质疑探究,有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
比如教学古诗,通过初读明诗意、细读解诗句、精读悟诗情、再读品诗境,学生就能浸润在古诗的文化里,身心愉悦,体验学习的快乐。
再如教学《可贵的沉默》,通过设疑课文讲什么?这件事、这个人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在书本中获取知识,终身受益。
3、要善于因势利导。
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探究,进行思维碰撞。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课堂讨论,教学便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二、做个会学习的教师首先要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非常重要,知识的老化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但是观念的老化,却会使人坐井观天,目光短浅。青年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激情和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学习专业知识是重点。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专业知识过硬,才会有说服力,才能实现专业化成长。要教好学生,必须精于业务,勤于进取。
虚心向同事学习。摒弃心浮气躁,保持上进心。除了利用年轻的大好年华为自己积累丰厚的知识储备,还要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乐于向学生学习。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三人行,必有我师。信息时代,教师不是万能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内涵。
多读书。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学会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多读专业书籍,多读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品读名著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
推荐青年教师阅读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王崧舟的《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朱永新的《新教育》,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等书籍。
三、做个懂规划的教师1、确立中长期专业发展计划。先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包括志向兴趣、潜能、抱负等,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人格、性格、文化因素等等综合考量,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2、审视发展方向。青年教师在职业中发展机会很多,需要把握机遇。比如教学岗位的选择,教学研究的切入,校本课程的开发,行政事务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研究等等。
3、明确发展目标,确立行动策略。有了目标和理想,就要付出行动和热情,达到既定目标。在策略上可以分阶段实施,边摸索边总结。定出短期和中期发展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4、分析自身差距,加快成长步伐。在实施具体方案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不断反思,调整心态,不断实践,收获成功。
青年教师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既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工作,又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只要心怀大目标,走好脚下路,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单招与统招的区别是什么?
感谢邀请,我是藤筹劲草,如果喜欢我的答案请点击关注。
单招是各省高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各个学校自己组织,针对本省内高中、中职、技校以及社会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而且考试主要为语数外知识,考试通过后成为全日制大专学生,只有专科没有本科,必须颁发国家认可的大专毕业证,学信网可查。
统招就是高考,高中生、中职、技校以及社会考生都可以报考,目前采用3+2考试模式,分文理科,考试根据分数报考全国范围内的本科和专科学校,录取后成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本科毕业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专科毕业颁发专科毕业证,学信网可查。
国考公务员有多难考?
据数据统计:
2015年,13475个职位,参考人数105万人;
2016年,15659个职位,参考人数93万人;
2017年,15589个职位,参考人数98.4万人;
2018年,16144个职位,参考人数113.4万人;
2019年,9657个职位,参考人数92万人;
2020年,13849个职位,参考人数96.5万人;
2021年,13172个职位,参考人数101.7万人。
看数据吓不吓人?
除19年较为特殊外,国考每年招录职位数在1.3万-1.6万左右,计划招录人数在2.2万-2.8万,参加考试人数在却在100万左右,竞争比基本稳定在45:1左右。整体来看,公务员考试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我表妹今年2021刚毕业的应届生,去年参加国考,一查职位表,河南国考竟然只有三个岗位招录工商管理类专业,报录比最低的140:1,最高的报考最后一天人数飙升到2000,真正的千人争一岗,竞争激烈,就成了炮灰没考上。
不过,可别被这些数据吓到,根据每年的审核通过人数、参考人数来看,每年有近三成报名合格的小伙伴选择弃考。也就意味着,只要参加考试,就直接干掉了近三成的对手。看完这些,是不是瞬间信心大增
其实,国考难,也不难……这并不是屁话啊诸位!
适当的焦虑会变成动力,过多的给自己施加压力,那就是“阻力”了哈。听到国考就焦虑得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是为啥,自己心里没点那啥数吗?
不就是自身实力与期望目标差距过大,害怕考不上嘛。害怕考不上就不考了吗?既然公务员还是要考,就一条心学习就完了。国考“不难”在哪里?
我自己是19年参加的国考,备考5个月,最后行测考了72,申论考了83,拿下第一,成功上岸我大郑州的某局。是我有多聪明,还是多努力?No,No,No~~~我不是学霸,大佬啥的,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今天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坐等下班。看到了这个问题,简单说两句吧~~
上岸第一步:做规划
①基础知识学习阶段(30天)
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基础知识、申论基础知识过一遍。这一步非常关键,决定了后续备考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基础一定得打牢喽。我是把阿甘上岸说看了,听课的时候结合华图模块宝典听的,每听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就用模块宝典巩固知识点和总结的做题技巧。
②专项刷题阶段(60天)
这一阶段就是刷模块题,巩固知识点和做题技巧,提高正确率。
申论刷题要注意总结题目中的申论模板和素材,我是直接网上找的,不能完全照搬,肚子有货才能灵活运用出来。
行测的话,我是先刷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在行测中的比重最高,只要掌握做题技巧,提分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开始的时候,刷题可以稍微慢一点,到后边一定要严格控制每个模块的刷题时间,为后一阶段的套题练习打好基础。平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刷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的题目,要是没时间的话,建议放弃常识模块。
当然还要总结行测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能有效提升解题的速度,申论注意得总结自己做题过程中没写出来的点,加深记忆,隔个三五天再把这道题拿出来做一遍巩固下。
③刷套题阶段(40天)
建议找出近五年的国考省部级和地市级的卷子,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刷题练习,行测和申论交替着刷。
④查漏补缺阶段(10天)
考前一定要留出几天,把之前总结的错题、易错题、常见坑、做题技巧回顾复盘下,查漏补缺,给备考工作做个收尾,考前复盘提个4-6分不是问题。这期间也不要断了做套题,考试状态一定要持续到考前最后一天,不过刷套题可以减量,考前十天,我基本上一天只做一套题,行测和申论交替着来。
上岸第二步:“巧”学习
行测——技巧至上
言语理解与表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逻辑填空侧重于对词语的理解,片段阅读情况较为复杂,侧重于对文段材料的整体把握。
个人练下来感觉语感很重要,但是我语感很差,超级差(没错,老倒霉蛋儿了)多读多练呗,语感都是练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
但是也有个小诀窍,就是积累成语,主要是理解含义,有很多成语都是重复出现的,记下来多看提升就会快一些,记的时候把容易混淆的词放一起记,做题的时候一旦选项里面出现两个干扰选项,也能排除错误选项。
判断推理非常考验逻辑思路的题目,属于我的弱项,特别是图形题,日常写不出来心态爆炸,判断在练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一半都做不对,我就直接2刷了阿甘上岸说。
老师教的位置分析法、两步对位法、直接判定法等,超级实用,遇到题直接判定题型,用对应的技巧破题,1分钟就能做一道题。后边做题思路有了,心态也好了一些,慢慢的基本上推理判断能拿到80%的分数。
资料分析核心能力在于计算,无非就是几个知识点和几个公式,像这样可以套用的就是多练认识题型,无论什么时候,有固定套路的东西都是经验活儿。
常见问题是找不到数、计算太慢,我做资料习惯先略读一下资料,熟悉各种关键信息,比如时间、各种专有名词等,然后去读题干,直接去材料里定位所需数据,利用数据计算。计算时要先看选项,选项差距大时基本只需算一两位,甚至口算出答案,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数量关系这部分技巧也很重要,题型也很多包括基础运算问题、计数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时间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
和推理判断一样是需要逻辑思路能力的,技巧也很多,学的技巧注意总结内化,基础题基本上没啥问题。我是把重点放在了行程、工程、几何问题上,重点把握基础题。对数学比较敏感的话,建议争取破难题,这是自己和别人拉开差距的优势,利用起来哈。
常识判断基本上靠运气,平时听听喜马拉雅、学习强国,网上找些常识汇总啥的,每天背个半个小时,剩下的就看老天了,这一模块正确率一直不高不用担心,绝大多数正确率都不高,放宽心哈。
申论——材料为王
不管是小题还是大作文,一切的出发点一定是材料,不要自己瞎找问题,瞎发挥。
小题学习方式:对照材料找关键词、主旨句(可以是手段、目的、效果),根据题意汇总每段材料的关键词、主旨句形成初步答案,再按主体、对象、材料顺序等分类方法形成最终答案。
答完题后对照参考答案来找自己用词不到位、不精简、口语化、逻辑错误、分类不合理等问题,分析为什么错、错在哪,总结经验,要像读言语题一样读懂每段材料的主题,答案应契合主题,非重点信息不用列出(或有空格补充说明),这是我总结适合我自己的备考方法。
大作文,完全不是按照高考作文那种模式写的,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写策论文,要是按照高中那种模式写总论点分论点然后去展开,这样子很难得高分。因为完全跑题了。策论文的本质是提出对策,要有实实在在的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去抒发情感,去写一些假大空的话。
写的时候不要依赖模板,最好自己总结,总分总的结构最稳妥,开头第一段和分论点尤为重要,题目的意思重于材料,根据题目再去分析材料主要在说什么话题,重点材料又分别在描述什么,由此定下总分论点;标题清晰明朗,一定要突出重点。总之,大作文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写。
好了,5点半了,学习技巧就先更到这里,要下班了,回家继续。
……………………终于到家了…………………………
以下是我考公期间所用到的书,给大家以参考。
(已经进体制1年多了,考公资料一直没舍得扔,卖废品也卖不了几块钱,前两天我表妹还过来找我借来着,家里有地方就先放着了)
1. 《华图模块宝典》
模块宝典每个模块都是分开的,单独成书,比较适合有计划的分模块备考,内容讲解的很详细,而且里面还根据历年的出题频率,标重点,复习起来会比较有方向,知道我应该在哪一个模块、哪种题型上多下功夫,适合新手小白,比较好上手,最关键是真的好便宜啊,几十块钱买了一大堆。
2. 《阿甘上岸说》
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和专项刷题阶段,我主要就是跟着阿甘老师走。阿甘更偏重讲技巧,老师不是干巴巴的直接上来就怼一大堆技巧啥的,是结合大量真题,通过做真题总结这类题的做题技巧,现场教怎么用技巧,带着做题,讲的很详细清楚,讲完下来做练习的时候直接就能用。
3.《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
刷专项题,我用的5000题,里面都是历年的真题,粉笔把每个模块的真题都汇总在一起了,专项训练、提高正确率很方便。答案解析很详细,不仅把正确选项做了详细解析,错误选项也说明了错在哪儿,为什么错,排版也很清晰舒服,个人感觉刷题用它真的很可。
4.《粉笔决战申论100题》
申论不需要像行测那样大量刷题,只需要把每种题型吃死吃透就行。100题就够了,同样的每个题型都是分开的,我用作专项练习。
100题答案解析很全面,比起市面上其他机构出的答案解析,更有参考价值,参考答案不只是把答案12345列出来,包括解题思路、这类题型的做题框架都写的很明白,小白用它好上手,能快速了解各类题型的做题技巧和方法。
5.真题套卷
后边做套题的时候,一定要是真题,不要做模拟题,没啥意义。我把过去五年的国考、省考试卷都下载打印出来了,每套打印2份,个人感觉还是纸质版的方便,做个笔记啥的,顺手就在卷子上做了,能加深记忆。
做完总结错题,过个2-3天,脑子里面已经把答案忘了以后,做第二遍,不管是第一遍还是第二遍,做的时候都严格把控做题时间,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做完。
最后想告诉正在苦恼国考难不难的朋友,真的不难,只要有技巧加努力,上岸不是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