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会计一般每年什么时间考试?
会计考试的时间因国家、地区和考试类型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考试时间概述:
中国:中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CPA考试)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进行,其他一些相关考试如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考试时间也有所不同,但一般在每年的5月和11月有考试安排。
美国:美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时间一般比较灵活,由各个州会计委员会自行安排,但一般在每个季度都有考试安排,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考生的需要进行选择。
香港:香港会计师公会的会计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包括会计技术员、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多个级别。
英国: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考试时间比较灵活,每年有四次考试安排,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考试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以当地考试机构的安排为准。同时,考生需要提前了解考试的报名时间、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相关信息,并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
注册会计师常见问题有哪些?
【常见问题】
1、一年考几科最好?
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年过6科的也有,一科不过的也大有人在,这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学习方法。我接触到的大部分朋友是一年两科左右。
2、考试科目怎么搭配?
答:首先毋庸置疑的是,cpa六门考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我认为是会计。与会计联系最紧密的,我认为是税法。而战略相对独立,但和审计有些联系。审计应该是综合性要求最高的一科了,故建议放在后期备考。财务管理、经济法较为独立,与其他联系不密切。
综上建议安排:一年两科,首推会计和税法、其次财管和经济法、最后审计和战略。
【复习时间】很多人担心时间问题。如果脱产复习,我觉得从现在起到考试,时间尚可,不必惊慌。一科两个月的时间备考是完全可以的,当然这种复习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两个月加起来有十天的休闲时间就算奢侈了。如果是在职人士或者没有复习基础,相应的时间还要增加。所以稳住步子的同时,尽早尽快复习为好。
【复习方法】1.会计
有没有基础都差不多,时间长短问题。会计是比较难的,也是审计和税法的基础。看会计之前最好先找一本会计的基础课本看一看,明白常用科目,搞清资产、负债类的即可,不必深究。
选择一个辅导班,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过完,把握书本整体。如果听不懂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下去写下去。第一遍正常速度即可,推荐张志凤基础班
之后做习题,推荐上学吧找答案,既有题库功能,也有找答案功能,非常实用。
通过第一遍整体把握,第二遍知识领悟后,应该已经听了两遍课,做过一套练习,到此你已经成功一半了。第三遍主要是攻坚克难,解决遗留问题。部分章节再听课再做题
最后一轮就是套题训练了,及时查缺补漏,同样可以使用上学吧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库App。
2.税法
税法的特点是知识点零碎,重点税和非重点税的方法不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税法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科,但其实他是比较难学好的。
和会计一样,先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听完,对整体有个把握之后,再使用上学吧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库App进行试题练习。
第三遍知识点扫盲,解决遗留难点,依然多做题。
最后还是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3.财务成本管理
财管复习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考试也是比较模式化的。财管的特点是看上去很难,但实际应试技术含量并不高,它不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但是需要记忆的公式较多,这门课的关键也是通过多做题而记住公式,然后把你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数字即可。切记牢记公式。
首先依然建议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听完第一遍,把握宏观框架。第一遍学习会发现公式很多,貌似很难,但请不要放弃,坚持听完。
然后开始做题。
第三遍同前,知识点扫尾,尽量不留死角,还是多做题吧
最后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4.经济法
经济法主要是背书,题目可以少做,但书本中的理论要烂熟于心。经济法的特点是知识点也比较散,没有整体性,据说比司考中要浅一点(答主没考过司考,勿喷)。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背,效果会更好,不建议去做笔记,个人感觉法律条文太多做不完。经济法的关键是多背书,公司法、证券法等要了如指掌。
逐章听课,不做题,快速听,整体把握。
经济法属于那种 “做题:背书=2:8 ”的课程,因此关键点是如何把知识点记牢,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掌握正确方法、勤于思考多总结,方可事半功倍。所以大家多听课,多下功夫多背书吧。
最后做套题,查缺补漏。
5.审计
谈起审计复习方法,我觉得有必要先强调古人的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错,审计对于在校学生和没有审计工作经验的朋友来说,绝对是最晦涩难懂的科目,没有之一。
审计的特点是语言难懂,表达专业,因此外行人想掌握它首先也必须多读书,多读才能知道审计是什么。另外审计的考点明确,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却不如会计紧密,很多考点是独立的,需要一个一个攻破。对于审计,没有捷径,我的策略就是跟着网校的老师走,多背书。有一点庆幸的是,审计每年大题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章节,所以深入研究历年真题的风格,重点攻克这些章节显得尤为重要。
同前,逐章听课,宏观把握。第一遍听下来大部分朋友可能会有种云里来雾里去的感觉,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尤属风险评估之类的最难熬。大部分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坚持下来就好。
最后一遍套题练习,查缺补漏。
6.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相对来说就容易一些了,和经济法一样多背书,不怎么需要做题,但要把书本中各种理论烂熟于心。战略的特点是考的时候感觉不会,背的没考到,但实际上课程核心就是那些经典理论,只是考的比较活而已,因此掌握理论基础很重要。这门课的关键是多背书,对整本书都要了如指掌,考试的时候时间很紧,要把试卷写满,越多越好(但各位大神也不要胡编乱造啊)。
同前,听课。
战略和经济法一样,不用玩命做题,但要玩命背书,具体到每一章节的理论框架。
还是背书,不解释。
最后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总之一句话,玩命背书。
7.综合
关于综合阶段我觉得不用讲太多了,走到那一步都知道该怎样做,要注意复习策略,理解的基础上背书。另外,打铁要趁热,报名综合不要拖久了。
以上是各科的复习方法概要,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备考2020年注册会计师?
各位正在积极备考cpa考试的学员请注意!学员们是否有制定一个2020年cpa学习计划呢?或者是有想法却苦苦没有思路呢?下面小编就整理了有关cpa考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学员有所帮助!
一、2020年cpa学习计划
一般来讲考生都会将备考时间分为三段,即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它们各有各自的学习侧重点。
基础阶段:主要是学习基础班课程和新教材,并结合轻1把基础打牢,为接下来的学习阶段做好准备。
强化阶段:这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做题,但并不是盲目做题,建议跟着强化班和习题班进行,自己先把题做一遍,不懂或者做错的地方记录好。目的并不是做多少道题,而是学会解题步骤和思考方式,了解教材上的考点是从哪个角度出题的。
冲刺阶段:回归教材并进行机考演练,做好考试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在几年内通过?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只有通过了专业阶段才能够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全部通过后才能够获得全科合格证书。而专业阶段的难度要比综合阶段高一些,专业阶段需要通过6门科目,各科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也就是说想要避免重复学习之前考过的科目,就要在5年内通过这6科。
三、注册会计师考试具体需要考哪些科目?
专业阶段CPA考试科目:
《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及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CPA考试科目: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为了能够在5年内顺利过关,考生需要对自己的备考有一定的规划,比如哪些科目先考,哪些科目后考,哪些科目适合搭配在一起学习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把从现在到考试这段时间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确保在考试前能够顺利完成科目备考。
2020年注会备考刚刚开始,考生应利用好基础阶段的时间,多掌握一些考点,为自己通关做好准备!更多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东奥教育官方网站!
四、注册会计师考试具体时间安排
请各位考生注意!中注协早已公布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具体的考试时间为:2020年10月11日、10月17日—18日。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已经截止,请各位成功报名的考生抓紧时间学习,没有报名成功的考生也不用担心,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备考下一年的考试,让自己有充分的准备迎接考试。
综合阶段考试:
2020年10月11日
8:30-12:0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专业阶段考试:
2020年10月11日(适用于部分考区)
08:30-11:30 会计(第一场)
13:00-15:00 税法(第一场)
16:30-18:30 经济法(第一场)
2020年10月17日
08:30-11:30 会计(第二场)
13:00-15:00 税法(第二场)
17:00-19:00 经济法(第二场)
2020年10月18日
08:30-11:00 审计
13:00-15:30 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说明:因考试政策与内容不断的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注册会计师频道提供的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有异议,请大家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2022年注册会计师年检时间?
年注册会计师年检时间为年月至月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规定,注册会计师每年需要进行一次年检年的注册会计师年检时间为年月至月日如果注册会计师错过了年检时间,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补充年检否则,会影响其注册会计师的身份和资格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准确的年检时间,并及时进行年检
注册会计师都考什么科目?
注册会计师可以称为中国最难考的证书之一,在任何考证排名里,他都可以跻身前五名。其学习量大、难度大、通过过率低,证书含金量十足。随着我国财税制度的规范化,相关人才需求量倍增。
2019年各地区都出台了一系列福利政策,足见其含金量。
天津:注会持证人直接落户。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菁英人才”认定办法》,同时满足其他附加条件的CPA持证者属于B类“菁英人才”,可获得一次性安家补贴30万元人民币,还可享受一定的住房优惠政策、子女入学优惠、 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福利。
根据《江苏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奖补暂行办法》,对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事务所工作,在三年内取得CPA资格并注册的给予1万元奖励。
注会自然难考,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本人大学是数学类专业,对财经知识比较有兴趣,自学了部分财会知识。2017年开始从事财税相关工作,2018年开始备考注会,有幸一次性过了五科。2019年准备考下审计及注册税务师。
下面,我结合自身经历来聊一聊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考什么?注册会计师,简称为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
考试内容: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六个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即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方式。
考试题型:基本各科均为单选、多选、简答计算、综合案例分析。
每科的简单计算题目都有一个加分项目,即其中一道小题可以用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
每科100分,60分为及格。
专业阶段五年内成绩有效,五年内六科全部通过,即可获得全科合格证,然后可报名综合阶段,通过后可获得注册会计师证。
注册会计师难考吗?从中注协统计的通过率数据来看,专业阶段各科通过率基本在20%左右,而综合阶段的通过率一般接近80%。
根据相关统计与个人经验,我以为注会各科难度的排名为:
财管>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战略。(这个因人而异,可据此选择备考科目)
根据本人的经历,2018年注会考试难度有所降低,至少没有提升。更加注重细节知识,而以往的难点并不多。今年出了很多一次过六科的。
预计2019年难度与2018年基本一致。
如何备考注册会计师?注会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毕竟只是笔试,考试只需要60分及格即可,因此无论是从知识学习还是考试技巧来讲,都是。
我们应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畏惧,不冒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靠谱的备考计划。
一、选择备考科目。一般无基础建议一年选择两科,可以一简一难搭配,建议从自己有一些基础的科目开始入手。据说,很多人卡在财管多年,本人由于数学基础较为扎实,反而会计下了很多功夫。财管、会计、审计主要以理解为主;税法、经济法、战略主要以记忆为主。
二、选择备考资料。本人使用的是东奥的教材、轻松过关一、历年真题。对于不易理解的会计看了部分网课。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科目可以报一些辅导班,或看一下网课。其实各辅导资料基本都大同小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即可。
三、制定备考计划。这是关键一步。
总体来讲,分为以下阶段:通读教材(不懂也要读下来);分章节学习(看不懂的重点标注);难点攻克;习题练习(历年真题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多做几遍)。
时间分配:每科的有效学习时间在200小时左右。以上班族为例,每天坚持学习3个小时,周末6个小时,一周就是27小时,一般7-8周一科。半年的时间可以备考三科。
再好的计划,执行才是关键!!!
四、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决定性的。很多人半途而废,很多人看几天看不懂就放弃了,每年的弃考率都很高。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可能成功。
第一遍看不懂很正常,但是要看到心里去。
基本上教材看两到三遍,轻一看三到四遍。其实,书是越看越薄的,第一遍需要看两周,第二遍一周就可以,第三遍两天就可以。最后一个月一天就可以看一遍一个科目。
关注、转发!
最新财税政策,欢迎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