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计算,一次核酸检测需多少费用?
提到费用问题,也就是关乎钱的事,这确实一直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出现这种突发疫情,涉及人多,看病费用怎么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
事实上,我们国家早有文件说明!
大家可以看下面一张图:
对于确诊的新冠患者,在基本医保、发病保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是由我国财政承担的。
简单的来讲:那就是如果你是最终被确诊的新冠患者,那么包括核算检测等在内所有费用,都是不需要你出的。只要你有医保,当然现在没有医保的太少了,没有的基本上也是医疗救助对象。所以,从这个角度,不管核酸检测需要多少钱,你都不用过于担心。
这时候,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那我是因疑似住院,做了核酸检测,要自己出钱吗?
事实上,也是不需要的。
大家继续来看下面一个通知!
湖南省就专门核酸检测费用问题,专门下发了《关于临时设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价格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大家可以看到,通知中很明确,公立医疗机构临时设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费用标准暂定为40元/人次,但注意:这40元是检测费,不包括核酸检测试剂费,核酸检测试剂是由省内统筹采购的,标准不高于120元/人份,所以,一整套检测下来,就是不超过160远/人份,而这所需费用是当地同级财政承担的,只要是你是确诊或者是疑似住院患者!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一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真的太多了,光依靠公立医院是没办法完成的,因此在这次疫情中,还有一群被大家遗忘的逆行者,它们就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即民营检测机构,是它们日夜坚守,才会有今天我们那么快就把所有存量,等待检测的病人快速消耗,解决了很多病人因为得不到检测而被迫等待局面。这其实对于疫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真是感染者因得不到检测,而无法住院,那么就会有很多病人成为移动传染源,传染更多的人,那将是恶性循环!
所以,在这一次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实,在这医疗行业待过的会更清楚:目前,国内公立三甲医院一般能开展600-800项常规检测,第三方医检机构可达2600项,大家看看这个数据就知道第三方检测机构重要性!
当然,不管你是第几方检测机构,关于核酸检测费用也是有规定的,所有加起来,同样要求不超过160元/人次!
那么做一次核酸检测,到底要经历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作为普通人,看我们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挺简单的,好像就是让病人张张嘴或者有时候嘴都不需要,从鼻子进,然后看我们拿个长长棉签棒一样东西,取完盖起来就好了!
但是,做核酸检测,远远没有大家想想那么简单,而且面对高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其实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是一个高风险操作!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讲讲这个核酸检测是怎么做的,做完以后大家往往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因为真把核酸检测说清楚,很多人是听不懂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专业名词太多了。所以,我尽量通过一个通俗易懂语言让大家明白!
实际上,核酸检测分为前端取样、病毒灭活处理、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等步骤。
第一步,前端取样。取样,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就好比我们做血常规,就要给病人抽血,而做核酸检测,就是通过咽拭子或者鼻式子,从疑似患者鼻咽部采集上皮细胞。
(如图:咽拭子标本采集爆发,一只手压舌板压住患者舌头,另一只手指取咽部及两侧扁桃体分泌物,这时候往往患者会有一种呕吐感,而且取完以后还会有一段时间有点异物感,是正常的)
然后将其放入一次性病毒采样管内(如下图)
(如图:上面是一次性病毒采样管,里面含有基因组保护液,下面是一次性无菌拭子,就刚刚伸入大家鼻咽部取样的棉签棒)
然后把这个样本与基因组保护液混匀,注意混匀时候还不能用漩涡振荡器,避免产生气溶胶,因为这里面很可能就会含有新型冠状病毒!
第二步,病毒灭活处理。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在56℃,30分钟的环境中可以有效被灭活,而我们也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将样本放入56℃、30分钟的水浴环境中进行病毒灭活处理,这主要是为了裂解病毒释放它的核酸;
(如图:检测人员将样本放入56℃水浴箱进行病毒灭活处理)
第三步,核酸提取。在第二步裂解病毒以后,我们在经过离心等办法,将样本放入核酸提取机器当中,提取除了疑似病毒核酸。
(如图:灭活裂解后的样本,在核酸提取器上进行病毒核酸提取)
第四步,基因扩增。这步名字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不管如何提取这个样本,哪怕它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量都是非常少的?这时候并不能让我们机器敏感的检测的,而且更多时候是检测不到的,这时候就想到一个办法,以这个病毒核酸为模板,模拟病毒复制,对样本中的病毒进行一定量的复制,就相当于放大镜,这时候我们再来检测,如果它存在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那么这个核酸量肯定会越来越多,那么只要检测到,就可以说明这原本就是一个阳性样本。
(如图:病毒核酸基因扩增,黄色即为阳性,绿色即为阴性结果)
相反,如果没有,哪怕我们再怎么复制,因为没有病毒核酸这个模板,那么也就依然检测不到,是阴性的!
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开支和支出。由于企业成本涵盖的内容广,驱动成本的因素多,往往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也是最让管理者头疼的难点。
经历了在企业长期成本管理的实践,我总结下来,企业降低内部成本,需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和步骤:
1. 保持初心
2. 分治原则
3. 因本施策
4. PDCA
一、保持初心曾经干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神级人物,稻盛和夫说,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就会跟着来。企业降低成本的目标,是为企业的根本目标,增加利润而服务的。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忘记了这个根本目标,变成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则会本末倒置,导致最后浪费了资源反而没有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标。
比如,研发人员为了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选用了低成本劣质的器件,最终导致公司的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没有降低企业产品成本,反而导致企业要支付高额的赔款,还影响了产品的价格和销量。
因此,企业所有的成本降低是要为企业的利润目标服务的。企业在做任何成本降低的工作,需要抬头先看清楚自己的大方向是否跑偏。
二、分治原则分治原则,用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面,就是说把企业复杂多样的成本,分类分要素来管理,降低单个问题的复杂性。也就是俗话说的“定一个小目标“。
企业成本的形态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采取向下穿透的分治原则,可以分成两个维度。
不同行业的企业,成本构成也不同。我们下面就以成本管理最为复杂的制造业企业为例来说明,分治原则下,成本的两个维度。
1. 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分类)
制造成本是指为了制造具体产品而产生的成本,或者能够对象化到具体的产品上的成本。比如,产品的物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期间更相关,不能或者不易于对象化到产品上的支出。
狭义的成本,往往是指制造成本。而广义的成本则包括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开支,包括期间费用。
2. 物料成本和服务成本(要素)
物料成本,是企业为了经营而采购的实物,可以是生产物料、研发物料。(企业投资固定资产,是投资活动,通过折旧的方式进入成本,这个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中。)
服务成本,是企业采购服务的支出。包括了支付给内部员工的劳务支出,及支付给外部向第三方采购的各种劳务支出。比如,企业支付的房租是向房东采购的租赁服务,企业支付住宿和交通费,是向酒店、交通运输服务业采购服务。
企业具体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还要对物料和服务成本按照具体支出行为进行细分。比如,生产物料、制造人员工资、厂房租金、生产电费、销售人员工资、广告费用、等等
三、因本施策按照不同分类和不同要素的成本,找到驱动成本的动因。对应不同的成本动因,选用不同的成本降低方法。同样重要的是,降低成本的策略是对着人的,因此降本的策略是要对应到企业不同部门的人员。
比如,驱动产品物料成本的是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耗用。那么对应的成本降低策略就要从,研发设计降本、物料采购降本、生产耗用降本的来具体部署降本的策略。
下图是从方法和思路方面总结的企业降成本和成本管理的结构例子。
具体的降成本策略是从哪里来呢?当然是要激发具体实施的部门来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步骤。
这就是华为任正非说的,”小建议,大奖励!“,也是稻盛和夫”阿米巴“的精神。
外部专家提供的是工具和思路,而真正有效的具体降本的措施,需要激发出每天都在具体做事的人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进行成本动因分析的时候,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人员,最容易在复杂的成本分摊、大量的数据和动因拆分中迷失了降成本的方向。
巴菲特说:“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这个时候,抬头往上看,保持初心!
四、PDCA最基本的原则,走到哪里都适用,而且是相互印证的。科学管理方法戴明环PDCA和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在企业成本管控应用中有其异曲同工的意义。
PLAN 计划: 在成本管控中,要树立目标和计划,这是P(Plan)计划的过程。比如我们要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中的产品设计成本,那就要跟产品研发和设计团队,制定设计成本降低的目标和计划。
在计划的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该项降成本工作的目标、具体动作和措施、时间要求。 比如研发设计降低的具体研发部门和人员、产品成本的下降的目标金额、采用是器件替代还是设计优化,老产品库存消耗时间、新产品生产和销售时间等。
DO 执行: 按照在计划中规定的动作和时间、部门和人员执行。
CHECK 检查: 这个检查,和很多管理中说的控制、跟进是类似的。就是在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比实际完成的情况和计划、目标的一致性。并在过程中,对执行的效果和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讨论。
比如,在研发设计降本的过程中,设定固定的检查时间点。视企业的设计周期而定,可以是每周、每月、每季度。
ACT处理: 在这个步骤中,要对检查步骤中发现成本降低过程的差异和问题点进行处理。处理具体分两个方面,对于检查发现正确的动作,可以进行加强和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点,可以根据原因对成本降低计划、目标进行修正和优化,从而进入到下一个PDCA的升级循环中。
如此周而复始,但企业在这个循环中,是在不断学习、验证、修正中不断迭代升级。这样不仅仅是降低了企业的某项成本,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成本控制的组织和流程,能够确保企业不断优化成本,持续提升竞争能力。
上面介绍的就是企业在成本降低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
成本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种类繁多,驱动原因复杂。
尤其是制造企业,往往还和财务的成本核算和计量方法交织在一起,让管理者对成本管理仿佛是雾里看花。
但无论成本的管控的表现和过程是什么,我们解决问题都需要,回到企业的基本目标。
回归基本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