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政局工资,教师考编是由谁决定录取?
由人社局和教育局。
这种教师的招聘每年会进行统一的招录考试,流程一般是,学校经教育主管部门向人社局通报今年所需要的教师人数,人社局再向财政局发函询问,最后审批结束后,人社局批准的编制人数,就是今年该学校所招录的编制教师【因为市财政局负责编制内教师工资,所以最后审批结束的招录人数一般比报上去的人数要少】空缺的教师岗位则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自行组织招聘。凡是不经过人社局的教师都没编制。
在财政局工作怎么样?
高山人/2021.8.10
我虽没到财政部门工作过,但凭直觉就觉得,只要是到财政部门(不管是哪级的财政)工作,相对来说肯定要比其它的单位部门好。因为财政财政,有财有政,有钱有势。而且,在外人眼里,绝对是个好部门好单位,已在那里工作的人都会有种处势尊优的感觉,没在那里工作的人,就会想法设法争先恐后地调到财政局去工作,因而,会往往导致一位难求的局面,所以说,财政局至今在社会上还是个很吃香的部门单位,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还因为财政局主管机关事业单位各部门经费和项目支出,在体制内只要是涉及财政拨付的范围都少不了与它打交道,都得经过财政局之手,故而,在人们的习惯意识中自然就存有给多给少,何时给到位,都得由其说了算的裁量决定顾虑,弄不好还会直接影响各单位各部门的整年运转,因此其它部门大都对其敬重有嘉,并少不了要去结交拜码头,这也是财政局目前在体制内比较吃香受捧的一个不争事实;
三是因为财政局掌管财政大权,这就自然增加了财政部门人员,尤其是带长的负责任人与各个层级领导打交道的便利,进而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以获得更多提拔晋升的机会。因此,在财政局干得好,特别是一些重要部门比如预算处、编审处、国资管理、国库支付中心,包括相关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只要工作无大错,能力相当,就能迅速干出成绩,要是遇上好的机缘很快就可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这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不过,对其一般的工作人员而言,可能就不会都有这么好的造化了,相比其负责人而言,他们则只有干活的份,想获得晋升的机会恐怕少之又少。尽管如此,但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及固定待遇还是要比其部门单位会好得多。
同时,由于财政部门的权力较大,由此带来的责任也更大,故而,也使其成为了高风险地带,如果你在财政部门工作,不自觉坚守原则底线、不时常绷紧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那么,你犯错革职也会是早晚之事。一人之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国考和省考及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哪个好?
国考和省考的区别是什么?
一、组织单位不同
首先要明确“国考”、“省考”的基本概念。国、省考的概念差别,是由考试组织单位和考录机关的层级、地域范围决定的。国考,全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考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为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面向全国举行;省考,以各省为单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为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在本省范围内举行。
二、考录机关不同
考录机关即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单位,是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新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各机关单位根据职能、编制、岗位、在岗人员数量变化,每年或每半年一次向同级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人社部门及由其管理的公务员局)提出招录计划,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由主管部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考试。
按考录机关层级和隶属关系,公务员考录职位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序列,中央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国考”,地方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省考”。按机构性质和职能,中央和地方两大公务员考录序列又分为多个类别和系统:
国考即中央公务员考录序列,分为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
其中,中央党群机关的“中央”是指机构级别,是党和别、最核心层次的领导机关,“党群”是指执政党(中共中央各工作部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参政机关(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部门)、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通称“两高”);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指政府系统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国家行政机关”表明了行政部门的法定地位和行政级别,专指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内设机构(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部门(如外交部、发改委)、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如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人社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中央部委、各大部委,视使用的具体场合,有时泛指党中央、国务院两大系统的各个部委,有时专指党中央或国务院某一个系统所属的部委。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主要指国务院系统各部门直属或派出的工作机构,如审计署派驻各地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工信部各省通信管理局、民航各区域管理局、各地区海关。由国务院部委、国家局直接管理的各类机构,在管理关系上又称为国务院系统垂直管理部门,其人事、经费、业务不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干预。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系统部委管理、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公务员编制,如统计局各地调查队、各地气象局、地震局、海监总(支)队。同以上三类机构相比,此类单位仅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界定以示区别,其地位、职权和人员待遇并无不同,且机构性质与工作人员身份可能随形势变化、机构改革而转换,行政性强、执法职能需要强化的单位有成为国务院系统直属和派出机构的可能。
省考即各省公务员考录序列,机构和职位分类实际与中央四大系统有对应关系,也分为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在层级上,按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各机构及其考录职位分为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其中,部分省级行政机关直属和派出机构,即省政府各部门(厅局)直接管理、派驻各市以下地区履行职能的机构,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地税局,在管理关系上又称为省政府系统垂直管理部门,其人事、经费、业务活动接受省直主管部门和市地级以下党委、政府的双重管理。中公专家建议考生在选择职位时,对符合自身学历条件和专业、经验、兴趣的“参公”单位可放心选择、大胆报考,不放过人岗相契的机会。
三、招考对象范围不同
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招考对象为符合基本法定条件和各职位特定条件的我国公民,但国考和省考的具体招考对象并不相同。其中,国考招考具有地域的全国性、范围的广泛性和条件的开放性,全国各省区居民均可报考,无户籍限制;省考的招考范围则没有那么五湖四海,部分省区、部分职位有户籍限制,中公专家建议考生在报考时要仔细核对每个省考职位的户籍条件。
报考者经过履行考录程序、各项审查考察合格后,进入招录单位工作,即具有公务员身份,享受相关待遇,试用期间同样享有公务员的各项权利。公务员是由《公务员法》界定的概念,其三个界定要素为: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中央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符合上述三个要素的工作人员统称公务员,口头上沿用《公务员法》颁布之前的习惯,有称为“国家公务员”的,是指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人员,并非特指中央级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考试科目相同但细节有所不同
1、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测为统一一套试题,而申论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类试卷,部分职位加试专业科目。(例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外交部等需要加试)。省考和国考类似,但有些省份会根据自己的本省的情况略有改变。如江苏省考会将公共基础从行测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一门公共基础考试,即江苏省考考行测、申论和公共基础三门,上海等地的部分职位考试还需加试农村基础知识和社区基础知识等;再如山东省考行测也是考同一套试卷,但申论根据考察对象不同分为ABC三类。
2、面试:国考和省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部分省份和国考职位采用无领导形式。
3、公共科目命题区别
1)题型基本相同。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说法,叫做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大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均采用国考的形式。
2)命题模式不同。国考一般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省考试题分为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独立命题的省份有自己的命题程序,统一时间考试的省份则有国家命题组和各省命题组的共同参与。
3)题量不同。国考行测近两年都是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省考会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考试为90分钟100题,有些地方与国考一致。申论考试一般材料数量各不相同,多数省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变化区间,如江苏、陕西、多省省考历年均比较稳定,江苏在7-10则,陕西在6-11则,多省省考亦在6-11则的变化区间,而个别省份如北京、深圳等材料则数变化幅度较大,如北京在5-16则,深圳在2-16则。申论测查方向基本参照国考,作文分值有些省份不同于国考,国考作文分值一般是35到40分,例如安徽省考作文是50分。具体情况考生还是要关注报考地的考试大纲。
五、考试时间不同
国考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12月的个星期日。
省考考试时间差异较大,部分省份省考集中在每年的3至5月份、9月份(4月份、9月份会各有一次多省份同天考试),部分省份如河南省考会在下半年举行,但时间比较分散,少数省份例如:四川、重庆一年内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也有一些省(市、区)不是每年举行公务员考试,比如内蒙古2013年就没有举行公务员考试。除了省考,一些地市还会单独举行公务员考试,例如深圳、广州就同广东省考分开。
六、考题难度有差别
命题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国考相对省考难度更大一些。对于考生的答题要求也会更高一些。
七、录用待遇有差距
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按照同一法律、同一制度管理,录用后受到同一薪酬体系的规范,但具体工资标准并未完全统一,晋升空间和成长锻炼的机会也存在差异。
从工资待遇上看,各行业系统之间、各层级之间视掌握财力资源多少、财经纪律约束力强弱的不同,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距、行业差距和层级差距。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的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财税、金融、证券监管部门的工资福利水平高于其他部门,基层财经纪律执行宽松的地区机关奖金数额高于市地级以上机关。
从晋升空间和岗位交流的机会上看,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职位专业性强、内部管理较封闭,晋升渠道和交流平台较单一,呈系统内循环的趋势。如国家税务局系统、海关、边检系统的人员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异地调动,从江苏国税局调到大连国税局,不能从大连国税局调到大连市政府,跨部门、跨系统横向调动、交流与升迁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各级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工作人员,其职位和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管理的开放性较强,人员流动性管理较宽松,在中央鼓励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后备人才跨地区、跨行业交流任职的政策导向下,普通行业系统的公务员有更多的横向流动、调出原部门的机会。由于部门多、平台广,其纵向的晋升空间也远大于单一系统的垂直管理部门公务员。
上海辅警待遇怎么样?
上海正式辅警待遇蛮好的,正式辅警是指上海市公安局统一编号辅警,不是临聘辅警哈。上海正式辅警报考要求比较严格,一是需上海户籍,二是大专以上文化,三是家庭清白,三代直系亲属无刑事拘留以上犯罪记录。
具备报考资格通过笔试、面试合格录用后,签订正式合同,福利待遇跟正式警察没有实质区别。当然没有警衔、非公务员没有行政执法权,辅助性工作人员,跟正式警察工资级别相差较大。月薪6一8000左右,年终奖会有,年收入10万是有的。只要不违纪违规,可以当成事业来做的。如果表现突出,有重大立功事项的,通过考核后可以转为公安机关内部事业编制警察。事业编制警察除了没有行政执法权,没有警衔补贴外,与公务员警察差不多,年薪15万左右。
谈到事业编警察,也是辅警之列,招考事业编制警察要求更高,本科学历以上,笔试面试更严。录用后虽然穿的是警察制服,但没有行政执法权,不可以使用警械警具。表现突出,有重大立功事项的,经过考核可以转为公务员警察,那就厉害了,年薪20万左右。总之,现在的正式辅警待遇很好,住房公积金挺多,社会地位挺高,只要当作事业来做,可以做到退休,退休金也蛮高的。
气象局上班是公务员吗?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
首先是要了解气象局的性质,气象是国家公益事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就是垂直管理部门,气象部门管理共有四个局,即国家局、省(区)局、地(市)局、县(市)局,分布有许多功能不同的气象站(科级)。
其次是管理职能,各级气象局的业务工作人员为事业编,享受职称待遇,即技术员至研究员;行政管理人员均为以参公管理的公务员,即县局局长(科级)至国家局局长(副部级)。
气象部门属于科研部门,以防灾减灾为主要任务,防灾减灾受国际气象组织委员会工作指导,无国界之分,所以在国内属于科技能力最强的部门,有气象卫星、高端计算机系统、高速通讯网络、高性能天气雷达,30多万个自动监测站等,工作领域涉及到国防(军事合作)、航天航空、交通、海洋、农业、电力、石油、城市建设等。
工资待遇以不同地区差异而定,享受不同的工作津贴(艰苦津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