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网,会计行业有哪些人才缺口?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到网上流传的各种“十大高薪职业”“十大最有价值的证书”等等,各种奇怪职业上榜,也有被吐槽一地的证书上榜,也有被误传的年薪百万证书,年薪百万职业,总之是不靠谱不是那么一点点。这个题目换个说法就是社会大量缺少会计高级人才,真是这样吗? 会计高级人才包括理论型的和实务型的,实务型的会计我理解为在企业等实际应用领域从事会计工作的人。谈谈我对实务型会计高级人才的数量看法,至于是否是“紧缺”和“井喷”?则需要具体来看。 一、会计高级人才是不是“紧缺”? 1、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紧缺”就是意味着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那么市场的自平衡机制会发挥作用,其他职业人员和大学生的培养培训会逐步转入会计这个职业,最终会达到相对的平衡。这里的需求当然是指各类型的企业需要并且愿意提供匹配的价格,相对其他职业会存在薪酬等优势,否则各类人员也不会倾向性地流入会计职业。而且进入会计职业几乎是没有“门槛”,所以“紧缺”两个字,感觉只在部分媒体看到过这个说法,实际当中并不存在,如同很多媒体曾经说过的“精算师”职业缺口巨大,薪酬百万,实际上全国只有100多家保险公司,精算这个职业基本上只面对保险行业,几百名精算师就差不多够了,现在高校还在每年培养、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也在考证,说过剩也差不多了,“准精算师”、“精算师”、“北美精算师”也就是比其他部门员工薪酬高那么一些而已,远远不是紧缺。2、假定证书也是从一个方面相对反映了会计人员的层级,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23万人、高级会计师12万人、以及会计相关专业研究生等,剔除一人持有多证人员,怎么也得有30万以上。
我们先看一下全国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的人数:
截至2016年底,累计有585.6万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各级会计资格证书,其中:初级404.4万人,中级168.7万人,高级12.5万人。——《 2017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从这个数据看,由于持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为2100万元,所以大约还有1500万人是没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人员总量非常大,理论上有一部分人是专业知识过硬、能力较强,较为“高级”的。
再看一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个人会员的人数,据网载,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个人会员一共为23.2万人,包括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注协有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103988人、非执业会员128070人(其中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会员581人),个人会员总数超过23万,达到232058人。北京为个人会员总数最多的地区,会员总数为32745人。上海有非执业会员20243人,这是首次有地区非执业会员数量超过2万人。中注协个人会员逾23万人 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超10万人_中公教育网
3.在工作中,真没怎么听领导们说过缺少“会计高级人才”,就是市场没有那么高的需求量。至于达到什么标准算是“会计高级人才”,这里没有定义,如果定义一个标准,不管是以持有证书的数量、等级,还是担任一定的管理支持和决策工作的人员来划分,现在都有大把的人员。我理解的会计高级人才,应具备较为全面的财务、会计知识,熟悉或者较为精通某些行业的业务逻辑,对某些领域的财务管理有较为成熟或者独到的管理经验,管理建议或措施能够优化企业资源使用、流程,防范财务风险,并起到提升效益、节约成本的人。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完全还没到“紧缺”的程度。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到网上流传的各种“十大高薪职业”“十大最有价值的证书”等等,各种奇怪职业上榜,也有被吐槽一地的证书上榜,也有被误传的年薪百万证书,年薪百万职业,总之是不靠谱不是那么一点点。这个题目换个说法就是社会大量缺少会计高级人才,真是这样吗? 会计高级人才包括理论型的和实务型的,实务型的会计我理解为在企业等实际应用领域从事会计工作的人。谈谈我对实务型会计高级人才的数量看法,至于是否是“紧缺”和“井喷”?则需要具体来看。 一、会计高级人才是不是“紧缺”? 1、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紧缺”就是意味着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那么市场的自平衡机制会发挥作用,其他职业人员和大学生的培养培训会逐步转入会计这个职业,最终会达到相对的平衡。这里的需求当然是指各类型的企业需要并且愿意提供匹配的价格,相对其他职业会存在薪酬等优势,否则各类人员也不会倾向性地流入会计职业。而且进入会计职业几乎是没有“门槛”,所以“紧缺”两个字,感觉只在部分媒体看到过这个说法,实际当中并不存在,如同很多媒体曾经说过的“精算师”职业缺口巨大,薪酬百万,实际上全国只有100多家保险公司,精算这个职业基本上只面对保险行业,几百名精算师就差不多够了,现在高校还在每年培养、还有一些其他专业的也在考证,说过剩也差不多了,“准精算师”、“精算师”、“北美精算师”也就是比其他部门员工薪酬高那么一些而已,远远不是紧缺。 2、假定证书也是从一个方面相对反映了会计人员的层级,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23万人、高级会计师12万人、以及会计相关专业研究生等,剔除一人持有多证人员,怎么也得有30万以上。 我们先看一下全国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的人数: 截至2016年底,累计有585.6万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各级会计资格证书,其中:初级404.4万人,中级168.7万人,高级12.5万人。——《 2017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从这个数据看,由于持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为2100万元,所以大约还有1500万人是没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人员总量非常大,理论上有一部分人是专业知识过硬、能力较强,较为“高级”的。 再看一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个人会员的人数,据网载,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个人会员一共为23.2万人,包括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注协有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103988人、非执业会员128070人(其中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会员581人),个人会员总数超过23万,达到232058人。北京为个人会员总数最多的地区,会员总数为32745人。上海有非执业会员20243人,这是首次有地区非执业会员数量超过2万人。中注协个人会员逾23万人 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超10万人_中公教育网 3.在工作中,真没怎么听领导们说过缺少“会计高级人才”,就是市场没有那么高的需求量。至于达到什么标准算是“会计高级人才”,这里没有定义,如果定义一个标准,不管是以持有证书的数量、等级,还是担任一定的管理支持和决策工作的人员来划分,现在都有大把的人员。我理解的会计高级人才,应具备较为全面的财务、会计知识,熟悉或者较为精通某些行业的业务逻辑,对某些领域的财务管理有较为成熟或者独到的管理经验,管理建议或措施能够优化企业资源使用、流程,防范财务风险,并起到提升效益、节约成本的人。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完全还没到“紧缺”的程度。 如果把“会计高级人才”的标准定的过高,譬如“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见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目标),那么一个配置有三、五百财务会计人员的大型公司,进人标准都是本科起步的,估计也就个位数的几个,真以这个标准来作为高级会计人才,市场上想要的这样人的企业可能不少,但是具体到提供的人才价格等各种条件可就达不到了。至于那种把高级会计人才理解为专业知识全知晓,能够对外筹资渠道很广阔,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很到位,对内企业资金、管理运作“指点江山”的人才,只要一出手,实现效益搜搜地提升,那是夸大会计的作用了。 所以,我认为会计高级人才说不上是紧缺,市场对于会计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相对高端的会计人才也更多地集中在某些行业,如挣钱多的金融业,以及集中在某些企业,如:央企、跨国公司、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等,市场上其他的企业提供的发展环境、薪资待遇等则没有较高的吸引力,有个数据: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80%。这其中的中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企业内部很多岗位则是提供5万元/年、或者10万元/年的薪资,能吸引多少会计高级人才?更不用说让其他岗位人员转财务会计岗位了。抛开薪酬、环境等太差因素谈缺人是“流氓”思维,而且真是让会计高级人才在多数中小企业工作,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二、我们再看看会计高级人才数量为什么没有“井喷”? 1.会计人才的培养重视核算会计知识,而管理会计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师资都相对缺乏。在会计这个领域,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尤其是管理会计的领域,很少见到成型化和体系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而这恰恰是成为高级会计人才需要储备的知识。大学本、专科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以掌握基础性知识为主,会计专业也没有成为特别热门的专业,相对其他专业,不会吸引到占据优势的优秀人才加入,以2014年全国高考录取率约为74.33%,本科录取率38.7%为例,假设会计专业招生的本、专科科录取人数占比也大致在该专业总人数的4:6左右。这些人才培养都以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达到从事会计工作的要求为标准的。 这些年国家也在加快实务型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会计相关专业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除了学术型研究生以外,增加了大量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录取人数,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截至到2016年,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由初始的24所院校,增加到目前的176所院校;招生规模由最初的每年不到2000人,扩大到现在的每年1万多人,已成为仅次于工商管理硕士的专业学位类别;报录比稳定在7:1,是报录比最高的专业学位之一,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会计教指委主任委员、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赵鸣骥在2016年会计教指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另外一个是全国、省、系统内会计领军人才等各个工程对于会计 人才的培养。这一类的培养工程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需要脱产培训一段时间,有些人没有这个时间。截至到2016年,不算各省、系统内的会计领军人才,财政部组织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人数是1400人(包括 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目前,《十年规划》中的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一方面,从实施时间来看,财政部自2005年9月启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至今已超10年。另一方面,从培养任务来看,《十年规划》提出培养1000名左右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任务,截至2015年底实际招收1422人,已超额完成《十年规划》设定的培养任务。——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会计理论学习和实务培训是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途径,至于成为高级会计人才,还需要实务的经验。
2.适合培养会计高级人才的岗位少,绝大多数企业提供的岗位不具备让会计人员通过实务操作成为会计高级人才的条件,同时,普通会计岗位不足以吸引优秀人员来从事会计工作。
少数大型企业、机构的少量岗位,具备让普通会计成长为高级会计人才的条件,并培养了一些高级会计人才,由于所在企业条件相对好(企业软硬环境、薪酬福利),市场上难以有匹配的同类岗位,造成了这少数的高级会计人才很少向外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过内部学习和晋升其他人员成为高级会计人才的机会。
3.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市场需要的是基础操作性会计人员,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只是少数,并且这个“高级会计人才”达标标准会越来越高。
总体上看,高素质、复合型、管理型、国际化也是会计高级人才的要求,市场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必然也是“金字塔型”的,“金字塔”的顶端是需求最高端的会计人才,而底部是最基础的会计人员,大量的基础性岗位需求吸收了一波又一波投身会计工作的人员,往上走的路不那么容易,在95%以上的企业,会计人员即使做到了最高位置,也不能成为会计高级人才。
历史在发展,原来高级的人才,从现在来看,可能不那么“高级”了,所以如果说“金字塔”最顶端的会计人员相对缺少,我认为是对的,因为这个“金字塔”没有定量的“顶”,它的高度是个变量,只会大于任何历史基数的变量。
如果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在这个没有特殊准入的职业中,供给一定是能够相对匹配的,没有理由到“紧缺”的程度,至于不能在数量级上“井喷”,则是多种因素限制的,但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是提升快速的,如同70后、80后、90后、00后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一样。
会计职称有哪几个等级?
谢谢邀请。
会计职称证书有以下几个等级:
1、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又被称为助理会计师证书
2、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又被称为会计师证书
3、高级会计师证书
4、正高级会计师证书
5、注册会计师证书,即CPA
6、注册税务师证书
7、管理会计师证书,分为国内和国外证书。
国内有初级管理会计师证书,高级管理会计师证书
国外的有CMA证书,即美国注管理册会计师证书
国家规定,目前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拥有初级会计师证书。一般企业的核算会计岗位,均要求具有初级会计师证书。比如出纳、应收会计、应付会计、资金会计等。
企业里的总账会计、财务主管要求具有中级会计师证书。
企业的管理岗位的财务会计人员,除了要求具有中级会计师证书外,还要求具有注册会计师证书或者管理会计师证书。
上面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欢迎大家相互讨论学习。
哪个平台找工作的效率高?
年后找工作很容易找的,到处都在招聘。我觉得Boss直聘就挺好的,效率挺高的。都是老板直接应聘的。我的工作就是在Boss直聘上找到的,待遇工资啥的都吻合。不像58同城,之前就是在58同城上找了一份工作,有点坑!应聘了一个公司,看着待遇不错,说工资至少6000起,包吃包住。然后我们就过去了,过去了才发现情况不对,他那个公司就是一个人力资源,中介来着,实际上班的地方是富士康,不过要想进富士康也挺麻烦的,光体检就得检查9个项目,富士康有专门的一个面试体检区域,那里简直人山人海,光排队都得花上一段时间,够呛的。体检通过了直接开大巴把我们拉到富士康宿舍,里面真的蛮大的,宿舍楼把我吓到了,里面是一个大院子,有点像青蛙坐井观天一样,被围住了在里面生活,环境很闷,也很吵,给我们都安排好了宿舍,一进去那些员工问我们是哪个公司介绍过来的,我说众诚啊!员工问:他们怎么给你们说的待遇?我:工资6000包吃包住,每天都有班加。员工:你被坑了,我也是他们公司介绍进来的,他们也是这样说的,多好多好,进来才发现每天上八小时,天天没事干,天天去车间搞卫生,还两班倒,吃饭也是要花钱的,每个菜都有价格,最低6块钱一个菜。每个月拿三千块钱多点。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想走了,时间太晚了就在那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叫了车回去了[捂脸]里面太大了,不知道门口在哪里,叫车定位过来把我们接走了。回头想想觉得能来一趟富士康,还在那里住过一晚,也不亏啊!建议大家还是去实体店应聘的比较好。避免不必要麻烦!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颁发证书有哪些?
会计职业能力证书考试(也叫“会计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根据企业发展及岗位需求分为“出纳员、会计员、主办会计、助理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师”等岗位,突出岗位业务实操能力及“大智移云”背景下财税能力。
“出纳员、会计员、主办会计”职业能力考试是会计人员财税业务实操考试、会计信息化业务能力考试,该考试对考生参加初级会计师考试是一个基础性知识模块的衔接与补充。
“助理财务分析师、财务分析师”职业能力考试是培养帮助企业制定决策,编制计划和实施控制,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企业管理“参谋”。
通过测评,对达到岗位胜任能力的人员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签发证书。可作为求职、任职及用人单位招聘、考核的依据。
会计行业有什么知名的企业?
排名比较靠前的有: PWC普华永道、Deloitte德勤、KPMG毕马威、EY安永、立信BDO、天健、信永中和、大华、致同GrantThornton、天职国际。
1.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是专业服务机构。它是普华(PriceWaterhouse)和永道(Coopers&Lybrand)于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普华永道和毕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ToucheTohmatsu)合称为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是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主要服务领域包括审计、税务、人力资源、交易、危机管理等。普华永道通过制定解决方案及提供实用性意见,不断为客户及股东提升价值。普华永道提供切合各行业所需要的审计、税务及谘询服务,以提升客户的价值。普华永道在15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1,000人的专业团队所组成的全球网络内,对22个行业进行专业研究,分享其思维成果,行业经验和解决方案,并为客户开拓新视野及提供实用的建议。
2.德勤创立于1868年美国,全球知名的事务所机构,1917年进入中国,提供审计、企业管理咨询、财务咨询、风险管理、税务及相关服务
Deloitte(“德勤”)是一个品牌,在这个品牌下,具独立法律地位的全球各地事务所属下数以万计的德勤专业人士联合向经筛选的客户提供审计及鉴证、管理咨询、财务咨询、风险咨询、税务及相关服务。
这些事务所均为德勤有限公司(一家根据英国法律组成的私人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称“德勤有限公司”) 的成员。德勤有限公司的每一个成员所在其所在的特定地区提供服务并遵守所在国家的法律及专业规则。德勤有限公司的每一个成员所都是根据其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惯例结合考虑其他有关因素而设立的,并且可以在其经营所在地透过从属机构、关联机构及其他相关实体提供专业服务。并非每一个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员所都提供所有服务,且根据公共会计规则和规定,某些特定服务可能无法向鉴证客户提供。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个成员所乃不同的并且独立的法律实体,相互之间不因对方而承担任何责任。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个成员所仅对其自身的行为及遗漏承担责任,而对相互的行为及遗漏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德勤有限公司(又称“德勤全球”)并不参与向客户提供服务。
3.毕马威创于191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上较大的专业服务机构,专门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服务,1983年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毕马威在中国十八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合伙人及员工约12,000名,分布在北京、北京中关村、长沙、成都、重庆、佛山、福州、广州、杭州、南京、青岛、上海、沈阳、深圳、天津、武汉、厦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毕马威以统一的经营方式来管理中国的业务,能够迅速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毕马威是一个由专业服务成员所组成的全球网络。成员所遍布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专业人员200,000名,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专业服务。毕马威独立成员所网络中的成员与瑞士实体 — 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毕马威国际”)相关联。毕马威各成员所在法律上均属独立及分设的法人。
1992年,毕马威在中国内地成为获准合资开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8月1日,毕马威成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中,从中外合作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的事务所。毕马威香港的成立更早在1945年。打入中国市场的先机以及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中国多家企业聘请毕马威提供专业服务,也反映了毕马威的领导地位。
4.安永始于1903年美国,世界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事保证及咨询服务/税务服务/咨询服务等,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英语:Ernst & Young)是一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跨国性专业服务公司,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安永的前身是1903年成立于美国克利夫兰的Ernst & Ernst(1979年后合并为Ernst & Whinney)会计公司和1894年成立于美国纽约的Arthur Young会计公司。1989年,原八大会计事务所之中的Arthur Young及Ernst & Whinney之间的兼并造就了现在的Ernst & Young。
安永在中国:
安永是是大中华区规模较大的专业服务机构,在区内提供专业服务已近50年。这段期间,安永取得多项具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安永的前身雅特杨会计师事务所(Arthur Young)于1968年在香港成立首个办事处;1981年安永成为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的国际专业服务机构。
安永大中华区共设有27家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香港、上海、广州、澳门、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沈阳、苏州、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大连、青岛、厦门、郑州和海口。我们在台湾的办事处设于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台南和高雄。而蒙古业务的办事处设在乌兰巴托。
安永大中华区的员工约16,000名,致力在适当时候,在适当地点配置适当人员,向贵公司提供所需的无缝衔接及优质服务。这就是安永在行业中别树一帜的地方。
5.立信创办于1927年上海,国内较早建立和有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型央企/国有集团/银行/证券公司等提供审计及相关业务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由潘序伦先生于1927 年在上海创建,是中国建立早和有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1986 年复办,2000 年成立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07 年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立信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从业资格。2010 年,立信获得H 股审计执业资格。2010 年12月改制成为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现有从业人员10000余名,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2000余名。总部设在上海,有八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审计业务部、国际业务部、银行业务部及审计风险管理部、信息技术部、教育培训部、管理咨询部、税务部、资产评估部、工程造价咨询部、信息鉴证部、公司清算部、市场与品牌推广部、会计政策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与业务相关的部门。现有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上市公司5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2000余家,并为大型央企、国 有集团、银行、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提供审计及相关业务。
独立、公正、客观是立信一贯秉承的原则。在信用经济和信息社会化的时代中,立信人将永远恪守职业道德,勤勉尽责,坚持执业质量,保护公众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内外委托人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专业服务。
6.天健成立于1983年,具有A+H股企业审计资格的全国性大型专业会计审计中介服务机构,拥有较为雄厚的专业服务能力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83年12月,是由一批注册会计师创办的具有A+H股企业审计资格的全国性大型专业会计审计中介服务机构。
天健拥有35年的丰富执业经验和雄厚的专业服务能力。拥有包括A股、B股、H股上市公司、大型央企、省属大型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等在内的固定客户50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客户400余家,新三板挂牌客户800余家。
在执业工作中,天健一贯坚持专业报国、服务社会的宗旨,管理层和执业团队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勤勉敬业的精神,为客户创造价值,与企业共同发展。
我们将在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基础上,专注务实、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以更好地帮助客户在不断变化的改革和发展环境中,应对和破解相关现实专业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健人始终奉行规范执业、稳健经营的理念,坚持诚信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秉承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视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规范化执业、专业化发展、信息化管理、国际化服务的正确轨道,向着事务所的发展目标挺进!
7.信永中和国内成立较早/存续时间长/较具声望的大型综合性会计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具备国际服务能力的品牌事务所
信永中和(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信永中和)是当今中国具声望、具规模且具备国际服务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服务集团,是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自控国际网络品牌的专业服务机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开拓者。信永中和始终把服务国家和社会做为立所之本,恪守诚信执业原则,打造中华民族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服务能力、备受尊重的国际品牌事务所。
信永中和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国内成立早、存续时间长的专业服务机构。成立三十年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推动诚信、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环境和商业环境的发展,以高质量的专业水准,公正诚信的执业原则,健康和谐的发展方式,努力为客户创造商业价值,为社会创造公信价值,并不断将服务能力向国际延伸。
信永中和总部位于北京,在境内设有23家分公司,已形成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在中国大陆及8个国家或地区设有40个办公室,员工总数近近7000人,包括280多位合伙人。
信永中和是国内取得独立签发H股审计报告以及证监会专项复核资格的专业中介机构。拥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审计、工程造价甲级资格等行业的资质,业务范围涉及审计、管理咨询、会计税务服务和工程造价等众多领域,具备同时为多个大型企业集团服务的能力,为中石油、中粮集团、中国联通、中材集团、招商局等大型集团公司提供多年专业服务,并为境内外24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主审服务。
信永中和秉承发展了国际综合专业服务机构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精髓,坚持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专业质量和风险控制系统。凭借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完善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扁平化矩阵式管理模式,在行业内享有盛誉。信永中和以符合行业规律的发展模式、锲而不舍的专业化追求、高度协同的一体化管理、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发展、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8.大华创立于1985年,国内极具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鉴证/管理咨询/资产评估/工程咨询/税务服务等业务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Da Hua CPAs (Special General Partnership)是国内具规模的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是获准从事H股上市审计资质的事务所,2013年业务收入超过12亿元人民。2013年9月大华加入马施云国际会计公司,一举加强了这个全球性会计咨询机构的业务实力,也开启了大华国际化的新征程。
大华拥有一支能够提供高度专业服务的团队,从业人员4000多人,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者近1000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18人;具有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外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能够提供国际业务服务的专业人员约30人;被中国证监会先后聘任为发审委委员的3人;此外还有业内外业务专家100余人。大华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中的很多成员都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同时,大华还与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院校有人才和专业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由此形成了以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专业学术依托的战略合作关系。
大华各类业务资质齐全,不仅能够从事国内上市公司审计、特大型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审计、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审计,同时经PCAOB认可具有美国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执业资格,2010年取得H股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资质。公司常年审计中央企业15家,上市公司166家,各类客户8000余家,业务范围包括审计鉴证、管理咨询、资产评估、工程咨询、税务服务等,服务对象主要为上市公司、大型国有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涉及航空、金融、电子、电力、化工、造纸、旅游、房地产、电信、交通运输、能源、机械、农业、林业、餐饮、食品、酒店、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多次接受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委托承担其他特殊目的专项审计。
9.致同提供审计/税务/咨询/资产评估/工程造价服务,致力于扩展为客户服务的领域/提升公司服务于客户的方法和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商业形态多样化的今天,公司深刻了解客户搏击于世界舞台、追求扩张发展的诉求。公司大力投入资源,不断扩展为客户服务的领域,不断提升公司服务于客户的方法和方式。
公司在所有重要经济中心都有坚实的根基,至今已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地区的24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全国逾220名合伙人,5,000余名专业人士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高品质服务。公司的客户群十分广泛,包括逾200家上市公司,3,000家国有企业、外资及民营企业。
致同凭借技术专长,以及多年从事各行业项目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客户在商业决策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释放增长潜能。
10.天职国际创立于1988年,专注于审计鉴证、管理咨询、税务服务、法务与清算、信息技术咨询、工程咨询的特大型综合性咨询机构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天职国际,创立于1988年12月,总部北京,是一家专注于审计鉴证、管理咨询、资本市场服务、税务服务、法务与清算、信息技术咨询、工程咨询的特大型综合性咨询机构。
天职国际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政策、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项目承接与执行、执业标准与质量控制、信息系统方面对各分支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天职国际国内网络布局合理,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近30家分支机构。同时,天职国际是Baker Tilly International在中国地区的成员所,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服务网络资源。天职国际专注打造专家型的人才团队。截至目前,天职国际共拥有专业人员4000余人,其中,注册会计师千余人,拥有ACCA、ACA、CGA、HKCPA及其他境外执业资格的员工百余人,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50余人。
发展路上二十多年,天职国际已为不同行业的上万家客户提供了专业服务,客户类型涵盖中央及地方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大型工程业主公司、政府经济主管(监督)部门等,涉及能源、制造、商品流通、建材、房地产、交通、医药、金融、TMT等多个行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