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诊改与评估的区别?
一、愿景目标不同。
评估是为了督促院校按照既定目标、标准的要求,增强质量意识、端正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建立起自上而下、周期性、层级式管理为基本架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系统。而“诊改”是为了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发挥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自主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建成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形成富有内生活力和创新激情的良性机制。
二、运作动力不同。
评估作用下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其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行政指令。虽然建成难度较小、效果易见,但院校容易产生被动应付心理,质量管理容易出现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现象,持续改进动力不足。而“诊改”的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来自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来自于学校内部大大小小“质量改进螺旋”相互激励、牵制的潜在机制,虽然建设难度较大、过程较长,但能够形成常态,持续改进。
三、标准设置不同。
评估的标准由评估的组织者设定,因此,不同组织主体的同类评估会有不同的标准,而同一主体组织的同类评估的标准则基本统一,称之为“既定标准”。而“诊改”的标准由质量生成主体,也就是学校制定,因此,在不突破教育部设定底线的前提下,各院校都可以补充设定适合自身实际的标准,并可以随需求的变化和达成的状态不断修正,甚至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新标准,始终保持改进提升的激情与张力,故称其为“需求标准”。
四、组织主体不同。
评估的组织主体可以是利益相关方,也可以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在实施“管办评分离”之后,则不包括职业教育的管理方和办学方。“诊改”的组织主体是质量的直接生成者——院校及其举办者,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人。
五、行政教育部门的角色不同。
在评估中,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主体,扮演的是指挥员、裁判员的角色。在“诊改”制度中,则起着规划、设计、引导、支持的作用,扮演指导员和教练员的角色。他们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引导、帮助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体系、复核院校“诊改”工作实际效果、督促院校有效改进来体现,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院校的第一责任人地位,直接组织“诊改”。
六、指标体系不同。
评估的指标体系为的是对评估对象做出价值判断,依据的标准是既定的、静态的,一般是按照“逐层分解”的模式设计。“诊改”的指标体系是质量生成主体用于诊断、定位、导航的,依据的标准是开放的、动态的,所以必定按“态(现实状态)—里(影响因素)—表(表现指标)”的逻辑展开,更像罗盘和坐标。
七、运行形态不同。
评估是为了对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等做出评议和估价,需要事先选定评估节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给出评判结论,因此具有项目的性质,类似于到医院体检,注重的是结论。“诊改”是质量生成主体为了找准定位、调整纠偏、持续改进而设计的运行模式,所以是融入工作全程的,没有起讫时间的限制,类似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注重的是过程。
八、操作方法不同。
虽然职业院校第二轮评估试图突破“管理主义”桎梏,在操作方法上有许多创新,比如“深度访谈”“专业剖析”“数据说话”等,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由于缺少法规、体系、制度、机制等的支持,并没有完全达成预期。而“诊改”的操作方法体现以下特点:重视质量计划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诊断与改进;广泛采用“深度汇谈”方法,即重视体会、经验、创意等的共同化、组合化、显性化;强调从源头(尽量不从管理部门)采集数据;强调“过程性”数据的开发、采集、利用;强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展现。“诊改”为“共同建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效果会更加理想。
鉴定和评估有什么区别?
鉴定与评估的区别
鉴定是指在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说,鉴定是指在事件过程中,对专门性问题,由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这一种活动。鉴定包括价值鉴定、医疗纠纷鉴定、伤病鉴定等。
说到与资产评估的关系是指,一般司法机关会考察了解一些专门性单位(如评估机构、医疗机构),然后指定为司法鉴定资质。
评估和鉴定的区别?
评估:评价估量(以范围估算为主,多为借鉴)根据已定规则或者框架,进行评价和论证,得出合理范围,给予决策以指导作用。鉴定:鉴别审定(以确定的意思为主,如真伪)根据确凿的数据或证据、相应的经验和分析论证对某一事物提出客观、公正和具有权威性的技术仲裁意见。
评估范围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对于一个特定的评估项目或者任务,要考虑哪些方面、哪些因素需要进行评估。
它通常涉及到评估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确定,以确保评估能够全面、客观、科学地进行。在制定评估计划和评估报告时,评估范围的明确和准确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评估者更好地把握评估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评估与调整内容有哪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假如一直……,那么我将……) 2)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当出现……的时候,我就……) 3)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如果……,我就……) 4)其它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评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3、规划调整的原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