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销售收入包括哪些,视同每年缴费标准是多少?
视同缴费年限算以缴费,这是在我国工资改革时期,从1992年以前都视同缴费年限,在1992年之后包括同年就不属于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工资改革的第一步,哪时候我国还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哪是在八十年代我国正在实行改革,随着改革浪潮轰轰烈烈,其中工资改革也是其中的一部份,当时各行各业都在做动员工作,让工人们缴养老保险,也是在试行摸底阶段 ,任何一种改革都是要改了才知道,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但是工人们从没经历过这种工资改革,先把自己的钱拿出去,都感觉有点不保险,就跟现在有些人的想法一样,总却得到时候自己得不到不是白缴了吗?当时人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养老保险就是保证自己老有所依的生活费。哪时动员大家缴养老保险,单位补帖40%自己缴费60%(2一4元这是开头)而且还不限制你缴多,可缴费200%至300%这是最高的,还有缴费100%。的确哪时在人们的意识之中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人们说:“还不如放到银行存起还保险点始终都在,万一是缴了到时得不到,哪不是亏大了”,就是这个“万一”害得自己到后来真的是后悔莫及说:“早晓得是这样,当初就该缴个300%”,哎!世上啥子药都有卖的,唯独后悔药缺货买不到。
在我看来,无论什么事物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养老保险这项永远不可变,因他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到老来有所依托,也给国家减轻负担,也给家人减少累赘。所以,无论如何养老保险这项不会变。关于视同缴费的标准只算是缴了费,但是实际个人帐户没有进一分钱,只能算缴费年限。
视同工龄补发标准?
一、工龄工资补发有什么最新规定
养老金部分中的工龄工资补发办法如下:
1、按缴费年限补发养老金: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3.5元/月的养老金;缴费不满10年的每月增加35元;缴费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2、按绝对额补发养老金:月养老金低于30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60元;月养老金在3050元及其以上,低于35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月养老金在3550元及其以上,低于455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月养老金在455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退休工资规定:退休人员可领取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工作工资、特优津贴等。工龄公司按30元/年计。
二、工龄工资定义
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但工龄工资的作用不可小瞧。
三、目前企业工龄工资情况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线型"工龄工资政策计算简单,统计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 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
以前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2、 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
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
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3、 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拉不开工龄工资的差距
不少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1元/年,按此标准计算,一个在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与新员工工龄工资总额仅相差二三十元,工龄工资好似一项摆设,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视同缴费按退休时的职务算吗?
是的,这一点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办法中可以看出。办法如下:
1、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3、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4、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其他应付款过多为什么是视同销售?
其他应付款过多在税法上是认为是视同销售。
因为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视同销售行为包括
⑴增值税中视同销售的确认。《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以下8种行为视同销售:
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②销售代销货物;
视同缴费怎么算?
计算方法: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本人复员转业、单位改制或离开原单位前12个月月平均基本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结果大于3.0的取3.0。
实际月缴费指数计算:实际月缴费指数=本人月缴费工资上年度全省职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