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坏处,分红送股的好处和坏处?
分红送股,这在十年前是好事。现在不是太好,现在的股票。一,最重要庄家想让它涨,它才能涨,涨到多少。庄家说了算,实在不像话,国家才会出身打击。二,运气。你踩到狗屎了,遇到庄家开始拉升的股票,那么你就发了,但还有一点,你得有那个胆量。心狠,手辣,赚大钱。
公司和个人参股的利弊?
公司和个人参股各有利弊。
一、 投资主体不同。公司参股的结果是公司成为另一个公司的股东。法定代表人投资是自然人作为投资主体成为股东。
二、 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公司参股以公司认缴的出资额为限由公司财产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投资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三、 投资限制不同。一人有限公司可以作为投资人投资多家一人公司。而法定代表人只能投资一家一人有限公司。
四、 收益主体不同。公司投资产生的收益归公司所有。法定代表人投资产生的收益归法定代表人所有。
五、 管理主体不同。公司投资的公司,管理人员由公司股东会选举产生。法定代表人投资的公司,由其任命产生。
自然人股东优缺点?
自然人股东的优势:
1、个人直接享有并行使股东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2、股权投资程序上较为简单,且出资自由
3、账务较单一,减少与法人公司的关联关系
4、转让股权时税赋相对较低
法人股东的优势:
1、公司实力较个人雄厚,风险管控较严
2、公司分红时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此在股权架构的选择上:
当投资者以转卖股权获利为投资目标,最好选择自然人直接持股的模式。一般来说,这类公司较常见的如风投公司,首先将企业包装上市,随即转卖股权。
但如果投资者以稳定的分红为投资目标,准备对股份长期持有时,则选择法人持股更佳。一般来说,这类公司多以企业长期经营为目标。
因此,参股股东或者财务投资人,以自然人名义亦或以个人有限责任公司名义,孰优孰劣,还需首先明确自己的投资目的,再掌握参股公司的目标定位,提前做好对公司的尽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股权架构设计,从而获取最大的投资利益。
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银行存款利率涨了!但先别急着高兴!初闻银行存款利率即将上涨的消息,小妹内心是一阵窃喜的。然而细看消息后,笑容逐渐凝固。
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对于我国银行业存贷款利率的决定至关重要。2013年9月成立的这家机构旨在维护行业自律,适应和推荐市场利率化改革进程,创立时有工商银行等10家机构成员。
那么重点来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放宽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会大幅提高吗?现实是残酷的,并不会!
存款利率上限结构放宽的主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国有行获得接近中小银行存款上浮上限的权利和灵活性,以弥补应对市场化客户存款竞争的劣势。但各家银行不会轻易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因为这部分资金总体对利率不够敏感,利率敏感资金大部分已经搬家至理财产品。
据了解,截至4月18日,全部商业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都维持不动,相对于基准利率的上浮倍数也保持不变。按照不同期限,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水平为1.10% ~ 2.75%,在此基础上,城商行的上浮倍数较大,股份行次之,国有行最小,但均低于此前行业自律的上限(大行是基准利率的1.3倍,中小银行是1.5倍)。
然而普通存款挂牌利率没变动不代表大额存单利率不会变动!4月12日会议结束后,大部分银行迅速发行了期限不等的大额存单,并普遍上调了大额存单利率。
这年头,有钱的人依旧会越来越有钱。国有行反应最为迅速,目前短期(1年及以下)的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倍数已与股份行持平,上升至1.45倍左右,长期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倍数约为1.42倍。建设银行4月14日率先推出利率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45%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为一个月至一年。
股份行调整范围较大,如招行、平安和兴业上调了几乎所有期限的CD利率,预计之后其他股份行大概率会跟进,上浮倍数将增至1.45-1.50倍。
城商行变化幅度最大,尤其是南京银行调整动作幅度最大,其所有期限的大额存单上浮倍数均一浮到顶,扩大至1.50-1.52倍。
大额存单利率上调对银行实际的影响会有多大?真的是微乎其微。我们以中国银行为例,考察一下大额CD利率上浮对银行成本的影响,静态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方面,利率上升的绝对值不大,另一方面,大额CD在存款中占比较小,不足3%,因此对成本和净息差的影响仅有0.15bp和0.13bp,ROE仅下降0.02pct。需要注意,以下结果是基于存量的估计,若利率调整仅仅针对增量,那么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据中国证券报,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表示,银行的存款客户实际是分层的。议价地位高的客户,存款定价可能离自律上限较近,银行会用拉高利率的手段去拼抢这类客户。但全行业很大比例的存款是来自议价地位低的散客,稍微调整一下自律上限,不会导致整体存款的实际利率大幅上升。
小妹相信大家对此前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的将继续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决策都熟知。目前中国仍存在利率“双轨制”,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而货币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
易纲认为,“其实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这样我们就能看出利率实现市场调节是大方向。市场决定的利率,就是资金应有的价格,会使资源配置更合理、资本流向更聪明,利于调结构促转型,也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政府正在加大这一块的调整方向。
小妹认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金融逐步发达,间接融资比重必然呈现下降趋势,更多的钱会从银行出来,推动利率上行,而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更是利率市场化或金融脱媒的推手。类似于余额宝,它把一种银行历来就有、但是不主动推荐的理财产品变成每个银行的标配,你自己不革命,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
个人破产制度意义是什么?
在我的头条文章《个人破产制度将试行,只要你看懂三个要点,就能免除债务》中我曾论述过这个问题。
“欠债还钱,父债子偿。”在我国古代民法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基本原则,“有债必还”在我国民间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随着我国个人破产法的试行,未来这种观念可能会有所改变。
2018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建议推动个人破产制度建立;2019年7月16日,国家发改委提议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建议符合条件的消费债务可依法免责。
这是否意味着从今往后,能以个人破产来免除债务呢?能,只要你看懂这几个要点你就可以。
一、个人破产法是在保护谁?
个人破产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个人的基本生活和允许特定个人的财产豁免,从而为债务人“东山再起”,摆脱由债务带来的生活困境提供了可能性。债务人可在破产期内将其劳动力与所掌握的要素资源重新投入市场来获取盈利,等到破产期一过,无论是否彻底清偿债务,其债务均可一律免除。
二、债权人的利益是否会受损?
成熟的个人破产制度将拥有公平的破产清算机构,在保护债务人免除生活困境、能全心全意投入市场再生产创造价值之外,破产清算机构还会对债权人的利益负责。因此在破产期限内,清算机构会对债务人的收入和开销进行全面的监控,在仅保障债务人基本生活的条件下,限制债务人的其它任何开销,包括交通不得乘达飞机、高铁,住宿不得订购酒店,子女不得上私立学校等,以此来“逼迫”债务人尽快的偿还债务。
三、对个人破产制度的争议:
个人破产制度一出,引发网友纷纷热议,有网友评论道:“家庭房产都会被拍卖,父母的兄弟都会被拍卖吗?那岂不是一人破产全家破产?”
“两夫妻一人欠债贷款,然后存到另一人名下,欠债的宣布个人破产,从此靠另一半养。法院都拿这个没办法。”
“实际上是给那些有社会关系、有地位的人,免除债务解除他们们后顾之忧。他们申请破产后又可以四处借钱了。”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博士陈夏红对此作出答复:“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各大金融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债务将是全社会性的,躲债和逃债也就无从谈起了。”在债务人破产期间,法院保留对其资金转让和财产藏匿追索的权力,一旦发现债务人在破产期间有欺诈行为,如大额资金消费、找人继续借贷,便立即判定其所有债务均无法免除。同时,债务人名下所拥有的资产除少量生活必需品外,其余全部拍卖,拍卖所得均用于偿还债务,因此个人债务不会追涉至其父母兄弟,并要求偿还。
在未来,我国的征信体制也将越加完善,截至2016年3月底,中央银行信息局收录了8.85亿自然人与2139万户企业的信用信息;2018年初,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织北京华道征信、深圳前海征信、中智诚征信、中诚信征信、鹏元征信、考拉征信、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8家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于个人、企业的信用信息征集。没有信用的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将无法获得工作、自身将被限制消费、子女被剥夺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家人为国家事业编者也将丧失晋升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