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准备考研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考研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湿兄整理了每年考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希望可以在你备考路上有所帮助。
考研到底难不难?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其次,量力而行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名校面前,要有一个理性的择校观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正确的方向才是通往成功的彼岸的良好开端。加上认真复习备考,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心态,考研你还觉得难吗?
正式开始准备复习前该做些什么?首先应该尽量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量减少大的、方向性的错误。考研就是一场信息战,而这些学长学姐就是你最好的信息来源,了解相关专业的报录比,学院导师,甚至导师的研究方向,出题重点等等。
尽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
还是那句话,方向很重要,以免当我们爬上梯子顶端的时候,原来发现架错了墙。
考研准备期间需不需要报班?报班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考研无外乎就是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对于时间短,任务重的考研复习来说,在短期内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同时,考研复习时一个非常孤独枯燥的过程,报班学习也可以能让自己体会到考研的氛围,减少考研过程中的孤独感,无助感。最重要的是,对于自制力比较弱的同学来说,报一个班也能够更好的监督自己的学习。
另外,还有这类同学比较适合报考研班,英语,数学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考生更加适合报一个公共课的全程班,因为这两个科目的内容,毕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知识的积淀才能无得一定的进步的。
英语四级都没过,还能考研吗?高考、英语四级、英语六级考试都代表过去,是对你过去学习态度和所学知识的考察。并不能说明以后,并不代表你的考研英语一定考不好,其实学习英语也是要掌握技巧的。比如背单词,你可以按照英语词汇书的页码背,也可以在阅读中背,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专硕和学硕哪个更好?无法笼统的说哪个更好,双证是一样的。就业而言,一是学校牌子响不响亮,二是你的专业以及能力,而无所谓专、学硕;学硕学制长于专硕半年到1年;专硕奖学金略少(甚至没有);专硕有老师带领的实习,实践性更强,学硕重视科研成果,理论性更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能抄袭和复制哦?
(1)用银行存款购入全新机器一台,价值30000元; 借;固定资产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2)投资人投入原材料,价值10000元; 借:原材料1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 资产增加。权益增加 (3)以银行存款偿还所欠供应单位账款5000元; 借:应付账款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负债减少,资产减少 (4)收到供应单位所欠账款8000元,收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应收账款8000 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5)将一笔长期负债50000元转为对企业的投资; 借:长期负债50000 贷:实收资本50000 负债减少,权益增加 (6)按规定将20000元资本公积金转为实收资本. 借:资本公积20000 贷:实收资本20000 所有者权益没有发生变化 资产总计375000元,负债总计112000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375000-112000=263000 期末资产总额=375000+10000-5000=380000 期末负债总额=112000-5000-50000=57000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63000+10000+50000=323000
cps审计必背点?
(1)三方关系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2)财务报表(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4)审计证据(5)审计报告
知识点 3: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单独存在,并且无法降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知识点 4: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知识点 5: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重大
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
审计风险(可接受)既定的情况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将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知识点 6: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时间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明显微小错报均在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
知识点 7:影响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高低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
(1) 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
(3) 项目总体风险较高;
(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点 8:错报的分类
(1)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
(2)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
(3)推断错报,通常是指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识别的具体错报。
知识点 9:明显微小错报
低于明显微小的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
注册会计师可能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到5%。如果治理层提出希望知悉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报,注册会计师可以将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确定为0。
知识点 10: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证据的数量受质量的影响;但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数量可能难以弥补。
知识点 11: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知识点 12: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在保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前提下,控制审计成本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增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所必需的。但为了保证得出的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高低和难易程度作为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理由。
知识点 13:银行存款函证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银行存款(包括零余额账户和在本期内注销的账户)、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如果不对这些项目实施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知识点 14:应收账款函证
除非存在下列两种情形之一,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
(1)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2)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函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如何看待最近河南柘城县启动重罚三孩家庭?
大海中心出了大波浪,要传导到岸边是需要时间的。
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浪尖,是因为岸边还在继续执行之前的规定,大海中心已经风云变幻了。
小空间里的执行政策,遭遇到了大系统的呼之欲出。
所以,冲突就产生了。
一方面,基层仍在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另一方面,统计数据已经出来——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要赶紧鼓励人们生孩子了,不然后面人的养老金就难说了,年轻的社会劳动力填补不上去,我们就会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福祉的切身利益,是家国天下的大事。
回到题目,处罚的措施确实在我看来重了一些。然而,据我了解,基层的公务员朋友也很苦,既要不违背各种规定,又要为国计民生担忧,其实他们也觉得适度放开二胎甚至三胎,对国家经济是有好处的,最近人力成本上升、大城市用工荒的局面已经波及到了很多人。
所以,各家都有各家的苦,在爬坡的路上,崛起的路上,阵痛不可避免,我们相信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
图侵删。您对此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您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我的鼓励,支持我输出更多内容。
看问题换一种角度,讲观点升一个高度,墙裂后是砖,我是专门引玉的抛砖人——墙笑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