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器,到2024年过渡期结束会重新计算退休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如果在2023年左右退休。那么到了2024年过渡期结束以后,会不会重新计算养老金呢?我们说这个是不会重新计算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10月份以来建立了机关养老保险制度,也同时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从2014年的10月份一直到2024年的9月份,这10年期间我们可以被称之为是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过渡期。
在中人过渡期内退休的人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是事业单位中人他们有一个特征,作为事业单位的中人,养老金在计算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曲高保低如果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高,那么则采用新办法。反之如果老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高,那么就会采用老办法,总而言之,最大程度上保证我们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基本利益。
但是当中人过渡期结束以后,那么就不再采用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方式了,一律按照新的计算方式,也就是今天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来计算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实际上就没有所谓的过渡期了,当然如果说在2024年之前退休的中人,采用的老办法计算,那么到了2024年以后,也并不会采用新办法计算,所以说不会重新计算我们的养老金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给的原因是试算与申报不一致?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税务机关提示您试算数与申报数据不一致,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您存在少记收入的情况。这里包括少记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种情况。
1、工资薪金。您可能在申报时发现自己的工资薪金中存在从未任职的单位列支了您的工资。您可能选择了删除,继续申报,从而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建议您从新申报时对有异议的数据选择申诉,所在地税务机关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核查,并通过APP向您反馈处理结果,待处理结果明确后再进行汇算。
2、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这三项收入系统不是像工资薪金那样自动导入,而是需要您点进去,点击“增加”,点击“使用已有数据导入”,把您的这三项收入、已缴税款导入进来,这样您的数据就会与失算数据一致。这也是最常见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第二、您存在多记扣除项目的情况。比如汇算是您在“减免税额”栏次误填写了数据,导致补税变成了退税,或者退税金额变大,从而引发数据的不一致。
总之,您要在提交申请前准确核实自己填写的每一个项目,因为您要对自己提交的汇算负责。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早日完成个税汇算退税。
2020年退休教师奖金怎样发?
退休教龄40年,按照90%的计发比例发放老办法待遇。当然过去一些地方会按照规定提升至100%发放,或者还有独生子女补贴等等待遇,国家规定可以一次性发放180个月的提升差额。
假设2014年9月的本人基本工资标准是2000元,那么只会发放1800元。如果当地高级教师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是3200元,那么我们发放的老办法退休待遇基本养老金是5000元。
2015年副高级职称增加养老金460元,2016年的工资增长率是6%。那么如果2016年退休,老办法退休待遇的是5460元×1.06,结果是5787元。如果是2020年退休,假设按照各种增长率能够增长到6500元,那么6500元才是真正的退休待遇老办法计发标准。
假设2020年使用的计算退休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是6000元,视同缴费年限有34年,副高级对应的平均视同缴费指数是1.8,全部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也是1.8。那么,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5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过渡性养老金,由于各省市的过渡性系数并不相同,各地是从1%~1.4%不等,假设是1%。过渡性养老金可以领取7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这样仅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就可以领取128%的社平工资,结果是7680元。
另外,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划入比例是缴费基数的8%,职业年金是个人4%、单位12%,60岁退休计发月数都是139个月。假设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总数能够达到7万元,这样每月还可以领取5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最终4个结果相加就是每月8180元
2020陕西退休计算基数?
2020年的陕西省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计算办法和以前一样。养老保险管理办法规定,退休是根据缴费年限以及个人账户,再加上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套用公式计算。
而养老保险领取的多少则是遵循多缴多得原则,也就是说,你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档次越高,那么你的个人账户余额越多,这样计算下来你的退休金也就越多。
如果按最低缴费年限15年计算,那么2020年退休的人员每月可以领取到1100元的养老金。
个人所得税退税2020年能退吗?
可以退税处理,首要条件就是上年度你已经纳过税,且应纳税额已经预收预缴的税款金额。相关条件有:
1、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例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其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2、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市民。例如某纳税人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3、市民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最终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相关项目扣除不充分。例如某纳税人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至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可申请退税600元。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市民。
5、市民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如某纳税人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账显示,其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3%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仅有1080元。因此,其可申请18120元退税。
6、市民预缴税款时,未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情况。
7、市民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情况。
二、需要补税的可以当不知情不补吗?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补税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如果个人不去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后果是比较不利的,因为税务系统会把你拉入黑名单的。被税务系统拉入黑名单,个人的征信系数也受连带影响,以后去银行贷款,办理跟信用有关的业务时处处受限。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需要根据法律上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的, 特别是对于有关税率的计算上,应当基于国家明确规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不清楚的,那么在申报退税之前应当咨询当地的税务管理部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