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的三种方法,收入和成本有什么关系?
收入跟成本的关系就如同吃饭与工资的关系,你每月的工资就是你的收入,而你每天吃饭就是你的成本,这应该是最好理解的,但是这和资产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收入跟资产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如同你的工资跟存款一样,对于个人来说,资产不同意虚构,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产包含很多,我们一条一条的说。
一、营业收入和成本有什么关系1、营业收入的构成部分
什么叫营业收入?通常来说就是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比方说一家小面馆,主营业务肯定就是面食等可食用物品了,那么在一定的周期内,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其他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就是营业收入了,但收入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营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我们从财务报表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营业收入的构成,比方说上图,这是我随意找的某上市公司2018年的数据,其中营业收入来自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合计收入还挺高,接近170亿了。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一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来自其公司经营的项目,这家公司相比业务单一一点,但有的上市公司业务很多,甚至是跨行业的。
然而还是有一些细分,比方说主营业务里边包含了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以及交互智能平板,这同样是不一样的细分,所以,我们在分析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时候,不能太过单一。
比方说利润表里边一般有八个科目,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其中的营业利润里边,包含了营业外收入,这同样会算在营业总收入里边。
2、营业总成本的构成部分
就算你没有学习过会计学,作为投资人,也应该学会看财务报表,营业总成本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这张表中我们通常需要重点分析的就是营业总成本及营业外收入,这里边内容很多。
我们重点聊一聊营业成本的构成,最重要的部分不外乎三费。
其中,营业总成本包含了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主要聊一下三费及营业成本,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房租、生活费等日常开支,营业成本来自于主营业务的消耗,比方说前文距离的小面馆,那么主营业务就是面食类,营业成本就包括了一碗小面的原材料、房租等等。
那么销售费用是什么?就比方说最现实的东西,一家医药公司的销售员想要销售自家的药品到某机构,一旦生意谈成,医药公司可以转5个点,但是需要让出其中1个点给机构,这让出来的1个点就是销售费用,所以,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很高,就是这么来的。
再比方说财务费用,很多不懂财务的投资者会想当然的认为财务费用就是财务花费的资金,实则不然,财务费用是公司因为借钱而给出去的费用,其中包括利息费用,也就是说公司借钱越多,财务费用也就越高。
小结:营业收入包含了成本,但是收入与成本都有很多分类,不能简而言之,我们在讨论收入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现金流量表中的三个科目,如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受到的现金跟营业收入不匹配或者相差很多,则需要提高警惕,因为很可能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没有赚钱,而取得投资收益受到的现金却很多,或者是处置固定资产收入很多等等……
二、营业收入和资产有什么关系开篇已经提到了,资产就如同你的存款,而收入就是你的工资,换言之,你的资产主要来自于你收入的多少,但是,收入是需要开销的,当开销越大,当年的利润就越少,而资产的增长也就越少了。
1、资产可以有哪些分类?
首先,总资产=净资产+负债,因为负债也归类于你的资产,只是这个钱是需要还的,所以我们通常需要查看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其中的各个科目都非常重要,我们捡几个重点内容聊一聊。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五个科目是整张资产负债表所包含的内容。
其中的所有者权益就包含了净资产以及负债,净资产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所有者权益,总资产则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在资产负债表的最底部,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组数字。
比方说上图,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就是倒数第二列的55.87亿,而总资产则是最后一列的90.63亿,如果这放在一个家庭中,假设你的全部可流动资产为500万,而你还有100万的房子,那么你的总资产就是房子总值加上你的流动资产,这100万的房贷既是你的资产,也是你的负债,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说按揭的房子属于负债,因为它会不断的找你要钱(每月还贷),看到这里,应该能分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了吧。
2、营业收入如何构成资产
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就依照一个人的情况来讲述收入如何构成资产。
比方说某人每年的收入是50万,而每年的开支为30万,那么原则上每年就能结余出20万,这20万就可以构成你的资产,假设你还有30万的存款,则你当年度的净资产就是50万了。
然而你还有50万的房贷需要还,而你房子的价值为150万,同时你还有一辆价值30万的汽车,这辆车还有10万元的贷款没有结清,那么你的总资产就应该是50+150+30=230万,但是其中还有60万属于负债,这需要你每个月还贷,直到你还完为止。
所以,营业收入最后剩下的钱就能构成你的总资产,而上市公司则比个人更复杂一些,同时你的车子就类似于企业的生产设备,这是需要折旧的,而车子每年的这就可能是10%(事实上更高),那么三五年之后,这两价值30万的车可能还值得了10万,这就涉及到资产减值的分析了。
三、资产是否可以虚构原则上来说,资产是不可以虚构的,法律也不会允许,但是资产是可以减值的,也是可以出现溢价的,所以,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上市公司会出现商誉、无形资产这样的科目,这些科目我们甚至可以主观的认为就是虚构的。
比方说商誉,俗话说得好,无收购不商誉,所以只有在上市公司产生收购的时候才会出现商誉,事实上这就是收购溢价,我们无法客观的得知A公司收购B公司是否一定是客观合理的。
假设A公司收购B公司花去了15亿,事实上B公司的价值只有10亿,那么多余出来的5个亿就属于商誉了,而这个商誉属于就属于虚拟资产,但我们无法认为这是虚构的,所以只能接受公司公告给出的客观上的主观数据。
而这5个亿的商誉因为是虚拟资产,所以最后是需要在上市公司的资产中扣除的,也就是所谓的计提商誉减值,如果今年的净利润为50亿,那么计提商誉减值就得扣除5个亿,这就成了45亿,2019年的某上市公司打雷就是计提商誉达到了80亿,公司市值才不到50亿而已,这岂不成了笑话。
综上所述,财务数据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而收入与成本、资产的关系并不复杂,但我们要去分析细分科目是否合理,作为投资者,一旦发现某数据不合理却找不到答案的时候,那就得多一点风险意识,而法律上的资产是不可以虚构的,但是可以减值或者溢价,所以收入扣除成本之后,还可能继续缩减,只有在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找到猫腻的存在……
有钱人是怎么挣钱的?
有钱人之所以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他们的成功其实是一部奋斗史,是一个财富积累的过程,同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去努力而得到财富。
一、富人思维。世界上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门路且不容易,尤其是想成为一个富人,或者说成为很成功的人士,那就要有进取心和前瞻思想,要有创新和发展,能够准确把握商机,锁定赚钱的行业,与时俱进,一鸣惊人。
这种思维和想法不是所有人具备的,也就是有些人不敢想,也不去想,何来的财富和成功,不安于现状,敢于尝试,有大胆的想法,财富自然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二、富人智慧。成功和你的能力是直接挂钩的,一个人的财富积累其实也是智慧的化身,学会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合理配置自己的有限资源和资产,花最少的钱带来巨大的收益,这都是一种智慧,不管是投资做生意还是投资理财,个人专业知识和智慧很重要。
聪明的人不断学习,也不断努力,充实自己,发展自我,不懂就学,智慧越来越大。
三、富人努力。富人在赚钱的道路上比一般人付出的多,有时候承受失败的压力,但是他们会更加努力,用执著和信念,凭借自己的专注和努力最终走向成功。
富人从不言放弃,任何时候都有动力,耐得住寂寞和孤独,经得住打击和失败,心理素质良好,个人信誉也不错,人脉关系也不错,他们成功是一种综合产业链的成功,不仅仅是金钱的积累,包括人格、思想、价值观的成功。
富人之所以努力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懂得一切来之不易,更加懂得守护成功和财富。
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得来财富,你看到的富人辉煌的一面,但是他们辉煌背后付出了多少的心酸和汗水。
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成功有大的成功和小成功,只要努力,一勤天下无难事。奋斗吧!
如何正确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方法如下:
1、直接成本
直接计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能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某项费用是否属于直接计入成本,取决于该项费用能否确认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直接有关和是否便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通常属于直接成本。
2、间接成本
间接计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需先按发生地点或用途加以归集,待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等,通常属于间接计入成本.停工损失一般也属于间接计入成本。
混凝土一立方多少钱的成本?
透水混凝土一立方多少钱的成本?
本篇以南京地区为参考:3000㎡ C20强度 80厚为例(30厚面层+50厚底层)带你剖析透水混凝土报价分解及成本控制的那些事...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费用=石子+水泥+透水混凝土增强剂+色粉+面层彩色保护剂+水+辅材+人工机械费。(以下数据计算参照佳境生态建议配合比)面层采用干净含粉少的单级配玄武岩石子(粒径5mm左右),南京市场采购价约为170元/吨,3cm厚/㎡石子计算用量为0.05t(8.4元);底层为粒径12mm单级配石子,采购价约为120元/吨,5cm厚/㎡石子计算用量为0.08t(9.9元),石子成本为18.3元/㎡。(以下数据计算参照佳境生态(具体价格以各地实地价格为准)建议配合比)南京地区袋装42.5#硅酸盐水泥采购价约为550元/吨,8cm厚/㎡水泥计算用量为0.03t,水泥成本为15.8元/㎡。(具体价格以各地实地价格为准)透水砼增强剂是透水混凝土的核心材料,它能均衡地附着于骨料表面,增强骨料间的粘结力,保证透水砼有足够的强度,满足透水率的需求,对透水混凝土品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佳境生态出品的SR透水混凝土增强剂官方零售价5600元/吨,8cm厚增强剂成本为4.5元/㎡。佳境生态提供一站式材料采购,色粉与国内一线品牌厂家合作,着色率高且不会对水泥稳定性产生影响,氧化铁红S130参考价为10元/KG,掺量参考5公斤/m³,面层3cm厚色粉成本约为1.5元/㎡。佳境生态生产的优质彩色透水混凝土保护剂价格为27.6/kg,每公斤稀释后可喷涂4-5㎡(喷涂面积受颜色深浅影响)。此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紫外线且附着力强等优势,造价约为7元/㎡。根据项目需求配备工人12名,搅拌机、平板振动夯等设备工具若干,必备辅材,以南京地区工人薪资水平作为依据,8cm厚人工机械费及辅材成本约为20元/㎡。(具体价格以各地实地价格为准)彩色透水混凝土成本=石子+水泥+透水混凝土增强剂+色粉+面层彩色保护剂+水+人工机械费=18.3+15.8+4.5+1.5+7+0+20=67.1元/㎡。以上为透水混凝土成本价格构成的原理解析,仅供参考~在基金跌的情况下?
今天,重点分析“新手投资心理学”。
与其说基金下跌的时候,补仓是降低成本,倒不如说是现在发工资了、赚大钱了、有保障了,想趁它下跌的时候买入,趁早布局,多赚几个点。
比如说:2.18与2.19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混合连跌两天,想要补仓,但看到现在的基金净值比之前买的时候高了许多,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吃。
但换个思维想想,现在处于牛市上涨的行情中,已经跌了5%,可以入手布局了,再犹豫一步,可能就大涨了。
一、这就是心理转换法。转换个角度,让自己在理性分析近期低位,找到可以入手的机会后,就狠心一点,不要磨磨蹭蹭,不然,那机会可能就是稍纵即逝。
我们是无法预测到近期市场的真正变化的,这主要还是看市场情绪,但我们可以知道,全中国人也知道的,未来十五年是黄金发展期,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现在已经大跌5%了,还要期待什么呢?期待明天继续下跌?但其实大概率明天会上涨。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所以,想赚的更多,就得谨守交易规则,到达底线了,就加入;没有到达底线,怎么也不理会。
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布满陷阱的“小盈利”,但另一方面,也不怕被套了。
不纠结于成本,只遵守规则,这样就不会错过很多逢低吸入的机会。
小结:如果一只好的基金处在上涨期,就可以大胆买入,无论是否在成本线以上,您的目的是为了赚得更多,而不是为了收益率更好看,也不是为了上涨的虚荣心。
二、讲一下新手买基金的心态有些人听说买基金很容易赚钱,结果就进来了,但为了谨慎一些,他/她就天天观察这只基金——
“哎呀,它涨了,涨了,还是大涨,我怎么没下手?”
“我去,等了这么久,今天终于大跌了,可怎么还没跌到位?”(没跌到第一天看到的净值,没买)
“嗯~今天又涨了,我本应该昨天买的,难道明天会大涨?赶快买入。”(匆匆忙忙买进去)
结果买了没几天,基金大跌,大盘也跌了,市场一片“哀鸿遍野”。
其实,这是很多新手的正常心态:猛跌的时候不敢买,甚至还想卖掉;开始涨了就恨不得把手里所有的闲钱都投进去,好赚它几个小目标。就像是去逛网店,“双十一”大降价,觉得还是偏贵,没买,想等下一个打折日;转眼间,“双十二”到了,虽然有优惠,但不是降价,只是送个毫无用处的小礼品。
不下手吧,又怕后面连礼品都没得送;下手吧,与上次比,就觉得很亏。然后,就下手了。结果没过多久,又一个新的代替品出来了;前一个产品大降价……自己看着手中的东西,心都碎了。这就是典型的新手投资心理:追涨杀跌。
没有好好地研究市场走向,没有好好地研究大盘位置,没有好好研究自己“为什么买的原因”,怎么有把握获取更高的收益?
如果买入了,就大跌了,该怎么办?
只能是逢低补仓,降低成本。
👉看下图,如果定月定投,在下跌左侧投入,就被坑住了;
👉但如果按照我在第三点介绍基金“基金跌幅补仓法+大盘指数分析辅助”,就可以大概在低位“区域”重仓,而不是左侧下跌时被继续坑住。
低位区域:框框的地方。我们只能买在区域,无法预测具体的最低点,但这样,也胜过99%以上的人。
三、逢低补仓,降低成本逢低补仓,降低成本也是讲原则的,但我发现,有些人总是把跌看成亏钱,看着钱一天天地减少,心里苦苦的。
才买了几天,然后,就什么也不管了,卖出“止损”。
哦,我的天哪。难怪我看到有些人在2020年牛市的仓位都亏了几万块,占比超过10%。
现在跟大家哈哈讲讲“逢低补仓,降低成本”的原则:
第一原则:平摊套高的成本;
第二原则:小熊市,不降15%不补仓;大熊市,不降25%不补仓;
第三原则:不要“一键傻瓜式”定投补仓,否则只会让你填仓的成本拉高;
第四原则:永远牢记第一第二第三原则!
我们如果买在了大盘高位,比如现在,已经快接近2015年大牛市5178了,如果现在买入,假如被套了,不会是大熊,只会是小熊。
小熊就好办了,假如基金跌了15%,就加仓,加一倍;如果基金跌了25%,再加一倍……优秀的基金就跌到这儿了,再跌,我建议您涨了以后,直接卖了。
注意,这不是每月定投那种傻瓜式,那种不判断大盘走势,就只是定投,只会加大“填仓”成本。
想象一下,假如大盘处在倾斜向下的过程中,每个月去定投,降低成本,是不是没有接近低位,反而,越陷越深?
比如:2015年6月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跌,跌到了次年2月,跌了约50个点;每个月定投,加一次,至少加了七次,越买越低,是不是被套得越多?
但是,按照我的法子:大熊年,跌20%就加,最多就加三次,而且优秀的混合基金并不会跌那么多的,最多30%,甚至只是20%,那么加入的钱就更少了,在底部就可以用剩下的钱进行抄底了。
抄底后,大家都知道了,大盘一直就会往上冲,至少有一个月,基本回本了,甚至大盈利。
这样,就大赚特赚。
四、总结基金下跌,想要降低成本,一个就是我说的,大跌才补仓;另一个也是我说的,逢低布局,为未来打好基础。
如果被套了,那么就好办:
如果是小熊,等基金降个15%,就加一倍的仓,如果再降10%,那么大盘基本见底了,考虑重仓;
如果是2007年、2015年那种大熊年,等基金降个20%,就加一倍,以此类推,降到30%,也基本见底了,可以考虑重仓布局;
想要多赚点钱,就不要一键定投,钱毕竟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觉得心安。
讲一个自身的炒股经验:
如果是大熊年,则是左侧下坡式,一般会持续8~12个月,中间可能有陡坡。
最后再提醒一句:如果大跌了、大亏了,不要一键定投,否则钱不够时,只会被拖垮。
我们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冲冲冲!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留言区留言,也可以加关注私聊,互相学习进步。
我是@钱钱投资笔记,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这次不要忘记关注、点赞、转发一键三连,下次也一定要来看哦[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