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税务师怎么搭配考试,如何同时备考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
备考注会税法对应税务师税法一二实务,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会计对应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注会这两科相当难!),注会经济法对应税务师相关法律(注意相关法律比经济法范围大,我当年考的时候感觉比经济法难!)。注会审计和战略单独复习了,没有税务师的科目对应。建议在职考试的分2-3年考,毕竟大家时间精力有限,还有工作家庭的事要干,需要合理分配。加油↖(^ω^)↗!
注册税务师考试科目顺序怎么排列比较好?
考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搭配考试学科,这里提供几个科目搭配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两科组合参考方案
《税法一》+《税法二》:这是税务师考试的核心课程,也是学好《涉税服务实务》的基础,想要报考两科的考生一定不要将这两科分开备考。
《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记忆能力较好、计算能力稍弱的考生可以将这两科放在一起考。这两科组合也比较适合考过注会的考生,或者备考注会《会计》和《经济法》的考生,跨考种同时备考税务师和注会/中级只要科目搭配得当可实现一举两得。
《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实务》:针对计算能力较强考生,建议把这两科放在第一年考。这种组合方式同样适合跨考种备考注会和中级的税务师考生。
(二)三科组合参考方案
《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这三科被称为税务师考试的核心“三税”,联系极为密切,《涉税服务实务》考查的大部分是《税法一》、《税法二》的内容,只是方式更加灵活,建议考生尽量同一年完成这三科。
《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这种组合报考的难度很大,适合有注会基础的考生。
(三)四科组合参考方案
四科联报可以选择的组合方式很多,此处提供的参考方案是综合了以上报考组合后的出来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
《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
考完中级会计想考税务师?
2020年税务师考试报名时间5月8日起,很多人已准备报考税务师,考虑科目搭配的问题。报考税务师的人群里,有很多考过会计类证书的,比如有位同学咨询:“考过了初会报考税务师,报考科目顺序有什么技巧”,小编给大家一些建议。
考过初级,有一定的会计基础,趁着财会知识还牢记于心,报考税务师这样通过率更高。
税务师考试共有五科,分别是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还有财务与会计。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考过初会的考生,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储备,再报考税务师有一定的优势。选择科目搭配方法时,可以先考财务与会计科目,第一年建议报考2-3科。
因为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这三科联系特别紧密,不建议分开考,但是考生有一些会计基础,第一年建议报考上会计科目。
可以先报考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第二年报考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备考建议
当然是报班学习!报班之后可以节省很多精力和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容易掌握重点和难点。税务师考试重视对基础的考核,对教材越熟悉越好,大部分人自学很难吃透教材,既然要考试,我们就不做无用功,报课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辅导,能掌握重点,破解难点,为考试增加信心!
随着国家税务政策的不断改革,需要更多从事税务师这样的专业行业人才,从事财会、涉税类工作的人想有更多晋升空间,有税务师证就很有优势。而很多有会计证书的朋友,为了更全面的应对工作,提升资历,也纷纷加入税务师考试的队伍,那么你呢?何不趁着自己有时间、有条件的时候,多提升下自己呢?
中级会计师注会税务师如何一起搭配学习?
税务师科目搭配方法
【一年报考两科】:
科目组合一:税法一和税法二
税法一和税法二这两门课程是税务师考试的核心课程,也是学好涉税服务实务的基础。
科目组合二: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计算能力稍弱,但文字记忆能力较好的考生,建议把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放在第一年考,先通过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科目,给自己增加信心。这种搭配方法非常适合考过注会或者打算注会和税务师同一年考的考生,比如通过注会会计的考试,拿下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科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年报考三科】:
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三税是比较常见的报考方案,因为涉税服务实务考察的基本上也是税法一、税法二的内容,如果第一年只考税一、税二,你会发现,需要把税法一、税法二重新复习一遍,这样搭配可以避免第二年重新学习税一、税二,可以节省备考时间。
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涉税服务实务
这种组合方式适合有注会基础的考生,有了注会的基础,利用科目的关联性去选择报考科目,这样子比较合理。
【一年报考四科】:
(1)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难度:★★★★
(2)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 难度:★★★★★
(3)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 难度:★★★★★
注:这些报考建议仅供参考,考生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目选择。
注会&税务师的科目搭配
注会的《税法》搭配报考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
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法》搭配报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这四门,搭配报考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涉税服务实务》
中级会计&税务师的科目搭配
税一税二和涉税实务可以搭配报考中级的经济法
税务师的“三税”等税法类科目,跟中级重合的主要是经济法,但中级的经济法有税务师中税法的内容,也有法律的内容;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科目涉及法条的内容,与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经济法》科目内容很相似。
中级&注会&税务师仨证一起考
税务师和会计中级、注会科目关联性很强,虽然税务师某些考点考的更细致,但是这三门考试知识点相似的很多,如果全职备考,又有一定基础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年考多个科目,仨证一起考,四年考三个证书,也不是不可以。
温馨提醒
上班族的话,不建议一年报考五门,这样学习时间不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少报几科,保证通过几率,首次考试顺利,也能增加信心。
2020年税务师考试4月20日就开始报名了,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学习的话,要抓紧时间备考啦,毕竟备考时间准备得越充分,一次考过多科的几率更大,而且,若想尽快拿到梦寐以求的税务师合格证书,不仅需要合理搭配科目,还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跟着网校课程学习,助你一举拿下税务师!
三师跨考种如何同时备考?
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中级会计师都属于比较抢手的,也是会计考的最多的三个证书。建议大家,如果一定要考完这3个证书的话,可以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一般,能考下注册会计师的话,那么在此备考税务师和中级,都难度不大。其中,注册会计师都税务师,都需要花时间,中级难度最小。在备考的同时,建议大家2个备考备考,考完再备考另外一个考试。
一:税务师、中级结合备考1. 有中级做基础,税务师好考吗?
税务师考试中的《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对应着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总体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税法(一)》、《税法(二)》以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是法条相关,相信学好了中级《经济法》也是同理可得,所以中级的基础对税务师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2. 税务师和中级怎么结合报考?
由于两个一起备考属于跨考,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有相关的计算,《中级会计实务》中也涉及相关计算,这两科搭配复习,效果更好。全科备考税务师的考生同时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为最佳,当然如果备考时间比较多,那也可以同时报考中级职称三门科目。
科目搭配建议:
备考方案一: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财务与会计+中级会计实务
备考方案二:税务师五门+中级财务管理\经济法
备考方案三:中级三门+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
备考方案四:中级三门+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备考方案五:中级三门+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3. 同时备考税务师和中级,怎么分配时间?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和税务师考试目标有差异,因此,怎么分配时间就看每个人的考试目标是怎样的。
如果以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为主,考试目标是提升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专业技术职称,那么要保证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相对的,能否通过税务师考试并不是最主要的,税务师考试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更高的挑战,尽力即可。
如果以税务师考试为主要目标,需要给自己制订严格的考试计划,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通过税务师考试,那么,在税务师考试的复习和准备上一定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保证难度较高的税务师考试能顺利通过。
二:税务师、注会结合备考虽然税务师考试和注会考试是不同的两个考试,但两者考试范围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所以,如果报考了税务师而又报考注会的相关科目的考试,可以取得同时复习两个考试的效果。两个考试都需要5年通过全科,从时间上看,还是比较充裕的。
建议以下几种报考建议:
1. 注会会计、财管 VS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
这自然不必多说,CPA的知识面、深度都远大于税务师(TA)的课程,学过CPA的这两门可以应付TA的这门。但是考核方向不同,CPA偏重于主观题,TA偏重于客观题。
TA会计部分的计算量非常大,而且有的题比较难,耗时多,必须多加练习,否则做不完题,必须要学会放弃,注意成本效益原则。而CPA的会计时间充裕,3个小时足够做完所有题目并检查,不过2016年的会计难度明显提升了,希望做好充足的准备。
TA的财管部分很简单,也就是CPA的皮毛而已,不必紧张;而CPA财管时间很紧张,主观题很多,要熟悉过程,认真细致,主观题的计算量要求极大,2个半小时能做完全部题目就很了不起了。
2. 注会税法 VS 税务师三税(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
TA的税法一、税法二两本书,讲述的税种和知识点几乎囊括了CPA的税法,除了2016这次时间上导致部分税种差异较大以外,以后这两类考试的税法应该是同步的(考试时间很近,教材截止时间也很近,差异小)。所以,学习过TA的税法之后,可以把CPA的税法有特色的地方学一学就完全可以应付了。前提是要多练习,计算速度要过关,毕竟税务师的题都有选择,而CPA还要自己列过程,所以必须熟练。
3. 注会经济法 VS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相同点只有民商法部分,但是CPA的经济法有扩充,而且个别法律两类考试的侧重点还是有差异的,比如物权法。民商法部分基本上学习了CPA的,就可以囊括税务师的民商法部分了,个别CPA没有的需要单学一下即可。
税务师的特色地方,行政法、刑法、诉讼法这些就很枯燥了,需要考生朋友们单学。CPA的其他章节,还是要下功夫独立学的,比如票据法、证券法、还有后三章内容需要单独学习。
4. 其他科目
上面相同的科目就这样了,要备考可以一块备考。税务师基本上是3税粘在一起考的。而CPA也有几对组合,比如(会计+审计)、(审计+战略)、(会计+税法)、(财管+战略)、(税法+经济法)等等,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报考。
基本上按照上面的计划是可以3年完成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需要同时兼顾学习、工作、家庭,精力确实有限。如果打算两个证书一起考,确实需要好好做一下搭配,因为有关联性的科目一起考会轻松很多,花同样的时间,拿两个证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三:注册会计师、中级结合备考1. 只学习注册会计师的课程也能过中级会计职称吗?
部分考生会认为只学习注册会计师课程,就能轻松备考中级会计职称,放弃了中级会计职称的学习,这是不对的,毕竟这是两个考试,我们要根据其各自的考试大纲重新屡清楚知识点和重点。学习上肯定有帮助,但一定要分清侧重点。
建议:如果你自认为有一定注会学习的基础,备考时间充足,那么可以尝试听注会的课。如果你还不是非常自信,完全有把握通过的话,那还是单独报课、学习为好。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学习效果,还有可能给中级职称拖后腿。
2. 注会和中级如何搭配报考更高效?
3. 怎样安排学习时间?
注会考试难度大于中级的,注会内容也涵盖了中级的,所以备考的时候最好做到先学习注会内容。等到7月末8月初左右再开始学习中级,这个时候先复习中级查缺补漏,大量做中级的题(以综合卷为主)。等中级考完之后,就趁热打铁进入注会的冲刺阶段,之前中级的刻苦复习会让考生在注会复习的时候有更好的备考状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