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多少合适,物流行业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有哪些?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五、发展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2.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3.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4.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零售业存货周转率正常范围?
零售业企业存货周转率正常范围是一年周转180次左右,因为零售业有些快消品一天周转一次,甚至是一天周转两次,而其他非快消品商品周转的次数会少一些,这样将所有的零售业的商品平均计算下来,两天周转一次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一年周转180次左右。
财务决策基本指标?
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现金回收率、盈利现金率、销售收现比率、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净营运资本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什么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
答: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经营和利润的效率,营运能力强的企业,有助于获利能力的增长,进而保证企业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五个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反映出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净额,体现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全面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来说,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示企业资产经营管理得越好,取得的销售收入就越多,资产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周转速度就越快。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即流动资产的利润效率。其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100%。周转率越高,表明流动资产创造的收入多,实现的价值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强。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在资产的利用上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合理持有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回收快,存货周转快。
固定资产周转率就是用来反映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100%。企业要想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就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固定资产资产投资规模得当、结构合理。规模过大,造成设备闲置,形成资产浪费,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下降;规模过小,生产能力小,形不成规模效益。固定资产结构应合理,指企业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固定资产应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即生产用固定资产应全部投入使用,能满负荷运行,并能完全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应能确实担当起服务的职责。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帐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其计算公式: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100%。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天)=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周转率高,表明企业收帐迅速,帐龄期限较短,可以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周转率太高,也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评价企业从取得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收回等各个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100%。存货周转天数(天)=360天÷存货周转率。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资金使用效率就越高。相反,存货周转率低,说明企业在存货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
存货占比计算公式?
通常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存货占比 = 存货 / 资产总额
其中,存货是指公司的存货总额,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存货商品等。资产总额是指公司的总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存货总额为200万元,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那么它的存货占比就是:
存货占比 = 200 / 1000 = 0.2 或者 20%
这意味着公司的存货占据了其总资产的20%。存货占比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指标,可以帮助分析师和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资产配置情况。通常来说,存货占比过高可能意味着公司的库存积压、销售不畅或者采购策略有问题,而存货占比过低可能意味着公司的生产线不稳定、库存不足或者销售策略不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